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55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吴黎明 《法音》2001,(11):19-19
据新华社北京十月二十六日电(记者吴黎明)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今天下午在中南海会见出席第四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大会的主要代表。(2001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钱其琛会见出席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代表  相似文献   
2.
尹娜 《法音》2015,(2):52-55
<正>众所周知,中国对日本的历史发展影响深远,而佛教则在很大程度上担当了思想文化传播的载体。随着佛教传入日本,与佛教相关的文化也开始生根发芽,佛教美术就是典型代表之一。日本从飞鸟时代开始就以极大的热情在寺院建筑等方面效仿中国,以致于当时日本出现了远高于其社会发展水平的寺院建筑与佛像雕塑。这种单纯的模仿一直持续到平安时代前期,直到唐朝安史之乱后日本中止向唐朝派遣遣唐使才告一段落。在中国佛教美  相似文献   
3.
展览时间:2008年4月25日至2008年5月30日展览地点:北京琴山画廊咨询电话:010-6436 6176日本女艺术家奥诺黛拉(Onodera Yuki)是半路放弃服装设计而投身摄影艺术的日本女艺术家,并于1991年获得东京第一届新世纪摄影奖,之后又分别获得日法两国最高荣誉的摄影奖,至今仍活跃在国际摄影界。她的作品以黑白和灰色为主,画面仿佛凝固一般,却在安静中透露出作者深沉有力的主观意识,其作品故意消除人物面部表情使观察者的注意力不由放到了身体的其他部位,在这里身  相似文献   
4.
声明,本为印度五明之一,是指专门研究文字、语法、音韵等方面的学问。就其在佛教中的作用,《瑜伽师地论》卷三八云:若诸菩萨求声明时,为令信乐典语,众生于菩萨身深生敬信,为欲悟入诂训言  相似文献   
5.
上海城隍庙道乐团以道教音乐为载体,向日本人民展示了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促进了两国道教界的交流,为巩固中日两国的友好情谊作出了积极贡献。身处喧闹的景区,上海城隍庙独守一份清静。门外游人如织,熙来攘往;门里道韵悠扬,仙乐飘飘。自2003年成立以来,上海城隍庙道乐团的道长们凭着对道教  相似文献   
6.
8世纪中期,古代日本朝廷派出的遣唐使,回绝了唐玄宗欲派遣道士入日的要求。这是古代日本朝廷拒绝道教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本文综合当时日本与唐朝的情况以及其间的关系,从古代日本朝廷的独立外交、天皇的信仰、国家佛教、律令政治的需求等方面探讨了日本朝廷拒绝道教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在这个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日子里,历史像一面镜子,使往事又再浮现。半个世纪前,日本侵略者在我国东北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发起了法西斯侵略的第一次行动。58年前的7月7日,日本法西斯又阴谋挑起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揭开了中华民族八年抗战的壮丽篇章。  相似文献   
8.
<正>宗派正统观念兴起于晚明禅林,临济宗密云圆悟一系通过编撰灯录、制作嗣法证明、建立传法丛林等措施,逐步构建起一个具有“正统性”意义的传法系统,将原本零散的地方寺院联结为寺院网络。隐元隆琦受法于密云法嗣费隐通容,后东渡日本建立黄檗宗,并将宗派正统观念与传法丛林制度带到日本,对日本佛教黄檗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宗教》2004,(1):62-63
  相似文献   
10.
建筑是人类生活的舞台,是每个人的居所,也是人类历史的见证,文化的标志.对古建筑的考察和回顾,不仅是在见证祖先流传给现代人的历史瑰宝,而且还赋予了现代人审美创造的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