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虚拟团队理论研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龚志周  王重鸣 《心理科学》2004,27(2):496-498
本文对近几年来有关虚拟团队产生的背景、基本理论研究思路、研究现状及其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作了初步讨论。文章的主要结论是:对虚拟团队的理论研究正在从静态的、横向的、宏观的层次,向更为动态的、纵向的、微观的层次深入;将更加关注虚拟团队运作机制的研究;将更加关注电子商务背景下的项目虚拟团队;将更多的采用较为系统的现场和实验室研究的方法;将更加注重虚拟团队过程绩效的评估。  相似文献   
92.
第二语言获得关键期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龚少英  彭聃龄 《心理科学》2004,27(3):711-714
语言获得的关键期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重要且有争议的问题。近二十多年来.国外学者对第二语言获得年龄与第二语言的学习速度,第二语言的获得年龄与最后达到水平,第二语言的获得年龄与第二语言的大脑皮质表征和加工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探讨,得到了复杂的结果。该领域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控制与年龄相关的变量和认知变量,并将行为和脑功能的研究结合起来.更深入地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93.
使用皮亚杰经典任务探查了小学一、三、五年级儿童的认知发展以及发展的个体间差异和个体内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年级的升高,儿童的具体运算思维能力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发展迅速,到五年级时达到比较稳定的水平;同时,形式运算思维能力在一年级已经萌芽并逐步发展。不管在具体运算任务还是形式运算任务,各年级儿童都表现出显着的个体间差异和个体内差异。这些发现对教育和临床心理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4.
句法意识的发展及其与阅读理解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少英  彭聃龄 《心理科学》2005,28(3):754-756
句法意识是指个体反思句子结构形式的能力,是元语言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句法意识的发展以及句法意识和阅读理解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5.
龚颖 《哲学动态》2005,(1):23-25
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近20年来,在对待性的态度上,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具体而鲜明地反映在人们日常的性交往和性活动之中.面对我国当前的性问题现状,相关的科研、教育等各部门各领域的专家学者都纷纷参与进来,展开讨论、发表意见,以期准确把握我国新形势下的性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其中,社会学工作者的调查研究成果引人注目,为人们了解现状、全面反思提供了基本的素材.仅2004年就有<性爱十年--全国大学生性行为的追踪调查>(潘绥铭、杨蕊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中国校园性观念调查--一份来自中国高校的性观念调查报告>(紫薇、左桐编著,民族出版社)等著作问世.  相似文献   
96.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 463 名初中生为被试,探讨了初中生感知到的数学家庭作业质量、控制感和家庭作业情绪影响家庭作业努力的内在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积极数学家庭作业情绪和消极数学家庭作业情绪均在数学家庭作业质量和数学家庭作业努力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2)数学家庭作业质量可以通过数学控制感分别经积极和消极数学家庭作业情绪的多重中介来预测数学家庭作业努力。研究表明,初中生感知到的数学家庭作业质量、控制感和家庭作业情绪均是其家庭作业努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7.
Much is known about the speed and accuracy of search in single-target search tasks, but less attention has been devoted to understanding search in multiple-target foraging tasks. These tasks raise and answer important questions about how individuals decide to terminate searches in cases in which the number of targets in each display is unknown. Even when asked to find every target, individuals quit before exhaustively searching a display. Because a failure to notice targets can have profound effects (e.g., missing a malignant tumor in an X-ray), it is important to develop strategies that could limit such errors. Here, we explored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reward patterns on these failures. In the Neutral condition, reward for finding a target was constant over time. In the Increasing condition, reward increased for each successive target in a display, penalizing early departure from a display. In the Decreasing condition, reward decreased for each successive target in a displa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observers will forage for longer (and find more targets) when the value of successive targets increases (and the opposite when value decreases). The data indicate that observers were learning to utilize knowledge of the reward pattern and to forage optimally over the course of the experiment. Simulation results further revealed that human behavior could be modeled with a variant of Charnov’s Marginal Value Theorem (MVT) (Charnov, 1976) that includes roles for reward and learning.  相似文献   
98.
99.
未成年人内隐攻击性特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不同性质的词组为实验材料,以偏好组词为测量方法,随机抽取136名初一学生,采用被试内设计来探讨内隐状态下未成年人在不同攻击类型倾向性上的差异及其与性别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偏好组词法测量内隐攻击性的有效性;未成年人同样存在明显的内隐攻击性;在内隐状态下,个体的身体攻击倾向性显著高于语言攻击倾向性并且具有较高的性别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0.
李维汉的宗教观是他参加革命以后,立足并服务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全局,特别是在领导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他的宗教观包含丰富的内容,涉及宗教和宗教问题的基本理论以及正确处理中国宗教问题的基本原则,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是马列主义宗教观与中国宗教国情正确结合的产物,是马列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重要成果。特别是关于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思想,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的宗教观,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党和国家宗教工作的理论依据,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