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1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理论假设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刻板印象内容模型(SCM)的来源、理论假设和在美国与欧洲(个人主义文化)、东亚(集体主义文化)样本中的实证研究。SCM假设:(1)用热情和能力区分不同群体的刻板印象;(2)对外群体的刻板印象是混合的;(3)高社会地位群体被刻板为具有高能力,竞争性群体被刻板为缺乏热情;(4)刻板印象中存在参照群体偏好和外群体贬抑。在比较和评价SCM与其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刻板印象内容研究进一步细化和扩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2.
自我增强偏向的文化差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佐斌  张阳阳 《心理科学》2006,29(1):239-242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两种文化下个体的自我增强行为是否有差异,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争论的焦点。文章回顾了西方心理学家在个人主义文化背景下自我增强的研究成果,对近年来国内外证明东方文化中存在自我增强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中国人的自我增强具有人际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展望了中国人自我增强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3.
风险社会与责任伦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风险社会”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特征,而传统的功利论、义务论、德性论等伦理学在应对社会风险问题时却存在着诸多局限。“责任伦理”在时空视域、伦理对象、核心理念等方面突破了传统伦理学的局限。树立和加强责任伦理的建构,能够积极有效地应对社会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144.
任娜  佐斌  侯飞翔  汪国驹 《心理学报》2012,44(6):777-788
使用词汇判断任务和新近发展起来的情感错误归因程序(AMP)研究范式, 探讨大学生对老年人的内隐态度是否具有情境效应。实验一的结果表明, 大学生被试并不认为老年人比年轻人具有更高的专业能力。实验二和实验三采用被试间设计, 在典型的AMP中分别添加了情境因素, 结果都表明被试在职业、家庭、美德等情境中对老年人没有给出更积极的内隐评价; 被试对中性数字启动的做出的内隐评价比对老年人启动的内隐评价的更积极。  相似文献   
145.
个体建构研究探讨分类的低水平知觉过程及其机制, 涉及诸多自动化加工。基于手的运动可以实时地反映大脑内的信息加工过程这一原理, 鼠标追踪技术通过对被试移动电脑鼠标反应时鼠标运动轨迹的跟踪记录与分析, 对心理加工过程进行实时测量, 是实时测量心理加工过程的新技术。基于鼠标追踪技术的最新操作软件—— MouseTracker的个体建构过程实时测量研究发现, 社会类别和刻板印象遵循动态连续激活原则; 动态激活过程中, 基于面孔肤色的分类加工优先于基于面部轮廓的分类加工; 不同通道间的社会类别遵循动态整合激活原则; 个体建构过程是一个对他人的动态知觉系统, 该系统中社会类别、刻板印象、高水平认知状态以及对面孔、声音等的低水平加工之间可连续、动态地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6.
汪新建  张斌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2):2022-2032
功能性躯体化症状(Functional-somatic Symptoms, FSS)是指无法用医学知识解释, 或经医学治疗后无改善的躯体不适症状, 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群体, 常伴随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共同发生。儿童FSS的发病受多方因素的影响, 包括社会文化、年龄、性别、家庭环境、生理易感性等。各个心理学流派从不同视角提出了儿童FSS的心理理论模型。心理干预, 尤其是认知行为疗法和放松–生物反馈疗法对治疗儿童FSS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7.
马王堆帛书<要>篇有一段孔子论"<损><益>"之卦的完整的话,节录如下: 孔子籀<易>,至于<损><益>一卦,未尚不废书而叹,戒门弟子曰:二三子,夫<损><益>之道,不司不审察也,吉凶之<门>也.  相似文献   
148.
锚定效应的研究范式、理论模型及应用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斌  徐富明  王伟  龚梦园 《应用心理学》2008,14(3):269-275,281
锚定效应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是指在不确定状态判断过程中,人们会以最初的信息作为参照点来调整对事件的估计,这往往会导致得出错误的判断。本文首先阐述了锚定效应的相关概念及经典研究范式,后者包括语意启动范式、数值启动范式、自发锚与外部锚启动范式等。然后对锚定效应的不充分调整启发模型、锚定调整模型、选择通达模型、双加工模型以及神经心理模型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总结了锚定效应在经济管理等领域中的应用。最后指出了锚定效应的研究局限及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9.
自主控制眼跳是眼跳类型之一。自主控制眼跳实验范式为研究各种脑损伤,神经疾病和精神失调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手段,为研究眼跳的神经机制以及反应抑制、空间工作记忆等高级认知功能提供了重要的方法。文章介绍了自主控制眼跳的两种实验范式:反向眼跳和记忆导向眼跳,阐述了自主控制眼跳的神经机制及其实验范式的应用,指出自主控制眼跳实验范式为评定精神分裂症等脑功能失调病人的神经功能状态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为研究各种脑功能失调和精神疾病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方法。今后的研究趋势是眼跳研究与神经成像技术和临床观察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0.
在库恩“范式”理论的发展中,“类比”对于塑形知识范式的基本作用被越来越多地强调。与此相应,亚里士多德亦将“类比”作为认识得以形成和扩展的基本方法。正是凭借对“人间”领域中较熟悉事物的观察,亚里士多德才得以形成对“天”进行论说的概念基础。正因如此,亚式物理学中那些诸多不同于现代物理学的特质,似都可以通过这种独特的类比模式得到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