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0篇
  14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八八年底,中国道教协会黎遇航会长等一行五人,应香港道教联合会副主席、园玄学院副主席、广东省政协特邀委员赵镇东先生的邀请访问香港。黎会长等一行,于二十八日下午抵香港九龙车站,受到赵镇东及梅宝鸿、朱镜辉、谭潜等先生的热烈欢迎。园玄学院副主席吕重德、宋锡珍女士率经生在三教大殿前举行隆重欢迎仪式。黎会长与园玄学院诸董事、同仁及众经生一一拱手见礼,并参观了圆玄学院,朝拜了三教祖师。  相似文献   
2.
肖永奎 《哲学动态》2015,(4):107-108
<正>2014年10月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与孔子研究院联合举办的"张立文教授执教五十五周年暨‘和合学与中国哲学创新""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召开。来自国内部分高校、科研院所和学术媒体的12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大会。会议肯定了张立文教授对于中国哲学研究领域的学术贡献,围绕着学派、和合学与中国哲学创新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4.
单正齐 《宗教学研究》2004,1(2):179-185
<起信论>与唯识宗本属不同的思想体系,太虚则用唯识宗的思想来解释<起信论>,认为二者可以会通.他对<起信论>中的一些重要概念作了唯识化的解释,并依此简别法藏等华严宗人对<起信论>的理解,批驳唯识宗学者对<起信论>的非难.他其实是以唯识思想来统摄<起信论>,确立了<起信论>在法相唯识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袁经文 《法音》2012,(8):18-24
四、阿赖耶识与十八界在唯识学的八识中,阿赖耶识是根本和枢纽,被视为是世间万象的原因和众生轮回的所依,是佛教实证出世间正智的所缘境,也是涅槃的依托。阿赖耶识是染净同源。染的方面:由于阿赖耶识受到虚妄现实的相应熏习,即阿赖耶识是对前七识杂染现行诸法力用的储藏而含有不净因子(种子),由此称阿赖耶识是染污的。净的方面:有两层涵义。其一,由于阿赖耶识对世间"境""尘"没有任何具体介入、没有任何闻见觉知,对世间现实没有任何贪著,所以阿赖耶识便具有不遮蔽真理实相的"无覆无记"的伦理性质,由此在阿赖耶识的识体上便显出清净性;这种清净性便是阿赖耶识实性,又称此为真如(此指因地真如,而不是成佛时的果地真如;因地真如是见  相似文献   
6.
通过考察认为《大乘起信论》“性觉”修行观体现了中国佛教最根本的修证方式和教化方式,是中国佛教修证和教化的出发点与不可违背的根本前提。中国大乘佛教这种“自性自度”的修证和教化方式,深刻影响并促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大教化系统对待互补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坛经》中慧能关于"动"的讲法大致从两个层面上进行:在内与外的层面上慧能认为所言"动"者为妄想心动,而外在万法无有动与不动;在身与心的层面上慧能认为所谓"坐禅"不在于"身不动"而在于"性不动"。慧能此观点的理论基础是真如与念体一不二这种心的结构,故其强调在具体修行中要于动中达到不动,在念念不住的有动之心上保持性之不动而不染万境。慧能的"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不仅是禅学思想,其更重要的意义是对僧人在坐禅等修行方法中误区的提醒和破除。  相似文献   
8.
那天清晨,车出九江,过柘林湖,我和几位朋友结伴而行,寻访心慕已久的云居山真如禅寺。  相似文献   
9.
姜雨 《佛教文化》2012,(6):84-85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来处和去处,谁能知道共同投身此处的前世因缘。那棵古老的银杏树,成为了象征,承载着神奇的传说。或许它的树荫曾经为那批驻驻停停的身形清凉,或许他们有声或无声的心愿都曾从它金叶摇曳中飘过,  相似文献   
10.
尹立 《宗教学研究》2002,(2):116-120
佛教认为语言生产于人们的虚妄分别。众生生活在名言世界里 ,执着为真 ,因而烦恼倍盛。佛教则利用语言诠释真如妙理 ,帮助人们解脱烦恼 ,甚至直接在语言中当下体认诸法实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