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15篇 |
免费 | 230篇 |
国内免费 | 94篇 |
专业分类
16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8篇 |
2023年 | 27篇 |
2022年 | 42篇 |
2021年 | 60篇 |
2020年 | 75篇 |
2019年 | 31篇 |
2018年 | 44篇 |
2017年 | 44篇 |
2016年 | 48篇 |
2015年 | 40篇 |
2014年 | 47篇 |
2013年 | 86篇 |
2012年 | 71篇 |
2011年 | 93篇 |
2010年 | 89篇 |
2009年 | 72篇 |
2008年 | 91篇 |
2007年 | 112篇 |
2006年 | 124篇 |
2005年 | 104篇 |
2004年 | 76篇 |
2003年 | 65篇 |
2002年 | 30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尊与人际互动:理论、研究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自我确认理论开展的大量研究,有助于理解自尊对人际互动行为的调节作用。然而,研究者对自尊的测量工具不尽相同,筛选实验被试的标准也不尽一致,实验范式忽略了对实际人际互动情境的操纵,单纯采用人际选择反应作为测量自我确认的指标,因而难以形成具有整合性的理论模型。今后的研究有必要在编制合适的测量工具的基础上,将整体自尊与特殊自尊作为两个独立的变量置于整合性实验范式下开展研究,同时采用对人际评价信息的认知判断和对评价者的交往选择的双维指标,以全面揭示整体自尊与特殊自尊对自我确认过程的相对作用及其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该文试图考察福柯的自律的话语理论并反思考古学的症结。文章从“历史先天”这一关键词出发,阐述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如何将对话语的实证描述和探索话语构成的先天规则结合起来,从而保证其在对话语的形式分析的同时,超越传统哲学深陷其中的三对矛盾:“经验-先验”、“我思-未思”、“本源的隐退-回归”。围绕着“陈述”的三个特性,我们可以看到福柯为此所做的努力,即打通共时与历时之隔,经验与先验之分,实现结构主义和实证主义的联姻。文章最后指出这种自律的话语理论的症结所在,认为福柯并没有如愿以偿地跳出“有限性解析”的窠臼。 相似文献
3.
研究视觉分别搜索在左右视野靶时,脑两侧前额叶视觉加工的机制。14名有偿被试参加实验。实验任务是从正圆中所存在的垂直方向的箭头,搜索出水平方向箭头,并判断箭头方向。靶所在左右视野经过镜面处理完全对应。结果发现当靶出现约220ms后左右两侧脑区ERP出现分叉点,靶对侧与靶同侧的前脑区相比有非常显著的负向电位活动,对侧和同侧的N2延续40-80ms。分析认为靶对侧前额脑区N2负向活动增强是注意的等级提高,聚焦点收窄,使所要加工的靶在主效应脑区(靶视野对侧脑区)“跃显”出来,在得到正反馈诱导的同时,也得到更多的资源,靶同侧脑区N2可能与中断或阻止其他无关信息的涌入有关。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采取加工分离程序(PDP)对38名弱智儿童的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进行研究,并与47名正常儿童进行比较,结果认为:(1)正常儿童外显记忆明显优于弱智儿童,但在内隐记忆方面,正常儿童与弱智儿童没有显著差异;(2)本实验中,年龄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均没有影响。研究结果对弱智儿童的教育方面有启示作用;另外,PDP实验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在对特殊人群进行施测时,需要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5.
6.
7.
《正义的两面》认为,作为利益交换的规则,正义是有条件的;作为道德命令,正义又是无条件的。作者慈继伟从道德心理学的进路出发,借助“相互性”和“社会化”这两个核心概念,解释看似矛盾的正义之两面如何在道德的历史变迁中实现某种程度的共存。本文认为全书的基本结论可以总结为:正义的有条件性(也即相互性)是分析的、绝对的和根源的;而正义的无条件性则是社会化的后果,是相对的和衍生的。此书不仅填补了正义研究的一项空白,而且澄清了正义与“自向倾向”所具有的概念关联,对正义研究贡献颇大。 相似文献
8.
在古老的年代里,人们不太清楚胎儿是怎样孕育而成。于是,就有人想象出超自然的神灵来。后来,随着时光的流逝,日月的变迁,这种超自然的神灵, 又被一部分人想象出一个具体而有形的“胎神”来。至此以后, “胎神”的这一说法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诞生”了。那么何为胎神呢?据有关资 相似文献
9.
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whether parents and students are consistent, over grade levels, in the importance they assign to school goals. Elementary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 (n = 178) and their parents (n = 130) completed a questionnaire addressing the personal importance of students' school goals, defined in terms of school success. Parent-child consistencies in the rating patterns of school goals over grade levels were more common than were inconsistencies. These developmental consistencies support the position that students' school goals are embedded within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J. Youniss, 1980; J. Youniss & J. Smollar, 1985) and are scaffolded within it (J. S. Bruner, 1975; L. S. Vygotsky, 1978). Potential sources of relational and phenotypic influences on school goals are discussed, as is the need for effective friendship management and school performance in high school. 相似文献
10.
长久以来,人们习惯于凭智力测验对一个人的能力做出判断,并用之预测个体未来成就的高低。本文介绍了斯腾伯格(R.J.Stemberg)最近提出的“发展中的专门知识技能说”,认为智力测验和任何学业或职业成就测验一样,测的也是个体正在发展中的某种专门知识技能的暂时水平,其测验结果并不能说明一个人的能力,也不能用作预测。最后讨论了该学说对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