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3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64篇
  108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61.
选取40名老年人和38名年轻人做被试,以同时携带“年龄-性别”信息、体现着社会多重范畴的面孔作为靶子刺激,探究年龄或性别范畴中某一范畴发生变化时,多重社会范畴的类别化加工特性以及各个子范畴的类别化加工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不同年龄(老年人-青年人)和性别(男性-女性)的认知者在面对社会多重范畴时相应的类别化加工过程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发现:当年龄或者性别中的某个社会范畴发生变化时,另一社会范畴的类别化加工未能达到完全自动化加工水平。具体地,年龄类别化加工的自动化程度高于性别;老年人对于面孔中的社会范畴信息的加工速度慢于年轻人;对老年面孔中的社会范畴信息进行加工需要耗费更多的认知资源;相对于老年女性而言,认知者更加偏好年轻女性的面孔。  相似文献   
862.
情感韵律在真假句子加工上的差异:来自ERPs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钟毅平  范伟  赵科  周海波 《心理科学》2011,34(2):312-316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探讨语义-情感韵律的神经生理机制。六种基本情绪类型的韵律分两种条件呈现给被试,即假句子的韵律预期偏差条件和真句子的语义-韵律预期偏差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预期偏差是纯粹的价独立,无论情感价正性还是负性都会得出相同的ERP效应;六种情感韵律都诱发了右单侧化的ERP正波效应,而语义-情感韵律都诱发了早期双侧化分布的ERP负波效应。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情感韵律和语义-情感韵律加工的时间进程的差异性;同时,无论是有语义的真句子和无语义的假句子,情感韵律都能够提高表达的目的意图。  相似文献   
863.
查子秀  周林 《心理学报》1993,26(4):3-11
为期四年的超常儿童的教育实验,详细考察了超常儿童在特殊班级教育条件下的学习潜力、认知和个性发展及身体发育等情况。结果显示,这种教育形式既适应了超常儿童较大的学习潜力,促进了他们认知的进一步发展,激发了他们积极的个性特征,而且身体发育良好。从而证明,特殊班级的集体教育对中学阶段的超常儿童是一种有效的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864.
中国人人格结构探索——人格特质六因素假说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人格特质背后潜在的结构一直是人格心理学家们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因而存在着人格结构因素(维度)之争;而论证某一人格特质结构的文化普适性(etic)或者文化特殊性(emic),则成为当今人格特质研究者们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因而存在着彼一人格结构与此一人格结构能否相容之争。文章回顾总结了20多年来有关《中国人个性测量表CPAI》的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个人格特质“六因素”假说(SFM),并通过比较中国人和美国人样本在“六因素”结构中的“人际关系性(IR)”和“开放性(O)”因素上的显性/隐性表现,指出人格因素数量及其理论定性之争很可能仅具有方法学意义,对于真正了解人格的本质并非关键。真正找到人类共有的和某一人群特有的人格特质结构的唯一途径,只能是各种文化背景下的人格心理学家超越各自理论、彼此平等接纳、从文化的、乃至遗传的角度共同探索  相似文献   
865.
郭秀艳  肖辉彬  周楚 《心理学报》2004,36(3):322-326
采用2×2×2混合实验设计,使用具体和抽象两种不同性质的图形材料对动态和静态两种条件下内隐时间的存在及其特征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1)动态条件下被试对抽象图形的位置偏移判断更为准确;(2)测试图形与识记图形之间位置偏移判断的错误率在测试图形与诱导图形内隐运动方向一致的条件下比不一致条件下大;(3)无论实验材料为具体图形还是抽象图形,被试对测试图形和识记图形的位置偏移判断错误率之间不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证明了内隐时间的存在,进一步探明了内隐时间具有方向性和认知不可渗透性的特点,并证明了运动范式为研究内隐时间及其特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66.
周临  邓铸  陈庆荣 《心理科学》2012,35(1):16-23
反向眼跳任务是研究内源性眼跳的主要方法。1978年,Hallett在研究中首次使用了反向眼跳的实验任务。实验中要求被试抑制对外围目标的注视,并注视它的相反位置。反向眼跳任务是研究行为控制以及注意功能的有效范式。目前认为反向眼跳任务中的朝向眼跳和反向眼跳计划是同时加工并相互竞争的,并且反向眼跳的产生与额顶叶皮层下组织有关。反向眼跳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空白效应、工作记忆、认知老化、目标离心率等。  相似文献   
867.
本文是用纵向法,对一个儿童(四周岁至五周岁),掌握数概念的过程,进行追踪研究,提出的报告。 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效的训练和充分的练习条件下,被试掌握最初数概念的过程,进入关键性的一年。在这过程中,读写数字、用数字作为符号进行运算,具有特别突出的地位。认读顺序数字表,转化为口头计数能力的发展,是以尝试错误、用手指自我暗示、顿悟为中介。按各种数序进行计数,是口头计数能力发展的主要内容。按物计数能力的发展,明显地比口头计数能力的发展,处于领先的地位。按物计数能力发展的程序是:逐个计数,按群计数,成组计数。认读各种数字表,使被试在实际上,理解和领会数词的基本类型、组合类型及其内在联系。书写数字就是把计数能力的发展,以物质的形式“固定”下来。读写数字使儿童在实际上,掌握和运用数词的“构词法”,促进计数能力的发展,是提高儿童数概念水平的基本方面。被试在掌握数概念的过程中,运算能力发展的程序是:逐个加减,按群加减,利用数的分解、组合进行加减。数的运算(加、减、乘、除),是儿童学习数的组成之手段,是提高儿童数概念水平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68.
国外对平面广告受众注意心理的眼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眼动技术被认为是研究广告注意心理的最佳手段之一。文章从广告刺激和受众主体两个方面综述了国外利用该技术对平面广告受众注意心理研究所取得的有益成果,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依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能给感兴趣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者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869.
卷入(involvement)概念在市场研究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在广告心理领域更是备受重视。研究发现,卷入常常影响广告的传播效果,制约着广告自身特点、插播环境、受众主体特征等作用的发挥。同时,学者们围绕这一概念构建了卷入的四水平说、加工深度模型、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FCB网格、Rossiter-Percy网格等诸多理论模型。文章对相关研究进行了较系统的考察,并提出了现有研究依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生态效度偏低、研究方法单一、相关的自动加工研究不够等  相似文献   
870.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个亘古常新的问题.在法律的领域内道德的位置何在,对法律的道德审视何以可能?这是建构法伦理学要思考的基础性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解答既是解决法律与道德冲突的需要,也是解答法律的合法性的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