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51.
分配注意与发音抑制对视觉工作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晓斌  李洁 《心理科学》2008,31(1):142-146,132
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分配注意与发音抑制对视觉工作记忆再认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持阶段的分配注意与编码阶段的分配注意相比,对视觉工作记忆成绩影响更大;双任务条件下,被试正确回忆言语刺激时,视觉作业的正确率高,而错误回忆言语刺激时,视觉作业的正确率会降低;发音抑制与视觉工作记忆成绩无关.  相似文献   
652.
采用little提出的个人计划分析法,在大学毕业前夕对不同高校和专业的396名毕业生进行了测试,旨在考察大学毕业生的工作目标建构特点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毕业时间的临近,工作目标的个数在减少,但对工作目标的控制性,感觉到得工作压力感在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工作签约情况,所学专业,学校性质等都对工作目标的建构产生了显著影响.研究认为,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心理指导时应充分考虑其工作目标的建构特点.  相似文献   
653.
道德建设:价值向度的迷失与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道德结构是规范向度和价值向度的内在统一,然而人们往往偏爱前者,忽视后者,造成了规范向度的膨胀和价值向度的迷失,因此本文着重从理论上对道德的价值向度及其功能作了阐释和论证,并对在道德建设中凸显价值向度的途径作了陈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654.
Different thinking styles in Westerners and Chinese (analytic vs. holistic) lead to disparities between the two cultures not only in perception and attention but also in high‐level social cognition such as self‐representation. Most Western philosophers discussed the self by focusing on personal self‐identity, whereas Chinese philosophers emphasize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elf and others. Dissimilar philosophical thinking of the self is associated with distinct cognitive styles of self‐representation (i.e., the independent self in Westerners and the interdependent self in Chinese). Recent brain imaging studies found that Westerners employed the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to represent only the individual self, whereas Chinese utilized the same brain area to represent both the self and close others, providing neural basi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self‐representation. We suggest that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inking styles between Westerners and Chinese influence both psychological and neural structure of self‐representation.  相似文献   
655.
中国远程学习者学习风格理论模型与验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祖林  安哲锋  陈丽 《心理科学》2008,31(6):1521-1523
为帮助中国远程学习者了解自身的学习风格,选择相应的学习策略,进而提高远程学习质量,根据学习风格的信息加工理论、Kolb的经验学习理论以及荣格的人格特征类型理论,从生理、社会、心理三个维度,构建了我国远程学习者学习风格的理论模型,通过编制量表和实际测量,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分析和修订完善.结果表明,最初提出的理论模型假设得到验证,修订后的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可以用来测量我国远程学习者的学习风格.  相似文献   
656.
国外社会心理学领域中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心理学领域扩展与深化了现代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本文介绍了国外社会心理学领域中有关主观幸福感研究的5个方面的新进展:适应与主观幸福感、记忆与主观幸福感、消极因素与主观幸福感、友好关系与主观幸福感、文化与主观幸福感,勾画出了幸福感的完整风貌,增进了心理学对主观幸福感的理解。  相似文献   
657.
近期国内外研究比较一致地认为冒犯者在得到宽恕后,不倾向于再次伤害被冒犯者。但这些研究并未解释冒犯者为什么这么做,是出于"善待宽恕者"的动机,还是出于"报复非宽恕者"的动机。为此,本研究通过囚徒困境的博弈范式研究了冒犯者得到宽恕以后的行为动机。结果显示,在"得到宽恕"的情境中,冒犯者善待对方的程度要显著高于"没有得到宽恕"和"不确定是否得到宽恕"的情境,而后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该结果一方面进一步验证了冒犯者得到宽恕以后不倾向于再次伤害对方的结论,另一方面也初步确定了冒犯者得到宽恕以后行为的动机,即"善待宽恕者",而非"报复非宽恕者",并对人际互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58.
心理韧性、孤独感、自我效能感都会影响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但三者影响程度的相对大小尚不清楚。为考察其影响力的大小,本研究采用了优势分析的方法。选取心理韧性量表、UCLA孤独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分别测量老年人的心理韧性、孤独感、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量表、费城老年中心信心量表测量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孤独感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力大于心理韧性与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的预测力大于自我效能感。本研究提示减少孤独感是提升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重要途径,而老年人的心理韧性和自我效能感对提升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59.
采用启动范式下的真假字词判断任务,在两种SOA(60ms、100ms)条件下,考察字形信息在藏-汉双语者汉字识别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字形信息促进了语音信息的激活,字形信息影响了汉字识别的相对时间进程。(2)在汉字识别过程中,藏-汉双语者亚词汇单元的语音信息没有得到激活。(3)对于藏-汉双语者来说,语音信息的激活早于字形信息的激活。研究结果对我国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60.
Two hypotheses have been proposed regarding the response that is triggered by observing others’ pain: the “empathizing hypothesis” and the “threat value of pain hypothesis.” The former suggests that observing others’ pain triggers an empathic response. The latter suggests that it activates the threat-detection system. In the present study, participants were instructed to observe pictures that showed an anonymous hand or foot in a painful or non-painful situation in a threatening or friendly social context.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were recorded when the participants passively observed these pictures in different contexts. We observed an interaction between context and picture in the early automatic N1 component, in which the painful pictures elicited a larger amplitude than the non-painful pictures only in the threatening context and not in the friendly context. We also observed an interaction between context and picture in the late P3 component, in which the painful pictures elicited a larger amplitude than the non-painful pictures only in the friendly context and not in the threatening context.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pecific social contexts can modulate the neural responses to observing others’ pain. The “empathic hypothesis” and “threat value of pain hypothesis” are not mutually exclusive and do not contradict each other but rather work in different temporal stag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