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0篇 |
免费 | 115篇 |
国内免费 | 35篇 |
专业分类
69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24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24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40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34篇 |
2010年 | 39篇 |
2009年 | 35篇 |
2008年 | 30篇 |
2007年 | 46篇 |
2006年 | 54篇 |
2005年 | 35篇 |
2004年 | 36篇 |
2003年 | 28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21.
本文是用纵向法,对一个儿童(四周岁至五周岁),掌握数概念的过程,进行追踪研究,提出的报告。 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效的训练和充分的练习条件下,被试掌握最初数概念的过程,进入关键性的一年。在这过程中,读写数字、用数字作为符号进行运算,具有特别突出的地位。认读顺序数字表,转化为口头计数能力的发展,是以尝试错误、用手指自我暗示、顿悟为中介。按各种数序进行计数,是口头计数能力发展的主要内容。按物计数能力的发展,明显地比口头计数能力的发展,处于领先的地位。按物计数能力发展的程序是:逐个计数,按群计数,成组计数。认读各种数字表,使被试在实际上,理解和领会数词的基本类型、组合类型及其内在联系。书写数字就是把计数能力的发展,以物质的形式“固定”下来。读写数字使儿童在实际上,掌握和运用数词的“构词法”,促进计数能力的发展,是提高儿童数概念水平的基本方面。被试在掌握数概念的过程中,运算能力发展的程序是:逐个加减,按群加减,利用数的分解、组合进行加减。数的运算(加、减、乘、除),是儿童学习数的组成之手段,是提高儿童数概念水平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522.
探讨在双类别情境中,新项目与类别成员的关系对特征推理的影响.共包括两个实验,被试是62名大一年级学生.实验1与实验2分别探讨在有无类别标签的情况下,诊断特征数量的增减对新项目预测特征推理的影响,即探讨类别特征相似性与竞争性的线性变化对特征推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有无类别标签,诊断特征数量的增减对新项目预测特征的推理影响是相同的,即相似性与竞争性的线性变化对特征推理的影响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523.
524.
自我决定理论:一个积极的人格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决定理论是有关人格和动机的理论。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的动机是一个在自主性或自我决定维度上的连续体,三种基本需要和个人的因果定向影响外在动机的内化和自主性动机的形成,人格整合和成长的过程,就是自我决定的过程。自我决定理论在教育、医疗、体育和组织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最后,文章回顾了自我决定理论在中国的研究情况,并对该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525.
社会运行理论与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具有内在的同一关系,为了有效达成"了解过去,解释现在"的宗旨,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必须立足当下现实,并回归传统情境.不可以现成的、先验的尺度在资料文献中辨认寻绎社会思想,而应运用社会运行论的知识框架与理论范式,综合考量某个社会精英或学术流派的思想学说和行动主张,逻辑呈现他们如何以社会秩序为中心,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回应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进而展开去乱求治的理性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526.
There are at least two general theories for building probabilistic-dynamical systems: one is Markov theory and another is quantum theory. These two mathematical frameworks share many fundamental ideas, but they also differ in some key properties. On the one hand, Markov theory obeys the law of total probability, but quantum theory does not; on the other hand, quantum theory obeys the doubly stochastic law, but Markov theory does not. Therefore, the decision about whether to use a Markov or a quantum system depends on which of these laws are empirically obeyed in an application. This article derives two general methods for testing these theories that are parameter free, and presents a new experimental test.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a review of experimental findings from cognitive psychology that evaluate these two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527.
《小品》在魏晋之际流传甚广,对中国佛教传播影响甚大。长期以来,《小品》通常认为是《大般若》第四会的同本异译,通过对此译本的译名、译时、译者、留存等情况的整理,有助于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小品》在中土的传播。通过对比《小品》与《道行》的关系,使魏晋之际称呼的《小品》与《道行》的关系更加明晰。 相似文献
528.
取小学生55名,其中25名为学困生,30名为学优生,使用数码写字板测试二者在横线自然手书状态下的速度、加速度、压力、波动和断续5个指标的变化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学困生横线手书的速度超过学优生,特别是中间速度,差异显著。学困生的加速度增长比较快,在短期内维持在高速状态,然后快速下降,学优生增长速度比较慢,但是在很长的时间内保持在高速状态,最后加速度的递减明显比学困生慢,差异显著。学困生的加速度曲线形态趋势类似于一个倒U形,而学优生的曲线形态类似于梯形。学困生和学优生的压力变化呈现开始递增、然后保持在较高的压力状态的态势,但是二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二者的波动都出现于书写的开始阶段,但是波动次数没有显著差异。在书写过程,二者都没有出现断续。 相似文献
529.
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