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0篇
  15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演悟 《法音》2006,(9):38-42
佛陀教诫四众弟子,形仪必须庄严整肃,内检其心,外束其身,动静举止,皆应如法。“威仪乃无言之教,堪发有情之信”。佛弟子行住坐卧具足威仪,不仅能调伏烦恼,身心寂静,人格风范也可以感化众生。因此,规矩礼仪是佛教自利利他的方便之门,是学佛的基础。但许多刚入佛门的居士乃至个别学佛多年的居士,对此并不是很清楚,进入寺院不知所措,言行举止常不如法,甚至玷污清净道场的庄严神圣。更严重的是对入寺的规矩礼仪凭空猜测,以致于以讹传讹。鉴于此,本文将入寺应该注意的规矩礼仪作简单介绍,以备在家信众入寺处众参考。一、拜佛、问讯与上香规矩进寺…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7月30日)一、经典与理论依据佛教的放生活动,首先源于佛教经典的记载。例如《梵网经》说:"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可见,放生蕴含着佛教众生平等、尊重生命的情怀与自他不二、因缘果报的智慧。因此,历史上中国佛教大力倡导戒杀、素食,积极组织护生、放生,并形成了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放生文化。例如,南  相似文献   
3.
桑吉扎西 《法音》2005,(6):47-48
本刊讯5月10日上午,重庆华岩寺隆重举行道坚大和尚升座庆典法会。重庆市佛教协会会长惟贤法师、四川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永寿法师、中国佛学院教务长向学法师、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等高僧大德、各界嘉宾和重庆市有关方面领导,以及四众弟子近万人参加了升座庆典活动。惟贤法师为道坚法师送座。华岩寺地处重庆市西郊华岩风景区内,依山傍水,雄伟壮观,风景秀丽。传说唐朝时期就有信徒在华岩洞依洞结庵礼佛。公元1587年,明朝万历丁亥年有出家宗师傍花岩洞重修庙宇,称“湫隘寺”。公元1667年,清康熙年间经住持僧圣可和尚扩建为“华岩寺”。1928年,时任…  相似文献   
4.
心地须常扫     
曾经读过一个扫地和尚的故事。说的是县城的一座寺院里,有一位老和尚,每天天刚蒙蒙亮,就开始扫地,从寺院扫到寺外,从大街扫到城外,一直扫出离城十几里,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老和尚很老很老了,就像一株古老的松树,不见它再抽枝发芽,但也不见它衰老。据说军阀孙传芳部队的一位将军在小城扎营时,突然起了皈依之意,丢下兵丁,拿起扫把,跟在老和尚的身后扫地,恳求老和尚收他为佛门弟子。老和尚心中了然,向他唱了一首偈子:  相似文献   
5.
徐晓鸿 《天风》2018,(11):19-20
教诏处分,所教亦具足,分向自家弟,不是人种,世尊属性^1。 教诲处置,所有的教导都完备,向自己门徒作了吩咐,不再是属乎人,乃是与基督的属性相关。 所以弟子向弥师诃名,有患并疗得差,在恶魔鬼傍名拔脱,从人处死得活^2。  相似文献   
6.
陈云 《中国道教》2018,(2):54-59
清末道人范云峰在川北高峰山兴建道观,派弟子四处传法,一时名震天下。许多军政要员和贤达名流纷纷皈依其名下,教徒遍布海内外,使范云峰及其高峰山道派成为民国道教史上的传奇。  相似文献   
7.
朱马达·乌拉 第一讲赞美安拉——独一万能的主,伟大而强有力的主,尊贵至赦的主,全知一切内心活动和隐秘的主。他知道每个女性的怀孕和子宫的收缩与膨胀。一切事物在他那里均有定量。他以其大能创造众生,以其智慧治理万事。  相似文献   
8.
如今商潮汹涌,波及佛门。有僧谓:可以经商。理由是:有助教化。这真是:看穿幻世求菩提,一心只为了生死;身披袈裟忙营利,一念贪执何日尽? 佛教传世数千载,历尽多少磨难。世乱粮绝之时,佛子何曾入俗经商。而今未至绝境,何虑衣食?佛门崇尚随缘度日,何须财谋?  相似文献   
9.
行方 《佛教文化》1994,(4):24-25
用“历尽劫波”这个本来出自于佛教的词汇,来形容近现代中国佛教所走过的历程,可能再也贴切不过了。1990年深秋时节,中国佛教界一位众望所归的领导人从北京出发,前往南中国考察佛教现状。此时佛教界早已结束十年浩劫,并且经历了又一番十年生聚、元气恢复的发展变化。这位几乎与我们的世纪同龄、为中国佛教事业倾注了大半生心血的老人,来到众多的著名寺庙和僧俗群众中间,深入细致地考察访问,心中感慨万千。回到北京,他在中国佛教协会发表了长篇谈话。其中,特别提到了本文主人公学诚法师和他所主持的福建莆田广化寺——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凤城自治县凤凰山奇峰“老牛背”状如青牛,故名。其峰险峻,使人望而生畏。 相传:这只青牛本是教祖太上老君的坐骑。一天老君外出散步,几位弟子在宫里守候,老君的大弟子李玄(铁拐)和众位师弟商议:“各位师弟,师尊外出云游不知何时回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