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该研究利用功能磁共振脑成像(fMRI)技术,比较在新颖语言学习和母语学习过程中大脑皮层参与的异同。实验设置德语学习和汉语学习两个条件,采用跨通道联结学习范式,要求被试在听到听觉词汇后,按键判断屏幕上所呈现的图片是否与所听词汇匹配。行为数据显示,被试在六段实验后基本掌握了德语语音和语义之间的联结关系;脑成像数据显示,两种学习任务都激活了语言加工的主要脑区,而德语词汇学习过程相比汉语参照条件对应的颞叶激活强度与范围有较大的差异,并且比汉语条件表现出更显著的前额叶区域激活。  相似文献   
42.
本文回顾了《圣经》在华的理解及诠释历史,并从三个方面加以概述:"索隐派"圣经观在中国的"形象化"理解、《圣经》汉语翻译带来的语言变化和意义革命、汉语表述的全方位《圣经》研究。本文认为《圣经》中译史与中西思想文化的相互理解密切交织,这种经典解读与诠释是相关理解的不断调整、不断深化的过程,从而促进了不同语言、不同思想体系的彼此接近、相互认知,并达到一定程度的"会通"和"融合"。在这一过程中,文化沟通与更新的意义遂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43.
手机冷落行为是指个体在社交场合只顾低头玩手机, 而无暇顾及(冷落)身边人或事物的行为, 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普遍社会现象。通过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 对手机冷落行为的前因、后果与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 并提出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采用以人为中心的方法探讨手机冷落行为的发生机制, 从边界创建视角考察手机冷落行为的影响因素, 揭示手机冷落行为与人际关系质量的双向影响, 明晰手机冷落行为对行为发出者的影响以及基于非人际感知视角探讨手机冷落行为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44.
由于静息心率易测性, 对静息心率的研究成为研究攻击和犯罪行为生理机制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发现低静息心率与多种反社会行为存有关, 无论是动物研究, 人类研究还是跨文化的研究都表明了这种关系的存在。但元分析的结果表明低静息心率与反社会行为之间关系的效应量只是中等水平。同时, 社会经济因素和人格因素对低静息心率与反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有影响。低静息心率可能与低恐惧或低唤醒的特质、去甲肾上腺素功能减弱、大脑右半球功能减弱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5.
为了解精神病态罪犯可能存在的执行功能缺陷及其是否受冲动性影响,研究采用精神病态检核表(PCL-R)筛选出30名精神病态组被试和30名非精神病态组被试,通过爱荷华赌博任务(IGT)和河内塔任务(TOH)对两组被试执行功能的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冲动性量表(BIS-11)对其冲动性进行测量。研究发现精神病态组的冲动性显著高于控制组;精神病态组选择高风险的不利牌显著多于对照组,即对惩罚不敏感;精神病态组在河内塔任务中的错误次数及所消耗时间都显著高于控制组;冲动性水平与两任务得分均无显著相关。结果表明,精神病态暴力犯在与前额叶相关的执行功能上存在缺陷,并与个体的高冲动性无关。  相似文献   
46.
Previous research in the West has established major socio-demographic correlates of fear of crime.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se correlates is typically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physical or social vulnerability of individuals. These correlates are implicitly regarded as invariant to social or community contexts, reflecting universal human behavioral patterns. The present study argues that social change may alter patterns of perceptions associated with fear among socio-demographic groups, thus affecting socio-demographic correlates of fear of crime. We explore how social changes in China have created a generational gap that influences the effects of age and education on fear of crime. The study finds that, in contrast with the well-established patterns in Western communities, the young and educated exhibit a higher level of fear of crime in urban China than their counterparts. The study also finds that consistent with Western literature, females are fearful and that personal victimization experience increases the level of fear. We discuss the social and community processes that produce these interesting patterns.  相似文献   
47.
岩城见一教授,日本美学会前任会长,京都大学名誉教授,现任日本京都国立近代美术馆馆长;专攻德国哲学、美学,对黑格尔、康德、尼采和费德勒的研究着力尤多.主要著作有<感性论--为了被开放的经验的理论>(2001)、<<误谬>论--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感性论式的解读>(2006)等.中译本<感性论--为了被开放的经验的理论>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为使我们更好地进入"感性论"的问题,笔者对岩城见一教授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48.
In previous works, in which the topological model has been applied to martensitic phase transformations, the value of twist angle ω was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habit plane-(HP) matching method, where the physical realization of the so-predicted interfacial defect networks may require reorientations of defect line directions by short-range diffusion, though no long-range diffusion was needed. In the present work, a novel criterion for determining the optimum value of twist is proposed so that the predicted interface defects are not only able to fulfil the function of fully accommodating the coherency strains arising on the terrace plane, but also capable of reaching the required position at the HP without long- or short-range diffusions. A numerical analysis for an Fe–20Ni–5Mn alloy is demonstrated based on the newly proposed criterion, and the predictions so obtained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results provided by the phenomenological theory and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相似文献   
49.
本文从中国社会和谐发展来探究基督宗教与儒家精神的意义及作用,对之展开比较研究。基于"和谐"这一核心观念,文章一方面将对作为中国"和而不同"这一社会共在及相互交往之基础的儒家精神修养及其"仁爱"观念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则对基督宗教所追求的精神超越及其信仰传统中神人关系的"彩虹"之约所展示的"和谐"蕴涵加以阐述。本文认为,"和谐"观念作为中国基本社会交往的理论、及其所指导的历史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内在的宗教境界及情趣,因此,不应该将儒家精神与宗教精神截然区别开来;并进而指出,儒家"仁"、"礼"观念体系中均有"宗教性"的因素,其"仁爱"之说亦与基督宗教"上帝是爱"的观念有许多相似之处,因而二者可以比较、对话。本文为此阐述了儒家精神修养与基督宗教精神超越的不同,从界说新儒家的"心性之学"来解析其"内在超越"的追求及意义,由此说明了其"现实关照"与"终极关切"的不同意趣,并对"现实性"向"终极性"的升华、以及"圣爱"与"人爱"之互动、"超然"与"内在"之呼应在当代儒家精神复兴与革新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论证。基于这些分析,本文指出,人类所追求的"和谐世界"的确需要"从心开始";而要真正实现"世界和谐",则也应朝向人性修养所想达到的"超越自我"之升华境界。  相似文献   
50.
利用线索-靶子模式研究急性期精神分裂症返回抑制的时间进程.研究对象包括健康对照组、早期精神分裂症组和慢性精神分裂症组.结果表明:(1)健康志愿者和早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均有完好的返回抑制现象,而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返回抑制缺陷,返回抑制出现时间延迟,持续时间缩短.(2)精神分裂症的返回抑制缺陷与疾病慢性化指标(病程、既往发作次数和住院次数)之间存在相关性.结果支持早期精神分裂症和慢性精神分裂症在急性期存在不同的返回抑制特征,早期精神分裂症的返回抑制保存完好,而慢性精神分裂症的返回抑制存在缺陷;精神分裂症返回抑制缺陷可能发生发展于疾病的慢性过程中,而不是发生于疾病初期;精神分裂症的注意缺陷是独立的缺陷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