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9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证人制度是证据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多国诉讼活动中通行的准则。证人作证有利于司法机关查明案情,提高审判效率,维护司法公正。然而在中国司法实践中,证人因担心作证使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受到损害而不敢作证、不愿作证,甚至作伪证的现象相当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现有  相似文献   
2.
张浪 《学海》2008,(1):144-148
人民监督员制度体现出对检察权力有效制衡的宪政理念.通过合理界定监督权的性质和范围,有助于解决监督权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之间的冲突,保障人权,维护司法公正.健全完善的人民监督员制度对实现监督权同检察权的良性互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社会心理科学》2006,21(2):F0002-F0002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关键年。党和国家在全面推进法制建设中明确指出“……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维护社会正义和司法权威,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形成遵法守法、依法办事的社会风气”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重大举措。这一重大战略的实施,向全国的执法系统、司法干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唐东楚 《学海》2008,(1):149-154
相较刑事诉讼而言,世界范围内民事诉讼中的陪审制度似乎前景暗淡,但其总的发展趋势仍然是"衰而不败".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中国特色"的陪审制度,它在民事诉讼中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司法公信和权威的首要基础是人民大众尤其是具体案件当事人对司法公正的认同和理解,因此将具体案件是否适用人民陪审员制度,以及如何选择人民陪审员的选择权交给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不失为一种完善我国现行民事陪审制度的好思路.  相似文献   
5.
李建明 《学海》2005,(2):113-118
律师对于刑事辩护业务缺乏热情,刑事诉讼中律师参与刑事辩护的比例有减无增,这种现象与法律和社会对律师角色的片面认识有关。律师执业的个体性、律师辩护的有偿性、律师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服务的专一性,使人们对辩护律师的角色认识仅仅停留在把律师作为当事人的辩护人这一点上。然而,无论从应然还是从实然的意义上,我们都应当承认,辩护律师不只是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者,而且也是社会正义的维护者、刑事诉讼过程的监督者  相似文献   
6.
一系列国际人权公约之所以将公正审判权作为最重要的一项基本人权加以规定,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公正审判权的贯彻落实,具有如下一些价值:第一,公正审判权有助于保障被告人的人权;第二,公正审判权有助于权力的分离与制衡;第三,公正审判权有助于司法公正的实现;第四,公正审判权有助于提高诉讼效率;第五,公正审判权有助于社会和谐.这些价值相互联系,构成公正审判权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7.
从管辖权看医疗纠纷诉讼中的司法公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辖权是诉讼的基础,按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医疗纠纷诉讼应该适用一般地域管辖,由医疗机构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但是由于部分司法界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导致不当管辖,影响医疗争议案件的公正判决,司法界在处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关系应该以司法公正促进社会和谐,而不是不顾原则、不要正义来和谐。  相似文献   
8.
管辖权是诉讼的基础,按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医疗纠纷诉讼应该适用一般地域管辖,由医疗机构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但是由于部分司法界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导致不当管辖,影响医疗争议案件的公正判决,司法界在处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关系应该以司法公正促进社会和谐,而不是不顾原则、不要正义来和谐.  相似文献   
9.
社会心理学在传统上是一门偏重理论的学科,长期以来社会心理学家们强调理论体系的建构,忽视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90年代以来这一领域发生了变化,学者们注重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试图解决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热点问题。本文着重从冲突的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心理问题以及影响司法公正的心理问题等几个方面,介绍应用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