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01篇
  56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考察特质焦虑与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关系并基于双系统模型探究其中的影响机制,本研究采用特质焦虑问卷、简版自我控制量表、感觉寻求量表和青少年多领域冒险行为问卷对1720名12~18岁的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数据1549份。结果发现:(1)特质焦虑能正向预测青少年的冒险行为,自我控制在特质焦虑与冒险行为间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2)感觉寻求调节了该中介过程的后半路径,即个体的感觉寻求水平越高,自我控制对冒险行为的预测作用越大。  相似文献   
2.
张会永 《哲学分析》2022,(3):70-85+197
虽然“应当意味着能够”被广泛认为是一个康德式原则,但是康德并没有对它进行详细的论证,这给人们准确理解它带来了不少困难。通过分析康德文本,本文将指出“应当”乃是道德法则对作为有限理性存在者的人的命令,而“能够”是指“应当”在现实世界发生的“可能性”。与当代康德研究者更多是从“能力”角度出发讨论“应当”与“能够”的关系不同,本文试图指出,在康德那里,“应当意味着能够”同时预设了自然条件和人的能力条件,其中自然的一般条件和人的一般能力能够保证“应当”在经验世界中“能够”发生,而自然的特殊条件和人的特殊能力的限制也会导致“应当”具有在经验世界中并不发生的可能性。本文最后将指出,“应当意味着能够”与康德从两个世界看待人的视角密切相关,这明显区别于当代学者对该原则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3.
自习环境太吵,灯光太强,同桌的脚太臭,他人的走动……如此等等,在紧张焦虑的心理环境下,周围的一点点小动静都能对初三、高三的学生造成巨大的干扰,如一些高三学生在考试时连监考老师的来回走动都影响答题。在紧张而关键的中高考备考复习阶段,有效克服外界形形色色的干扰,专心致志高效学习确实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性评价恐惧是社交焦虑能够有效鉴别于抑郁症的核心特征。正性评价恐惧是指对他人给予的积极评价感到恐惧, 并因此而担忧的一种情绪反应。正性评价恐惧不仅会使社交焦虑者表现出否认积极认知、回避关注及情绪消极化等特点, 还会通过去正性化思维和解释偏向进一步加剧其认知偏差并抑制其正性情绪, 从而维持和加剧个体的社交焦虑症状。未来研究应关注正性评价恐惧在教育和咨询中的应用, 以及本土倡导谦虚文化背景下正性评价恐惧特点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基于付出回报失衡模型,考察了高校青年教师的付出回报失衡与焦虑的关系。对336名高校青年教师进行了多时间点调查。结果显示:(1)付出回报失衡对高校青年教师的焦虑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2)付出回报失衡通过心理契约破裂间接影响高校青年教师的焦虑;(3)相较于低过度承诺教师,高过度承诺教师的付出回报失衡经由心理契约破裂对焦虑的影响更为突出。研究结果揭示了付出回报失衡对焦虑影响的过程机制和边界条件,对高校青年教师工作焦虑的改善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6.
尽管社交焦虑个体被认为存在情绪调节灵活性的不足,但至今尚不清楚这种不足究竟在于难以灵活选择策略,还是难以灵活使用策略,抑或二者兼有?对此,本研究采用情绪调节策略选择任务考察了37名高社交焦虑大学生和29名低社交焦虑大学生在面对社交-非社交情绪图片时对认知重评-回避策略的选择模式和使用效果。结果发现:在面对社交情绪图片时,高社交焦虑被试比低社交焦虑被试更少选择认知重评,而更多选择回避;在面对非社交情绪图片时,两组被试对两种策略的选择模式无显著差异。同时,无论面对社交还是非社交情绪图片,两组被试对两种策略的使用效果也无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表明,相比低社交焦虑个体,高社交焦虑个体只有在面对社交情绪刺激时才存在情绪调节灵活性的不足,且这种不足主要在于难以灵活选择策略,而非难以灵活使用策略。  相似文献   
7.
反刍思维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为探究这些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技术研究反刍思维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综合国内国外研究42篇,中文文献8篇,英文文献34篇,共53个独立样本,总样本23032人.研究结果显示,反刍思维与社交焦虑呈高度正相关(r=0.42),反刍思维与社交焦虑的关系受到年龄段、反刍思维使...  相似文献   
8.
近似数量加工是对大数目物体数量在不依赖逐个数数前提下的估计。行为学研究提示高数学焦虑人群近似数量加工能力下降, 但神经机制未明。本研究探讨高数学焦虑个体近似数量加工的神经机制, 比较高低数学焦虑脑电活动的差异:(1)行为上无显著组间差异; (2)高数学焦虑组的P2p成分波幅增加; (3) δ频段ERS及β频段ERD无显著数量比例效应, 而低数学焦虑组在上述指标的数量比例效应显著。本研究为高数学焦虑人群近似数量加工能力下降提供了电生理学的证据。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焦虑状况的动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立人  翁柏泉 《心理科学》1999,22(4):367-368
1前言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保持适度的焦虑水平,有助于提高人的学习和工作效率。焦虑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人正常的学习和工作。考察国内外的有关研究,多数认为现在学生的焦虑水平太高。但进一步考察发现,这些研究多数是采用某种测量工具对学生的焦虑状况进行的一次性抽样调查,即属于静态的研究。作为调查研究有效性的基本条件一取样的合理性问题,特别是时间取样的合理性问题是值得考虑的。对中学生焦虑状况的动态特征研究,即对中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焦虑状况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目前还很少有报道。按常识推理,中学生的焦虑…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日本大学生焦虑的一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辛隐 《心理科学》1999,22(5):467-468
1前言焦虑是一个和人格、创造能力、社会的适应行为密切相关的问题.对人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生活的稳定也具有直接的意义。焦虑,或多或少地存在于人生的各个时期和阶段。青年期是焦虑较为显著的时期。关于这点,许多焦虑与年龄的相关研究都已得到了证明。青年所经历的第二性征的出现和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等原因是造成青年焦虑较为显著的主要原因。青年期焦虑产生的原因还和青年所置身的社会文化背景关系密切.青年作为社会边缘人是测量社会变化的敏感的晴雨表.正如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所指出的,焦虑滋生于一定的文化土壤之上,或者说,焦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