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文本结构和时间应激对网页阅读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张智君  韩淼  朱祖祥  朱伟 《心理科学》2002,25(4):422-424
探讨了文本结构和时间应激对网页阅读绩效的影响效应。采用 2× 3被试间设计 ,自变量为文本结构和阅读时间 ,因变量为找到相关信息的时间及途径的额外节点数。结果发现 ,主效应及交互作用的影响均十分显著。其中 ,当阅读时间为 10和 2 0min时 ,超文本阅读的绩效均显著低于线性文本 ,而在 30min时两者无显著差异 ;对超文本 ,三种阅读时间的效应存在显著差异 ,而对线性材料 ,阅读时间的效应无显著差异。结论 :时间应激对超文本阅读绩效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2.
近现代中国文化名人人格的扩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晨海  孔克勤 《心理科学》2002,25(6):668-671
本研究在前次研究的基础上,以中国近现代文化名人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评定量表、个案及其主题分析等方法,对该群体的总体人格特征作出了描述,并从性别、出生年代、活跃领域等三个方面比较了各类型集团人格特征的异同,从而揭示了个人选择与环境,人格特征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43.
中学生知识获得过程是从情景记忆向语义记忆转化的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隋洁  吴艳红  王金凤  朱滢 《心理科学》2003,26(5):784-789
本研究探讨中学生的知识掌握过程。针对2001—2002年度上学期教学内容,对初中二年级学生的四门课程分别进行两次测验。对于每道选择题,学生首先选择正确答案,然后指出记忆的意识状态:记住的、知道的、猜测的。结果发现,学生记忆意识类型的转变(由记住向知道)取决于课程类型、保持时间和学生等级。对于不同课程,学生占优势的意识类型不同,自然学科知道的反应占优势,社会学科记住的反应占优势;优等生知道的反应多于其他学生;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中学生的意识类型发生了由记住向知道的转变,这表明知识掌握过程中,中学生的知识表征发生了由情景记忆向语义记忆的转变。  相似文献   
44.
不同加工与记忆编码关系的ERP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事件相关电位(ERPs)记录,探讨了深、浅2种加工与记忆编码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在深、浅两种加工条件下,首次使用汉字材料,获得了ERP相继记忆效应(Dm),随后再认正确的ERPs比随后再认不正确的ERPs有更大的晚正成分。(2)深加工的Dm效应始于N2波的前支(230-280ms)和N2波之后(395-800ms);而浅加工的Dm效应发生在345-490ms之间。深、浅加工的Dm效 涉及不同的脑区,这一结果支持深、浅两种加工的Dm效应可能是分离的结论。  相似文献   
45.
朱葆伟 《现代哲学》2003,24(1):10-15
“恰当地提出问题”对于哲学甚至比对于科学更为重要,它体现出哲学活动的特殊性质。提问开放新的视域。使我们超出习见,进入思考和对话。着重于提出问题而非构造理论,在今天可以被视为一种研究哲学的方式。当今时代给我们提出了大量需要研究的课题,也要求我们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另一方面,20世纪哲学的自我批判,不仅使哲学的一些基本范畴被重新审视,它的探索方式乃至其功能与合法性根据也受到质询。对问题的研究已成为把握时代和探索哲学发展途径的入手处。  相似文献   
46.
天趣:中国盆景艺术的审美理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盆景艺术以追求"天趣"为最高审美理想.本文讨论几个与盆景"天趣"相关的理论问题:第一,盆景艺术的形成与"观生意"的哲学密切相关;第二,盆景艺术的以小见大,小不是对大的概括,盆景不是微缩景观;第三,古拙是中国盆景的基本美学风格,它所反映的不是病态的审美趣味,而是崇尚生命的哲学精神;第四,盆景的捆缚扭曲虽然有伤物性,但其总体旨趣则是为了巧夺天工,遵循的是崇尚自然而不是割裂自然的思想;第五,中国盆景艺术的魅力来自于境界的创造,而不是简单的形式美感.  相似文献   
47.
丹丘、丹丘山、丹丘子、丹丘生、丹丘羽人……是古诗文和道家文献经常提到的,尤其是被誉为茶圣的唐代隐士陆羽(733-804),先后四次在<茶经>和<顾渚山记>中引述<神异记>提及丹丘子,余姚人虞洪遇丹丘子获大茗的故事因此广为茶人熟知.专家、学者对丹丘子各有见解,有些则明显有误.综合多种文献,笔者以为丹丘子是众多仙家道人的通称或别号.  相似文献   
48.
费恩伯格(Andrew Lewis Feenberg)是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信息与传媒学院教授、技术哲学研究会主席,当代西方有代表性的技术批判理论家,曾师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戈德曼、马尔库塞.著有<马克思、卢卡奇和批判理论的来源>、<技术批判理论>、<可选择的现代性>、<追问技术>、<海德格尔和马尔库塞:技术的大灾难和大拯救>等多部著作,编辑出版了<技术与知识政治学>、<技术与现代性>等,发表论文几十篇.  相似文献   
49.
朱祖祥  王健 《心理科学》1998,21(5):385-389
本研究通过设置对空间注意资源的分配实施强行操作的情形下,探讨了主、次作业客体形状一致性和次作业客体间距对乏空间注意区次作业客体颜色、形状特征的检测及对特征错觉性结合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分散空间注意使次作业区域注意减弱,对客体及其颜色和形状特征的识别均产生明显影响.而且对形状的影响又大于颜色;(2)特征错觉性结合率,主、次作业客体形状一致时比客体形状不一致时明显增大;(3)次作业客体间距对特征错觉性结合率无明显影响,但客体形状一致性和客体间距之间存在明显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50.
We examined predictors of media multitasking in Chinese adolescents from 3 context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dia user, types of media use and family media contexts. Three hundred and twenty adolescents, 11–18 years of age, completed questionnaires to measure media use, impulsivity, sensation seeking, 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and family media environ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edia multitasking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ge and total media use time. Participants with high levels of impulsivity and sensation seeking reported more multitasking behaviour. Multitasking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ime management. Children from media‐oriented families often engage in more multitasking. What's more,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use and music use can mediate the effect of individual and family factors on media multitask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