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9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研究以3587名初中生为对象,采用问卷测量法,考察了初中生偶像崇拜在性别和年级上的差异,及其与生活目标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并探究了性别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女生的偶像崇拜水平显著高于男生的,且偶像崇拜高水平组中女生人数显著多于男生,偶像崇拜低水平组中则相反;初一与初二年级间偶像崇拜的水平及在不同水平上的人数分布均无显著差异。(2)外在生活目标能够正向预测初中生的偶像崇拜水平,其中性别起调节作用,外在生活目标对女生偶像崇拜水平的影响大于男生。(3)性别对偶像崇拜影响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上也具有调节作用,即偶像崇拜水平负向预测初中女生的主观幸福感,对男生的主观幸福感则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2.
以北京市通州区一所普通中学的228名初一和初二学生为被试,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数学自我效能感和数学学习坚持性问卷,考察在中学生数学学习中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对数学学习坚持性的影响,并检验数学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社会支持中的教师支持和同伴支持能够显著正向预测数学学习坚持性水平,而父母支持的预测作用不显著;(2)数学自我效能感在同伴支持和数学学习坚持性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教师支持和数学学习坚持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3.
刘颖  翟晶  陈旭 《心理科学》2016,39(1):109-115
情绪调节是依恋研究的重要方面。本文依托Gross的情绪调节理论和相关认知神经证据,阐述了三种依恋风格者的情绪调节特点。焦虑型依恋调节负性情绪时存在注意分配的优势和表达抑制的不足;调节正性情绪时还采用了情景选择和情景修正策略。回避型依恋调节两种效价情绪均使用了表达抑制,调节正性情绪时还使用了认知重评。安全型依恋使用认知重评、注意分配和情景修正策略,效价差异不突出。探讨依恋与情绪调节的关系,有利于改善非安全型依恋的情绪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74.
As the world becomes more globalized, psychological and counseling issues have become more pronounced. As social justice issues become illuminated on a global scale, there is increased attention to women as identified victims of social injustices and human rights violations.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role of professional counselors working with women from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with the intention to heighten awaren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relationship of global women's issues and effective counseling interventions.  相似文献   
75.
陈红敏  莫雷  冷英 《心理科学》2005,28(2):491-493
文章对文本阅读中概念提取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介绍,虽然研究者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但都力图揭示文本阅读中概念提取的信息加工机制。文章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文本阅读中概念提取的因素进行初步分析.发现文本类型、文本中心确定方式和抑制是主要因素。其中,文本中心确定方式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6.
知识表征的新观点--知觉符号理论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王瑞明  莫雷  李莹 《心理科学》2005,28(3):738-740
在认知科学中一个经典的争论是知识在人的头脑中是如何表征的。其中占主流的理论一直是命题符号理论,而最近Barsalou又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知觉符号理论。本文对这一新理论做了介绍,阐述了它的主要特征,比较了它与命题符号理论的差异,并提供了现今对这一理论的实验证实。希望借此能启发国内的研究者也来关注和研究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77.
近年来,抑制机制的发展问题已成为认知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主要从儿童早期抑制发展和抑制机制老化两方面介绍了抑制机制发展研究的新进展,并阐述了目前抑制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78.
当代西方语篇阅读信息加工理论模型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英  莫雷  贾德梅 《心理科学》2004,27(6):1483-1486
在探讨阅读过程的信息加工活动的过程中产生了多种理论与模式.当代西方语篇阅读研究的建构一整合模型、建构主义模型和记忆基础模型沿着Kintsch提出的语篇表征三个层次理沦.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对语篇阅读信息加工过程的看法,建构整合模型主要考察了语篇表征中课文基础表征建构的信息活动过程.建构主义模型和记忆基础模型主要探讨了语篇表征中情境模型的建构和更新过程。  相似文献   
79.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coping flexibility,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d the coping flexibi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response to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related and daily life stressful events. The Coping Flexibility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93 university students' coping responses toward 10 SARS-related stressful events and 10 daily life stressful events that generally occur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atterns of coping flexibility were different for the two types of stressful events. The flexible and the active-inflexible patterns were most commonly found in coping with daily life stressful events. By contrast, the passive-inconsistent pattern was dominant when coping with daily life stressful events. Moreover, participants showed lower discriminating ability to situation controllability, and displayed poorer strategy-situation fit to cope with SARS-related events than with daily life stressful events.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this stud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80.
情绪启动与语义启动发生时孰先孰后、进行中独立平行还是交互作用、效应上孰强孰弱,还存在较大争议.这些争议的本质涉及到人脑中情绪和认知这两大基本系统的关系认识问题.通过行为观察与事件相关脑电位技术结合,在同一个实验中设置情绪启动、语义启动两种情境,并匹配可能影响这两种启动效应的因素,如信息强度、启动刺激和靶刺激的信息关联程度等,然后系统性变化启动刺激呈现的时间、SOA、实验任务等,并逐步加入被试的年龄、性别、学科专业、认知风格、情绪易感性等个体差异变量,可望直接而系统地澄清争议,深层次揭示情绪信息流与语义信息流的加工特点,并进而揭示人脑情绪系统与认知系统功能与机制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