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63篇
  50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计算机与早期儿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80年代 ,当计算机刚刚开始引入小学低年级和幼儿园时 ,有关计算机与儿童发展之间关系的问题就引起了人们激烈的争论。Haugland(1997)指出 ,“在过去的 12年(1985 - 1997)中 ,人们一直在激烈地争论着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教室中的计算机对儿童发展有哪些潜在的危害和益处。”但是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运用 ,计算机进入幼儿园和小学已经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潮流。这种情况下 ,关于年幼儿童使用计算机的“利弊之争”有所减弱 ,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开始向如何扬长避短、合理有效地利用计算机于早期教育方面转移。尽管如此 ,全…  相似文献   
3.
小学2~4年级儿童数学应用题表征策略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运用实验法和临床访谈法对某普通小学的123名2~4年级学生进行了数学应用题测验,以考察数学学优生和学差生在解决比较应用题时表征策略的差异。结果表明:(1)从2~4年级儿童解答一致和不一致应用题上看,学优生较多地使用问题模型策略对问题进行表征,学差生较多地使用直接转换策略对问题进行表征;(2)除学差女生的解题正确率低于学差男生的正确率,学差女生自我报告中直接转换策略的使用多于学差男生外,在其它方面,性别差异并不显著;(3)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优生在使用问题模型策略上越来越成熟,学差生并没有学会使用更加有效的问题模型表征策略,仍然停留在直接转换策略上,但他们在关于策略使用的认识上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近似数量加工是对大数目物体数量在不依赖逐个数数前提下的估计。行为学研究提示高数学焦虑人群近似数量加工能力下降, 但神经机制未明。本研究探讨高数学焦虑个体近似数量加工的神经机制, 比较高低数学焦虑脑电活动的差异:(1)行为上无显著组间差异; (2)高数学焦虑组的P2p成分波幅增加; (3) δ频段ERS及β频段ERD无显著数量比例效应, 而低数学焦虑组在上述指标的数量比例效应显著。本研究为高数学焦虑人群近似数量加工能力下降提供了电生理学的证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中国学校课程教学调查项目”中1811名八年级学生及其家长作为样本进行调查,探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数学成绩的关系,考察亲子沟通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显著正向影响数学成绩;(2)亲子沟通、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数学成绩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亲子沟通、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数学成绩之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量从“能力”角度来探讨个体早期数学发展的研究仅专注于儿童早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而忽略了可能与儿童早期数学能力相关的方面。近年来, 数学认知发展研究者逐渐开始关注自发数量聚焦(Spontaneous focusing on numerosity, SFON), 即个体对环境中数量相关信息自发注意的认知倾向。SFON被视为其他数学聚焦倾向概念的基础, 但与自发数字聚焦(SAN)、自发阿拉伯数字聚焦(SFONS)和自发数量关系聚焦(SFOR)之间的联系仍需进一步明晰。作为数学表现的领域特异预测因子, 个体SFON的发展轨迹和作用机制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所在。未来可从数学动机、数学焦虑等角度进一步探讨SFON的作用机制, 改良与创新SFON测量工具, 同时需深入推进家庭和学校场合的SFON干预研究。  相似文献   
7.
认识你自己     
哲学观点:你即是你的绝对目的。文学观点:不管怎么说,至少你还是一个“人”。数学观点:外界对你的评价是分子,你的自我评价是分母,你是二者的商。物理观点:你是一个支点,时间将靠你橇动一切。历史观点:在你活着的时候,你是你的未来;在你死去以后,你是你的历史。军事观点:记住,你是你最难攻克的敌人。政治学观点:如果你是被你团结的那个人,那么你就是伟人;如果你是被你打倒的那个人,那么你就是小人。  相似文献   
8.
数学焦虑研究的认知取向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陈英和  耿柳娜 《心理科学》2002,25(6):653-655,648
数学焦虑一直是心理学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从认知的角度对数学焦虑进行解释,并以此揭示数学焦虑的心理机制和思维规律。  相似文献   
9.
采用儿童数学焦虑量表、小学生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小学生数学元认知问卷,对508名乡镇中、高年级小学生进行测量,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数学焦虑影响数学成绩的内在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数学焦虑显著负向预测数学自我效能感、数学元认知和数学成绩,数学自我效能感显著正向预测数学元认知和数学成绩,数学元认知显著正向预测数学成绩;(2)在数学焦虑对数学成绩的预测中,数学自我效能感和数学元认知均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3)数学自我效能感和数学元认知在数学焦虑和数学成绩之间起链式多重中介的作用。因此,数学焦虑除了直接作用于小学生的数学成绩,还可通过数学自我效能感或数学元认知间接影响数学成绩,而且可通过数学自我效能感进而通过数学元认知间接影响数学成绩。文章讨论了上述发现的理论及教育实践含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旨在简要地讨论弗雷格《概念文字》,指出其中的两个重要但被一些国内学者误解或忽略的贡献:首先我们指出,根据Boolos等人的论证,弗雷格《概念文字》中的逻辑本质上是带完整二阶存在概括规则的二阶逻辑,这点在国内一些学者的著作与文章中存在误解;其次,我们讨论弗雷格如何用遗传性概念来定义祖先关系,进而定义自然数或有穷数,并使得数学归纳法仅根据自然数的定义就得以成立,这也为弗雷格把算术还原为逻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