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61.
潘卫红 《世界哲学》2016,(4):52-60,160
笛卡尔式的唯心论怀疑外部对象的存在,贝克莱式的唯心论否认外部对象的存在。康德从其先验唯心论的立场出发,认为外部对象只是一种显象,并在证明外部显象的现实性的基础上驳斥了唯心论。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两版中对唯心论的驳斥是一致的。如果从康德自身的立场来看,这一驳斥也是可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262.
先秦道家美学人格论转变为魏晋道教“神仙”美学思想,其间最具代表性的文献是《老子河上公章句》和《老子想尔注》,它们在人(仙)格美的内在与外在、凡人仙人人格对比、神仙审美心理、道家道教人格修炼与艺术美之关系等四个方面,展示了道教美学人格思想的嬗变过程,再次证明了先秦道家美学思想与后世道教美学思想之间的亲缘关系,也证明道教美学思想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263.
论价值规范     
价值规范既是社会生活意义与秩序的表现形式,又是社会资源控制和利益分配的约束条件。当它从古代习俗走向现代国家意识形态时,它自身不仅成为了公共利益的抽象符号,而且还成为了个体自我认识的知识形式。作为一种社会化的公共实践话语,它日益同国家权力和技术系统相结合,并渗透在系统整合的诸多方面,由此便引出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64.
265.
求真性价值论是戈德曼分析性认识论的核心理论.求真性价值分为基本性求真价值和工具性求真价值.对应于基本求真性价值有相信、拒绝和不作判断三种立场,对应于工具性求真性价值则是信念程度图式.戈德曼的求真性价值论在三个方面受到质疑与批判:真理定位与兴趣定位的相互冲突,求真性价值分析模式与明证性原则的对立,求真性价值与信念程度的关系问题.批评者认为应纳入标准化价值模式与其配合使用.戈德曼对此做出不同程度地回应.本文最后探讨了走出戈德曼理论困境的可能出路.  相似文献   
266.
267.
The goal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young Chinese children's beliefs about the implications of different subtypes of social withdrawal (e.g., shyness, unsociability), including for the first time, social avoidance. Participants were 133 children in kindergarten (= 58, Mage = 70.85 months) and grade 1 (= 75, Mage = 83.49 months). Children were presented with vignettes describing hypothetical peers displaying shy, unsociable, avoidant, and socially competent behaviours and were then asked a series of questions to assess their beliefs about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different behaviours. Young children made distinctions between social withdrawal subtypes in terms of underlying motivations and emotions. Children also appeared to hold differential beliefs about the implications of different forms of social withdrawal: Of note, they anticipated that socially avoidant peers would experience the most negative outcomes. These findings provide some of the first evidence to suggest that social avoidance represents a distinct form of social withdrawal among young Chinese children.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 importance of distinguishing between different subtypes of social withdrawal in Chinese culture.  相似文献   
26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