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Numerous studies have documented cognitive impairments and hypoactivity in the prefrontal and anterior cingulate cortices in drug users. However,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opiate dependence and brain structure changes in heroin users are largely unknown.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measured the density of gray matter (DGM) with voxel-based morphometry in 30 lifetime heroin-dependent individuals who had abstained from drug use for 5 months, and 34 healthy participants. The DGM of the prefrontal, temporal and cingulate cortice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heroin addicts relative to the healthy group. Critically, partial correlation analysis, which controlled for age, education and gender factors as well as nicotine use and heroin abstinence duration, showed that the duration of heroin us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DGM in heroin-dependent individuals. These results provide compelling evidence for structural abnormality in heroin-dependent individuals and further suggest that duration of heroin use is a critical factor leading to brain damage.  相似文献   
152.
郭力平  钱琼 《心理科学》2007,30(4):824-829
选取2岁、2.5岁和3岁儿童72名,比较儿童通过窗口、视频和模型三种条件观看藏玩具过程,然后正确找到玩具的表现,考察了2~3岁儿童对视频信息的理解特点。结果表明:(1)与通过直接经验获得信息相比,2岁与2.5岁儿童从视频获得表征信息存有一定困难;3岁儿童能够顺利地从视频获得并运用表征信息。(2)2~3岁儿童在视频条件下获取表征信息的能力要强于模型条件。研究认为3岁前儿童完成将视频图像视为真实物向视为表征信息的转换,双重表征并非儿童将视频图像作为表征信息加以理解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53.
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系统与自尊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梅  邹泓 《心理科学》2007,30(3):609-612,534
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502名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系统与自尊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影响自尊的因素中,有29.8%是可以由青少年所感知的社会支持系统所解释的。母亲、父亲、朋友和教师的肯定与支持、冲突与惩罚、陪伴与亲密及满意度等功能分别可以解释青少年的家庭自尊、整体自尊、学业自尊、人际自尊和外貌自尊的8.5%、8.596、5.8%和7%。而社会支持功能与青少年的利他自尊和运动能力的自尊没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4.
大学生自我和谐与生活应激、生活满意度的相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桑青松  葛明贵  姚琼 《心理科学》2007,30(3):552-554,563
本研究探讨大学生生活应激、生活满意度与自我和谐之间的关系。采用SCCS,SLSI和CSLSS对42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等,得出不同自我和谐程度的大学生在生活应激和生活满意度上差异显著;应激源、应激反应、主、客观生活满意度进入自我和谐的回归方程。因此,大学生生活应激、生活满意度能较好地预测自我和谐。  相似文献   
155.
中学生颜色内隐学习特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研究以48名中学生为被试,分别用色块串和色词串为材料,设时间变量(单元)以了解学习的详细进程,研究了中学生颜色内隐和外显学习的特点。结果发现:(1)非言语材料(色块)较言语材料(色词)更适合于内隐加工;(2)时间变量上整体呈递增趋势,称长时功效。内隐学习的长时功效在教学上有重要意义;(3)指导语上存在主效应,内隐学习优于外显学习,即内隐学习在不同材料上的优势效应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56.
人格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简要介绍了有关青少年犯罪的人格理论,然后按照研究中所采用的不同的人格测量工具: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艾森克人格问卷、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测验和加利福尼亚人格问卷,以及大五人格问卷分类综述了近10年来人格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近五年的研究主要采用大五人格结构,将变量中心法和个体中心法相结合,以及将人格和环境因素相结合来研究人格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作用。进一步的研究需要在人格测量和研究设计上予以改进,深入揭示人格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57.
论价值澄清模式及其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澄清模式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在西方学校德育中广泛使用的模式之一。其主要理论观点包括三阶段七步骤八功能;主要方法有价值澄清应答法、价值表填写法和价值延续体法等;其显著特点是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等,但也存在着陷入价值相对主义的窠臼、忽略教育目标和内容、忽略社会主导价值观等明显缺陷。价值澄清模式对我国学校德育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8.
青少年压力:两个华人社区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聂衍刚  张卫  岳颂华  李智能  邹泓 《心理科学》2006,29(2):332-335,326
研制适合当代我国青少年的生活压力事件问卷,并对广州和澳门两地中学生的压力状况进行比较。研究一在参考前人问卷及预试的基础上编制初步问卷,用之对广州1652名初一到高三6个年级的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因素分析形成一份六维度的正式问卷,这六个维度分别是学业压力、社会人际压力、父母压力、自我发展压力、环境压力和学校-老师压力。研究二用问卷对广州和澳门两地初一到高三6个年级的中学生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两地学生在这所有维度上均差异显著,只有环境维度广州学生感受到的压力高于澳门,其他五个维度均是澳门学生高于广州学生。  相似文献   
159.
人格的行为遗传学研究,是以研究遗传和环境的差异来解释人格的个体差异的程度为目的,为探讨遗传和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该文以天性和教养为突破口,紧紧围绕行为遗传学在人格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遗传力、环境、特定基因的研究,进一步探讨在个体人格发展过程中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0.
王英春  邹泓  叶苑 《心理科学》2006,29(4):980-982,966
本研究在已有理论及开放式问卷基础上首先确定友谊认知的初步结构,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调整结构并筛选题目,最终确定友谊认知问卷的4个维度。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自编的友谊认知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其他各项信效度指标也均达到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另外,聚类分析表明可以把初中生的友谊认知划分为重情感-重兴趣、重情感-轻兴趣和情感淡漠-轻兴趣3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