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0篇 |
免费 | 36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22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13.
14.
本文分析了巴门尼德残篇中出现的Aletheia这个概念,认为通常在与“意见”相对立的“真理”的意义上理解Aletheia是不合适的。这个概念与“是”、“是者”直接相关,甚至可以作为“是者是”这个命题的主词。在巴门尼德的残篇中Aletheia显示了它的独特性,既是女神话语的一种绝对担保,又在一种典型的古希腊式的论辩气氛中维持着自身的自满自足,为其后的思想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文章借用海德格尔的视野论述了Aletheia这个问题在思想上显示出来的重要性,并试图将“是者是”这个命题所道出的“同一性”摆置到其源出的位置上去。 相似文献
15.
建构水平理论(Construal level theory)认为时间能够独立地改变评价对象的建构水平,从而对对象的不同特征赋予不同的权重。个体倾向于用抽象的整体的特征表征时距远的事物,而用具体的局部的特征表征时距近的事物。空间距离不同的评价对象是否也遵循同样的规律?在考察时空距离与个人相关性的基础上,通过2(时间距离:明天和十年后)×2(空间距离:近地点和远地点)×2(特征类型:样例特征和类型特征)三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探讨时间距离、空间距离、特征类型对态度的影响。结果发现,空间距离影响人们对事物的态度。在远空间距离水平上,时间距离对态度的影响显著,而在近空间距离水平上时间距离对态度的影响不显著;在远空间条件下,时距远的对象优先注意类型化的特征,时距近的对象优先注意样例化特征。最后,在建构水平理论框架内讨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东南亚华侨华人宗教作为母文化——中华传统宗教文化在异时空的一种转型和再生,是源于中华传统宗教文化,广泛地吸收了东南亚本土宗教文化和西方宗教文化而形成的;转型后的东南亚华侨华人宗教在华人社会和所居地社会的当代文化价值体现为共有价值的追求,即获得信仰神灵精神力量战胜困难的勇气、整合华族各方资源、和谐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关系、丰富人类文化多样性等四方面。东南亚华侨华人宗教的历史角色与当代价值可以作为包括宗教在内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如何继续发挥应有价值与建构和谐社会的启思。 相似文献
17.
18.
When there is a “bad apple” in the group, are we more likely to follow the example or compensate for their sins? Three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whether a group member’s unethical actions lead to contagion or restitution depends on the presence of out-group observers. In Experiment 1, participants were more likely to compensate for the transgression of an in-group member than an out-group member when there were out-group observers. Experiment 2 varied the presence of out-group observers and showed that such compensatory behaviors occur only in the presence of out-group members. We suggest that the presence of out-group observers trigger a self-categorization process that induces guilt in individuals for their group members’ transgressions. Indeed, associated guilt medi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group member’s unethical behavior and participants’ compensatory behavior (Experiment 3).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norms implied by others’ behavior and group categorization are important determinants of ethical behavior.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我国的科研不端案例呈不断上升趋势.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部门或机构已发布了关于科研不端行为的处理规定,然而在我国卫生领域科研不端行为的处理和科研诚信建设方面尚未出台相关政策或指导意见.加强我国卫生领域的科研诚信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15名被试在摄人酒精BAL≤0.5‰前后的四个时段内接受一套简单的运算操作任务,近2/3被试的认知一操作能力显示受酒精影响发生变异:酒后30分钟操作时间延滞,至60分钟更具显著性;同时,操作错误亦大幅上升,但变化趋势不同于操作时间。酒精干扰呈现认知“近视”与“远视”的迹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