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7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attachment style differences in online relationships with regard to intera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The effect of relationship type was also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se investigations. Th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attachment style differences in interaction breadth and depth were present only in casual friendships. Preoccupied and dismissing individuals had a lower level of interaction breadth and depth than did secure and fearful individuals within this type of online relationship. A same pattern of attachment style differences was found in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of casual online friendships.  相似文献   
282.
小学生人格类型及发展特点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野  杨丽珠 《心理科学》2007,30(1):205-208
该文在以往中国儿童人格结构研究基础上,以问卷调查(N=1316)方式,将层次聚类和迭代聚类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同时采用理论分析等方法最终确定我国小学生的人格类型包括认可型、矛盾型、拒绝型及中间型四类。其中认可型属积极人格类型,矛盾型和拒绝型属消极人格类型。研究表明,认可型女孩的人数比重明显高于男孩,而拒绝型男孩的人数比重明显高于女孩。此外,矛盾型女孩的人数比重较明显地高于男孩。  相似文献   
283.
心境一致性对大学生外显和内隐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96名大一本科生为被试,采用120张情绪效价人物图片,运用加工分离范式研究心境一致性对大学生内隐记忆的影响。结果发现:(1)心境一致性效应不仅存在于外显记忆,而且也存在于内隐记忆;(2)心境一致性效应在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上没有性别差异;(3)在心境一致性实验中,自然抑郁组被试可能存在外显记忆缺损。  相似文献   
284.
论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药品不良反应是正常使用合格药品产生的有害或意外反应.药品不良反应责任不同于产品责任、国家赔偿责任、侵权责任和医疗事故责任.我国应及早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基金制度,对受害者进行补偿.  相似文献   
285.
叶茂林 《心理科学》2005,28(2):423-425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通过网络进行心理测验的频率也迅速增加。本文分析丁这种新的测验方法的优点,如更容易获得样本、操作更灵活准确、成本更低廉以及能提供更优质的测评服务等。同时也指出网络测验法在信度、效度、管理、项目安全以及对被试保密等方面有其局限性。心理学工作者应该创造性地思考怎样利用网络来促进心理测验的发展。  相似文献   
286.
西方儿童个性结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野  杨丽珠 《心理学探新》2003,23(2):12-14,19
近年来,在儿童个性结构研究领域,基于成人研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大五因素受到一定的挑战,此外该研究领域在研究方法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该文从新近西方儿童的个性结构理论研究、儿童个性结构研究采用的同伴提名法、以及个性结构问卷的跨文化应用等几方面来探讨西方儿童个性结构研究领域的进展,并提出未来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287.
来自经济学的启示:关于心理学科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许多方面看,经济学与心理学都存在着共同之处。自20世纪70年代起,主流经济学在解释现实上的失败引发了经济学界的深刻反思,这些反思带给心理学的启示有:(1)心理学与经济学同属社会科学,而不是中间科学或二重科学;(2)统一的范式并不见得是这类以人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的理想状态;(3)实验方法的发展方向不在于越来越精密地控制试验,而是允许不确定性的存在,并通过对不确定性的研究和发掘促进学科的进步。  相似文献   
288.
郑玮琦  刘烨  傅小兰 《心理科学进展》2015,23(10):1711-1722
“自我动”和“时间动”在时空隐喻中常被用来表征时间的运动方式, 代表了人们理解个体与时间相对运动的不同视角。大量研究已证实这两种时间运动视角存在心理现实性。人们对时间运动视角的选择受到空间运动经验、情绪、语言与文化、个体差异等具身因素的影响, 反映了时空隐喻理解中视角选择的灵活性。时间运动视角选择的相关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语言与思维、情感、运动经验等之间的关系, 同时也为具身认知理论提供了进一步的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289.
积极心理资本自提出以来,便备受关注,它超越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一种能够被有效开发和管理,并能够对个体的绩效产生重要影响的核心积极心理要素。在以往研究中,研究者提出了积极心理资本的四维结构说、三维结构说和多维结构说,并据此开发了相应的测量工具。在后果变量方面,主要探讨的是积极心理资本与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工作绩效、幸福感等方面的关系。积极心理资本自身也是一个重要的中介与调节变量,而PCI干预模型可有效提高个体的心理资本水平。今后研究的重点包括研究对象与内容的拓宽、研究方法的改进与完善以及本土化和跨文化研究的加强等。  相似文献   
290.
In this study, 2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whether motivation and positive affect can alleviate ego depletion and to elucidate their possible mechanisms. In Experiment 1, a crossing‐out‐letter task was adapted to reach an ego depletion state for Chinese participants. Participants were then randomly assigned to the extrinsic motivation group, the positive affect group or the depletion control group. After the experimental treatment, a dumbbell task was used to measure participants' remaining self‐regulatory resourc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articipants in the motivation and positive affect groups performed better on the dumbbell task than participants in the depletion control group. Experiment 2 was similar to Experiment 1 except that participants were asked to perform an additional unexpected dumbbell task after a neutral video following the above procedure.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 1 were replicated; however, participants' performance on the additional dumbbell task differed. The positive affect group performed better than the depletion control group, indicating an increase in self‐regulatory resources and thus supporting the replenishment effect of positive affec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 motivation group and the depletion control grou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