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08篇 |
免费 | 24篇 |
国内免费 | 59篇 |
专业分类
179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68篇 |
2022年 | 70篇 |
2021年 | 46篇 |
2020年 | 55篇 |
2019年 | 22篇 |
2018年 | 32篇 |
2017年 | 49篇 |
2016年 | 53篇 |
2015年 | 64篇 |
2014年 | 137篇 |
2013年 | 68篇 |
2012年 | 106篇 |
2011年 | 134篇 |
2010年 | 88篇 |
2009年 | 81篇 |
2008年 | 163篇 |
2007年 | 87篇 |
2006年 | 62篇 |
2005年 | 62篇 |
2004年 | 55篇 |
2003年 | 40篇 |
2002年 | 50篇 |
2001年 | 44篇 |
2000年 | 29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4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能否将结构分析建构为理论?或者那只是一个体系或机械结构的集合。由我们按照文本的意向加以应用?我要说的关于理论的一切都在您的问题中了。应该从一个更具体的出发点开始。 相似文献
5.
惯用语理解的心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介绍了英语惯用语的主要研究成果,然后结合汉语惯用语的特点,对汉语惯用语理解的心理机制进行分析,提出了两个假设:(1)汉语惯用语是可以构造的,其理解是一个构造过程;(2)汉语惯用语的理解要受其预测性的影响,高预测性惯用语的比喻意义的激活比低预测性惯用语快。 相似文献
6.
7.
小学儿童对虚假话语间接意义的理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小学儿童对隐含在虚假话语中间接意义的理解特点。结果发现:(1)一年级儿童不能理解虚假话语的非字面意义,三年级儿童才基本上能够理解。(2)小学低年级儿童不能理解虚假话语的间接意义的主要原因是他们不能根据话语与事实不符和说话者知道事实真相来判断说话者说虚假话语的有意性和推论隐含的意义。部分原因可能在于他们没有意识到说话者了解事实真相,因而不知道说话者是故意使用虚假话语的。 相似文献
8.
9.
希望是一个涉及终极关切的宗教生存论问题。康德在能够知道什么和应该做什么之后,提出可以希望什么,并将这一问题视之为宗教解决的问题,因为出于实践理性要求的至善作为希望的最终目的,由于此生的有限性而引向了不朽和上帝;正是由于人生存在的时间有限性,生死导致的虚无问题更是作为一个生存论的挑战摆在了面前,存在还是不存在将人引向了对于永恒的期待,使希望成为一个终极关切的宗教性话题;正是在对完满至善和生命永恒的希望里,打开了走向无限性的未来可能之路,在这条路上无论是要解答人类存在本身的已是和未是之间的冲突,还是要将超自然的末世期盼化为开启崭新当下的起点,希望都是一种自由而超越的行为。它来自于希望者,即具有自我有限性意识而试图超越之人的自由存在本性。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