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研究以13~15岁的青少年为被试,使用视觉搜索任务,要求被试对呈现在愤怒、愉快和中性图示面孔表情图片中的表情相同和表情不同的图片进行判断,从而检验青少年对愤怒表情、愉快表情和中性表情觉察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1)当呈现相同的表情时,青少年对愤怒表情的图片的觉察比对愉快表情的图片的觉察要慢.(2)当呈现的表情中有不同的表情时,青少年对愤怒表情的觉察要快于对愉快表情的觉察.(3)青少年对愤怒表情的搜索斜率低于对愉快表情的搜索斜率.对愤怒表情的搜索和对愉快表情的搜索都为系列搜索.  相似文献   
32.
经济活动中的道德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活动不仅是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也是人们“理性化”的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它既体现了人类主体对技术、工具手段的认知理性,又体现了人类主体“合理性”、“合目的性”的价值理性。而道德价值理性是一切合理有序的经济活动的价值标矢和理性基础。  相似文献   
33.
34.
Zuriff GE 《The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4,59(2):124-5; discussion 125-6
  相似文献   
35.
葛枭语 《心理学报》2021,53(3):306-321
孝的内在结构具有多面性, 但以往孝的量表存在信效度不高、掺入研究者主观意图、遗漏重要因素等弊端。研究通过经典文本改编和被试自由生成而编制条目, 通过因素分析与效标分析等方法考察孝的结构( 总样本量 = 1725), 发现孝包含尊敬安乐父母、服从父母、和颜对待父母、守身不辱父母、陪伴父母、扬名以显父母、思慕父母、不干涉父母、劝谏父母, 九因素结构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不同因素与效标变量(家庭自我概念、家庭弹性、父母教养方式、亲子边界不当、自立人格、服从倾向)具有不同的关联模式。这些发现反映出儒学论孝的敬慕之别、敬顺之变。此外讨论了不同因素的古今变迁。  相似文献   
36.
通过两个研究,损益值大小效应在1元~1亿元的广阔范围内,以及在只采用选择反应模式的条件下得到了进一步探讨,其机制也在齐当别模型的全新视角下得到了讨论;此外,齐当别模型本身以及模型的经典判断任务也得到了探讨.结果发现:基于选择反应模式时,损益值大小效应在获得情景中稳定存在,并只存在一个风险倾向的拐点,而它在损失情景中则不存在;损益值大小效应的机制能够被齐当别模型很好地解释;齐当别模型的经典判断任务对模型预测效能的检验力不足,但其与新设计的维度内判断任务联合后却有很大改善;齐当别模型对损失情景中的均含0结果值的决策任务的解释力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7.
幽门螺杆菌(Hp)与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及胃癌关系密切。随着根除Hp治疗在临床的普遍开展,Hp根除率逐渐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日益突出的抗生素耐药及患者对药物依从性差。对根除治疗失败者进行补救治疗已成为Hp治疗研究领域的新热点。由于各地的Hp耐药率及感染者个体情况存在很大差异,目前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补救策略,遵循个体化的补救策略已逐渐被大家所接受。  相似文献   
38.
交互显示技术是近年人机界面显示技术中形成的一种新型显示技术。这种技术能根据用户的即时输入或操作特点改变初始界面中的显示内容或方式。交互显示技术可分为简单交互显示技术,如鱼眼技术及其应用,和智能交互显示技术,如速率耦合平滑技术,目标气泡技术等。目前的交互显示技术具有动态性、即时性和智能性等特点,但仍存在如交互方式单一,智能性不高等问题,未来研究需强调显示内容变化、交互形式的多样性及其高级智能交互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9.
邱小燕  葛艳莹  胡超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12):2799-2808
疫情等社会灾难时期, 创伤经历者急剧增加, 加之交通阻断, 传统的心理救援很难及时应对大范围的灾民心理危机; 而表达性写作便于心理学工作者大规模实施, 且可通过电话、网络等远程通讯工具进行指导, 治疗PTSD等心理创伤, 改善生理、心理健康。社会灾难时期表达性写作的机制复杂, 涉及暴露脱敏、意义重建、自我抽离—自我调节、工作记忆优化和认知神经机制正常化; 其疗效受到作者特质、干预时间和写作形式等潜在因素的影响。相应地, 未来应结合本土社会文化因素, 重视在线干预研究, 探索表达性写作相关的认知神经机制, 综合不同的生理、心理健康指标评估表达性写作的疗效。  相似文献   
40.
为探究成人依恋、认知融合、经验性回避与心理理论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者采用实验法和问卷法对312名成年人进行了测量。研究结果表明:(1)不安全的成人依恋负向预测心理理论;(2)经验性回避在成人依恋与心理理论之间起中介作用;(3)认知融合在成人依恋与心理理论之间不存在中介作用;(4)成人依恋的两种类型(依恋回避、依恋焦虑)呈现出不同的链式中介作用:认知融合与经验性回避在依恋回避与心理理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依恋焦虑与心理理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研究从心理灵活性的角度考察成人依恋与心理理论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并探究接纳承诺训练在提升社会认知能力上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