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手机冷落行为是指个体在社交场合只顾低头玩手机, 而无暇顾及(冷落)身边人或事物的行为, 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普遍社会现象。通过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 对手机冷落行为的前因、后果与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 并提出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采用以人为中心的方法探讨手机冷落行为的发生机制, 从边界创建视角考察手机冷落行为的影响因素, 揭示手机冷落行为与人际关系质量的双向影响, 明晰手机冷落行为对行为发出者的影响以及基于非人际感知视角探讨手机冷落行为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42.
由于静息心率易测性, 对静息心率的研究成为研究攻击和犯罪行为生理机制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发现低静息心率与多种反社会行为存有关, 无论是动物研究, 人类研究还是跨文化的研究都表明了这种关系的存在。但元分析的结果表明低静息心率与反社会行为之间关系的效应量只是中等水平。同时, 社会经济因素和人格因素对低静息心率与反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有影响。低静息心率可能与低恐惧或低唤醒的特质、去甲肾上腺素功能减弱、大脑右半球功能减弱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3.
为了解精神病态罪犯可能存在的执行功能缺陷及其是否受冲动性影响,研究采用精神病态检核表(PCL-R)筛选出30名精神病态组被试和30名非精神病态组被试,通过爱荷华赌博任务(IGT)和河内塔任务(TOH)对两组被试执行功能的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冲动性量表(BIS-11)对其冲动性进行测量。研究发现精神病态组的冲动性显著高于控制组;精神病态组选择高风险的不利牌显著多于对照组,即对惩罚不敏感;精神病态组在河内塔任务中的错误次数及所消耗时间都显著高于控制组;冲动性水平与两任务得分均无显著相关。结果表明,精神病态暴力犯在与前额叶相关的执行功能上存在缺陷,并与个体的高冲动性无关。  相似文献   
44.
Previous research in the West has established major socio-demographic correlates of fear of crime.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se correlates is typically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physical or social vulnerability of individuals. These correlates are implicitly regarded as invariant to social or community contexts, reflecting universal human behavioral patterns. The present study argues that social change may alter patterns of perceptions associated with fear among socio-demographic groups, thus affecting socio-demographic correlates of fear of crime. We explore how social changes in China have created a generational gap that influences the effects of age and education on fear of crime. The study finds that, in contrast with the well-established patterns in Western communities, the young and educated exhibit a higher level of fear of crime in urban China than their counterparts. The study also finds that consistent with Western literature, females are fearful and that personal victimization experience increases the level of fear. We discuss the social and community processes that produce these interesting patterns.  相似文献   
45.
岩城见一教授,日本美学会前任会长,京都大学名誉教授,现任日本京都国立近代美术馆馆长;专攻德国哲学、美学,对黑格尔、康德、尼采和费德勒的研究着力尤多.主要著作有<感性论--为了被开放的经验的理论>(2001)、<<误谬>论--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感性论式的解读>(2006)等.中译本<感性论--为了被开放的经验的理论>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为使我们更好地进入"感性论"的问题,笔者对岩城见一教授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46.
本文从中国社会和谐发展来探究基督宗教与儒家精神的意义及作用,对之展开比较研究。基于"和谐"这一核心观念,文章一方面将对作为中国"和而不同"这一社会共在及相互交往之基础的儒家精神修养及其"仁爱"观念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则对基督宗教所追求的精神超越及其信仰传统中神人关系的"彩虹"之约所展示的"和谐"蕴涵加以阐述。本文认为,"和谐"观念作为中国基本社会交往的理论、及其所指导的历史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内在的宗教境界及情趣,因此,不应该将儒家精神与宗教精神截然区别开来;并进而指出,儒家"仁"、"礼"观念体系中均有"宗教性"的因素,其"仁爱"之说亦与基督宗教"上帝是爱"的观念有许多相似之处,因而二者可以比较、对话。本文为此阐述了儒家精神修养与基督宗教精神超越的不同,从界说新儒家的"心性之学"来解析其"内在超越"的追求及意义,由此说明了其"现实关照"与"终极关切"的不同意趣,并对"现实性"向"终极性"的升华、以及"圣爱"与"人爱"之互动、"超然"与"内在"之呼应在当代儒家精神复兴与革新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论证。基于这些分析,本文指出,人类所追求的"和谐世界"的确需要"从心开始";而要真正实现"世界和谐",则也应朝向人性修养所想达到的"超越自我"之升华境界。  相似文献   
47.
利用线索-靶子模式研究急性期精神分裂症返回抑制的时间进程.研究对象包括健康对照组、早期精神分裂症组和慢性精神分裂症组.结果表明:(1)健康志愿者和早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均有完好的返回抑制现象,而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返回抑制缺陷,返回抑制出现时间延迟,持续时间缩短.(2)精神分裂症的返回抑制缺陷与疾病慢性化指标(病程、既往发作次数和住院次数)之间存在相关性.结果支持早期精神分裂症和慢性精神分裂症在急性期存在不同的返回抑制特征,早期精神分裂症的返回抑制保存完好,而慢性精神分裂症的返回抑制存在缺陷;精神分裂症返回抑制缺陷可能发生发展于疾病的慢性过程中,而不是发生于疾病初期;精神分裂症的注意缺陷是独立的缺陷症状.  相似文献   
48.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religious and psych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religious coping in Iran. University students (N = 224) responded to the Brief Positive and Negative Religious Coping Scales along with measures of Religious Orientation, Integrative Self-Knowledge, Self-Control, Mindfulness, Self-Compassion, Self-Esteem, Guilt, Shame, and Self-Criticism. As in previous research elsewhere, Positive Religious Coping was stronger on average than Negative Religious Coping, and Positive and Negative Religious Coping predicted adjustment and maladjustment,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direct relationships between Positive and Negative Religious Coping appeared to be reliable in Iran; that Positive Religious Copings was broadly compatible with, and Negative Religious Coping was largely irrelevant to, Iranian religious motivations; and that Negative Religious Coping obscured linkages of Positive Religious Coping with religious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相似文献   
49.
听写困难是一种发生率较高的儿童学习障碍现象。听写困难的认知机制,主要包括语音加工缺陷、字形表征缺陷以及形音联结编码缺陷。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整字语音竞争和部件语音竞争,对听写困难儿童形音联结编码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不同条件下,听写困难儿童的形音联结水平都落后于正常儿童;整字语音竞争显著干扰了正常儿童的形音联结编码,但对听写困难儿童的影响并不明显;与之相反的是,部件语音竞争对听写困难儿童的干扰更为明显。研究结果支持听写困难儿童的形音联结编码缺陷理论。在此基础上,听写困难儿童的形音联结较少受到整字语音的竞争干扰,但更容易受到部件语音的竞争干扰,这可能是因为,他(她)们的整体字形加工或表征存在缺陷,导致原生字字形和语音信息难以被激活,以及合体字的部件信息得到更多的加工所致。  相似文献   
50.
采用眼动追踪技术探究了在一般决策过程中决策者的眼动规律和结果呈现对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决策过程中,收益信息比概率信息更受决策者关注;决策者的注视点在选项内转换多于在选项间转换;决策前的眼动指标对最终的选择有很强的预测作用,决策者会在最终选择的选项上投入更多认知资源;结果的呈现使风险偏好型决策者在决策获益后趋于保守,更关注低风险选项;而风险回避型决策者在决策获益后会变得敢于冒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