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巩曰国 《管子学刊》2008,(3):122-125
《管子·轻重》是我国古代经济史上的重要文献,其著作年代的研究,是近百年来学界广泛关注的课题之一。上世纪80年代以前,“汉代说”占主流地位;80年代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学界逐渐倾向于“战国说”。“汉代说”的流行,无疑受到“疑古”思想的影响;近年来“战国说”得到普遍认可,与“走出疑古时代”的学术思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2.
明治维新以后传入日本的近代西方伦理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经历过三个大的发展阶段.最初,他们想依照欧洲伦理学的问题结构在近代国家重构学术的和教育实践的话语.紧接着,配合近代国家要在道德层面整合国民的要求,国民道德论得以确立,它与理论性伦理学(ethics)形成对立之势.随着近代国家要在道德层面整合国民的要求日益迫切,以"个人"为其关键词的近代西方伦理学遭遇坚决抵抗,和过哲郎提出的作为"人类共同体之理法"的伦理学最终占领了战前日本的伦理学界.  相似文献   
73.
Ancient Chinese thought inquired primarily into how the achievement of things is possible rather than into what a thing as a thing is. It held that man should participate in the achieving or generation of things in order to realize his self-achievement. A thing is understood as an event. Because all things and man are united as one, it is possible for man to enter into things by tasting and feeling rather than by relying on the sense of sight. This may provide a possible new means of rescuing things from the numericalization and phenomenalization that sweep over the world today. Translated by Liu Liangjian from Renwen Zazhi 人文杂志 (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2007, (2): 14–21  相似文献   
74.
《管子》佚文考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巩曰国 《管子学刊》2004,(4):20-24,45
《管子》一书,有部分内容亡佚。本文在前人基础上,辑录整理《管子》佚文19条,并对这些佚文与今本《管子》的关系及其思想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5.
青春期学生异性交往心理与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吴晶  龚海梅  谢作灿  丁洁 《心理科学》2002,25(3):303-306
通过对13个班级共679名学生的问卷调查,选择出194名高中生作为被试样本,研究结果表明:(1)自尊水平、自信程度和语言能力对学生的异性交往行为水平有着重要影响。(2)外貌与体能在学生异性交往中影响不大。(3)高中学生在异性交往过程中,存在着认知偏差和认知失调。(4)对异性交往行为的归因表明,学校环境和学生自己在异性交往中的努力程度,会对异性交往及其效果产生影响。(5)学生的能力和自己的努力程度,对异性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6.
战国秦汉古籍对《管子》文句的称说引述,透露出了刘向定本以前《管子》早期流传的诸多信息。按时代先后做纵向分析,可看到《管子》内容的“递为增益”;按空间地域做横向分析,可看到《管子》篇章的“分合无定”。而这些都进一步证明了所谓18篇的“《管子》原本”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77.
大学生羞怯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国在校大学生为被试.对Henderson的大学生羞怯量表进行修订,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在校大学生自尊水平、孤独程度和人际情境觉察能力与大学生羞怯的关系.研究发现,修订后的大学生羞怯量表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大学生羞怯的结构包括:寻求赞成、自责、对拒绝的恐惧和表达的自我限制4个维度;大学生羞怯与自尊及五种人际情境觉察能力呈显著负相关,与孤独呈显著正相关;羞怯、孤独与自尊对人际情境觉察能力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8.
斯—欧氏非言语智力测验是Snijders-Oomen1965年发表的智力测验。它具有施测过程不受言语知识的限制等优越性。我们于1995年着手斯—欧氏非言语智力测验在中国的修订研究。在研究中,我们选取了6岁组、11岁组、14岁组三个年龄段来自北京、天津、山东和河北的被试进行预测。施测总人数为334人。通过对SON—R测验在我国施测所得数据资料的分析,证明该测验具有较好的内部结构和效标关联效度。同时,我们也发现少量题目由于文化背景的影响,不适于中国的儿童。并对这些题目进行了必要的更换或调整。  相似文献   
79.
广告作品评价系统的心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从1990年至1991年,在全国许多城市对消费者的电视和报纸广告作品的一般性评价进行了调查,分别获得了五至六个基本评价因素:可信度、吸引力、适合度、感染力、认知力和必要信息;通过控制试验,又获得了它们的相对重视度和广告作品评价的数学模型: B=∑a_k ·r_(kj)  相似文献   
80.
军人焦虑,忧郁情绪研究:Ⅰ环境,文化,军龄及其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军人心理在我国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随着军事科技的发展,人的因素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由于情绪是心理活动中影响最大、最活跃的成份,因此,军人情绪及其问题更是着重关注的对象。本研究在临床测量的基础上,对军人焦虑和忧郁的现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了军人焦虑和忧郁的基本状态,揭示了发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为防治PTSD,提高军队教育管理效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