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2篇
  免费   418篇
  国内免费   147篇
  2347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分散注意条件下前瞻记忆的完成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纬  贺莉 《心理科学》2005,28(1):111-113
本研究试图探讨在分散注意条件下前瞻记忆的完成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被试为98名大学生。在实验中,当前任务为数字听写,同时放映一段无声动画短片,将前瞻记忆任务(即看到某一靶线索画面时在相应数字上做记号)嵌入其中,动画片结束后要求被试完成若干与动画片内容有关的问题(事先通过指导语告知)。结果发现:1、前瞻记忆任务的成绩与被试的性别几乎无关,与材料熟悉程度也无显著相关;2、与被试对材料的喜好程度显著相关,提示即使在分散注意条件下,被试在完成前瞻记忆任务时也可能会根据偏好自动调整注意的分配。  相似文献   
182.
记忆老化信念是元记忆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研究测量了94名老年人,38名年轻人记忆老化信念中关于自身记忆信念。结果发现,各年龄组间在对特定情境记忆能力信念上有差异,60~64岁、65~69岁年龄组被试对特定情境记忆能力评价最高,而70岁以上老年人与年轻组被试对特定情境上记忆能力评分无差异;年轻人对记忆的控制感要低于各组老年人;研究并没有发现被试在一般记忆能力信念上的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183.
魏荣 《宗教学研究》2005,1(4):139-140
本文先引述了<太平经>的版本问题,进而简要分析了其成书时期、著者、思想来源以及其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太平经>中的"治国"所运用的"三"和"承负"两种思想,最后将其"治国"思想归结到君、臣、民"三合相通","立致太平"上.  相似文献   
184.
185.
“批判正义”与人的自由和解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的正义观是一种"批判正义".这种"批判正义"大致包括以下三个主要方面的内容:一,批判蒲鲁东(主义)、杜林等人"永恒正义"理念,确立正义理解的生产方式基础;二,批判资产阶级抽象人权理念,确立人权范畴的"过渡正义"性质;三,批判资本主义现实私有制度结构的非正义制度安排,确立未来正义社会的根本实现原则--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他们的目的是要摒弃资本主义财产关系下的狭隘的、片面的正义观念,确立一个每个人得以自由发展和全面解放自身与个性发展的正义社会.对于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而言,马克思恩格斯的"批判正义"理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6.
数学文化与儿童数学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文化以文化为视角.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审视和理解数学,为我们认识和理解儿童数学认知开辟了全新的方向.作为数学文化的重要内容的数学信念、数学价值观、数学典故、数学符号、数学法则以及实物工具等,在儿童数学认知的知识提取、理解与表征、记忆与策略、认知风格、情绪态度以及自我效能等方面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87.
任务难度对前瞻记忆TAP效应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瞻记忆中的TAP效应是指,当进行中任务和前瞻任务加工类型一致时,前瞻记忆成绩要好于两者工类型不一致时.该研究采用双重任务范式,以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进行中任务难度对前瞻记忆TAP效应的影响,以揭示注意资源在TAP效应产生中的关键作用.结果表明:当进行中任务难度较低时,没有出现TAP效应,即进行中任务和前瞻任务的加工类型是否一致不会对前瞻记忆成绩产生显著影响;当进行中任务难度较高时,TAP效应部分出现.进一步说,当进行中任务加工类型为语义型时,语义型的前瞻任务成绩要显著好于结构型的前瞻任务成绩;而当进行中任务加工类型为结构型时,前瞻任务的加工类型没有对前瞻记忆成绩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8.
We propose that problem‐solving demand (PSD) is an important job attribute for employees' creative performance. Applying job design theory, we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D and employee creativity. The theorised model was tested with data obtained from a sample of 270 employees and their supervisors from three Chinese organisations. Regression results revealed that PSD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creativity, and this relationship was mediated by creative self‐efficacy. Additionally, intrinsic motivation moder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D and creative self‐efficacy such that the relationship was stronger for individuals with high rather than low intrinsic motivation. We discuss our findings,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and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89.
We propose a person-centered framework for conceptualizing subjective careers in an increasingly boundaryless work context. Specifically, we argue that entrepreneurship, professionalism, and leadership (EPL) can serve as three key dimensions of subjective career space. We relate this framework to earlier macro-level n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career models proposed by Kanter (1989) and Schein (1978). Our empirical study involving 10,326 Singaporean university students demonstrated that entrepreneurial, professional, and leadership career aspirations (including motivations, efficacies, and intentions) can be measured independently, that these career dimensions are independent of vocational interests, and that they are to some degree viewed as competing career alternatives. We also show that EPL motivation profiles can operationalize the boundaryless and protean career concepts. Individuals concurrently high in entrepreneurial, professional, and leadership career motivations, and those high in entrepreneurial and leadership motivations are highest in boundaryless and self-directed career attitudes, while those primarily motivated for professional careers hold the most traditional career attitudes. We conclude by discussing the potential of the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human resource issues at organizational and national levels and for enhancing the study of entrepreneurship, professionalism, and leadership.  相似文献   
190.
周昌忠 《哲学研究》2012,(3):66-72,127,128
<正>当代知识论(contemporary theory of knowledge)作为哲学运动,是两股支流的汇合:一是它作为关于"知识是信念"的理论,乃孕育于作为方法论的分析哲学;二是它作为关于主体之经验直观能力的理论,乃是对从笛卡尔到康德的传统认识论的延伸。这决定了它包括两个部分,分别作为方法论和认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