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生态系统特点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通过元分析及变量频数分析技术完成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生态系统关键变量的筛选,运用生态系统发展观,对746名中小学生的家庭生态系统进行了研究。分别从差异模式、关系模式和系统结构模式对健康组和问题组儿童的家庭各子系统关键因素之间的差异,子系统关键因素间、子系统间的关系,以及整体生态系统的特点进行分析,考察了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生态系统特点。  相似文献   
122.
幼儿心理状态术语的运用与心理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桑标  马丽雳  邓赐平 《心理科学》2004,27(3):584-589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幼儿在假装游戏中心理状态术语的应用,以及与错误信念的理解是否存在相关并具有一定的发展特征。57名3—5岁的幼儿参加了实验。研究程序包括两类标准错误信念任务及假装游戏的拍摄、麦卡锡幼儿言语智力测验。结果发现:(1)幼儿的一般言语能力与错误信念的理解存在显著相关;(2)幼儿心理状态术语的使用存在情境差异,且随年龄的增长具有“指向愿望一指向信念”的维度特征;(3)在控制相关因素之后,幼儿错误信念的理解与心理状态术语的应用及其特定范畴(习惯用语)之间仍然存在显著相关;与“真正涉及心理状态”之间的相关不再显著。  相似文献   
123.
虚拟团队中的信任机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王重鸣  邓靖松 《心理科学》2004,27(5):1264-1265
结合以往研究文献,作者系统地介绍了虚拟团队中信任形成的快速性、发展的阶段性、信任关系的脆弱性,以及信任的作用机制等方面的内容.着重比较虚拟团队中的信任和传统团队中信任的差异,从而阐述了虚拟团队中的信任机制。  相似文献   
124.
不同语境下汉语三声连续变调发生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园  冯丽萍  彭聃龄 《心理学报》2003,35(6):719-725
采用命名任务,考察真/假词条件下,三声连续变调规律的运用及其对语音提取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1)普通话流利者具有三声连续变调意识,变调的发生不受三声字所在语境的影响;(2)三声连续变调的发生影响词汇语音提取,但对类型不同的词,其影响方式存在差异。对阅读错误的分析为讨论提供了进一步证据。  相似文献   
125.
We conducted a 6 month, randomized trial of parent training (PT) versus a parent education program (PEP) in 180 young children (158 boys, 22 girls), ages 3–7 year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 PT was superior to PEP in decreasing disruptive and noncompliant behaviors. In the current study, we assess moderators of treatment response in this trial. Thirteen clinical and demographic variables were evaluated as potential moderators of three outcome variables: the Aberrant Behavior Checklist-Irritability subscale (ABC-I), Home Situations Questionnaire (HSQ), and 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s-Improvement Scale (CGI-I). We used an intent-to-treat model and random effects regression. Neither IQ nor ASD severity moderated outcome on the selected outcome measures. Severity of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and anxiety moderated outcomes on the ABC-I and HSQ. For instance, there was a 6.6 point difference on the ABC-I between high and low ADHD groups (p?=?.05) and a 5.3 point difference between high and low Anxiety groups (p?=?.04). 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 symptoms and household income moderated outcomes on the HSQ. None of the baseline variables moderated outcome on the CGI-I. That IQ and ASD symptom severity did not moderate outcome suggests that PT is likely to benefit a wide range of children with ASD and disruptive behavior.  相似文献   
126.
从跨通道的角度入手,采用大小比较任务,对视听单通道及跨通道下数量空间表征的特点及表征过程中的相互影响进行探讨。结果发现,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均存在SNARC效应;在跨通道任务下,无论启动通道是视觉还是听觉通道,都表现出,当启动通道的数量大小信息与主通道的数量大小一致或无关时,主通道的SNARC效应没有显著变化;但当启动通道的数量大小信息与主通道不一致时,主通道的SNARC效应受到显著影响,表现为降低或消失。这进一步证明了SNARC效应受情境影响的特点,并发现在进行跨通道数量空间表征时,听觉通道的数量信息对视觉通道下的数量空间表征的影响大于视觉通道的数量信息对听觉通道下的数量空间表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7.
128.
面孔加工的种族效应(the other-race effects)指人们对面孔做个体辨别任务时辨别本族面孔的绩效优于辨别他族面孔的绩效, 而做种族分类任务时分类他族面孔的绩效优于分类本族面孔的绩效。本研究通过知觉适应操纵被试对种族两歧(高加索和亚洲)融合面孔的种族知觉, 进而比较被试在两种条件下对同一张融合面孔进行种族分类和知觉辨别的绩效的差异。结果发现, 知觉适应能使被试产生将两歧融合面孔知觉为与原始面孔所属种族相反种族的知觉偏向, 并且, 伴随着这种知觉偏向, 两歧融合面孔的加工出现了他族分类优势和本族辨别优势, 提示社会认知因素对面孔加工的种族效应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9.
试论团体创造力研究与创造心理学的理论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雪梅 《心理科学》2005,28(5):1277-1279
团体创造力研究是当前创造心理学的新方向。本文讨论了自J.P.Guilford以来,从个体层次创造力研究发展到重视团体创造力研究的演变过程。认为团体创造力研究不仅在创造心理学传统理论框架内开辟了一个新时期,其方法论视角的转换为以更广阔视野揭示创造力本质打开了思路。  相似文献   
130.
On the basis of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comparative studies can be restricted by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in a narrow sense. In this paper, I take “Chinese philosophy” as an example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problems within comparative studies. However, it is possible to embark on comparative study. “Lun Liujia Yaozhi” 论六家要旨 (“Discussion on the Main Points of the Six Schools”) conducts a successful comparison, from which we can extract the comparative method of “Problem and Method,” and it points directly to the basic structure of survival activities, and furnishes the possibility for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