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3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Ke-Hai Yuan 《Psychometrika》2009,74(2):233-256
When data are not missing at random (NMAR), maximum likelihood (ML) procedure will not generate consistent parameter estimates unless the missing data mechanism is correctly modeled. Understanding NMAR mechanism in a data set would allow one to better use the ML methodology. A survey or questionnaire may contain many items; certain items may be responsible for NMAR values in other items. The paper develops statistical procedures to identify the responsible items. By comparing ML estimates (MLE), statistics are developed to test whether the MLEs are changed when excluding items. The items that cause a significant change of the MLE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NMAR mechanism. Normal distribution is used for obtaining the MLEs; a sandwich-type covariance matrix is used to account for distribution violations. The class of nonnormal distributions within which the procedure is valid is provided. Both saturated and structural models are considered. Effect sizes are also defined and studi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more missing data in a sample does not necessarily imply more significant test statistics due to smaller effect sizes. Knowing the true population means and covariances or the parameter values i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may not make things easier either. The research was supported by NSF grant DMS04-37167, the James McKeen Cattell Fund.  相似文献   
122.
小学儿童情绪认知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琳  桑标  王振 《心理科学》2007,30(3):758-762
本研究采用故事情境法探究小学儿童情绪认知的发展。随机抽取60名小学儿童(2、4、6年级各20名),研究他们对五种不同的情绪状态识别、情绪原因认知、情绪外在行为表现认知以及对情绪后继调节方式的认知发展特点。结果发现:总体而言,情绪认知在小学不同年级有明显发展;基本情绪认知最好,其次是积极自我意识情绪认知和冲突情绪认知,对消极自我意识情绪的认知最差;情绪识别和情绪原因认知明显好于情绪行为认知和情绪调节认知;对情绪表现者的情绪认知明显好于对情绪接受者的情绪认知。  相似文献   
123.
从“情境因素”和“过程因素”两个方面对整合式谈判影响因素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其中“情境因素”是指在正式谈判一开始时就已经存在的因素,主要包括:(1)谈判者的文化价值观,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和沟通的高、低语境;(2)社会动机,研究谈判组的动机构成如何影响谈判过程和结果;(3)情绪因素,研究谈判中的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各自对达成整合式谈判的影响。对“过程因素”的研究考察了谈判沟通的过程,包括谈判过程中各种策略的使用频次、次序和谈判各个阶段的策略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4.
组织学习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协调博弈原理为基础,系统分析了组织学习中微观个体层面和宏观组织层面的学习动力性质和相互关系,尝试提出了刻画宏观组织层面学习动力状态的理论和方法,并据此建立了协调组织学习动力的三维整合模型。  相似文献   
125.
我国中学生职业兴趣的特点与测验编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当前就业压力的增加,社会竞争也愈演愈烈,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基于当代高中毕业生选报大学专业时对自身兴趣特点深入了解的需要,在国内外职业兴趣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高中生职业兴趣的特点,并编制出一套适合当前中国高中生兴趣特点的职业兴趣测验。该测验将职业兴趣分为七种类型:艺术型、事务型、经营型、研究型、自然型、社会型和技术型。测验的信、效度测量指标均达到比较满意的水平。经过初步推广使用,获得了广大使用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126.
国外有关内隐自尊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镇 《心理科学进展》2003,11(5):551-554
作为内隐社会认知领域的一部分,内隐自尊是指人们在对与自我相关或自我分离的客体进行评价时的一种态度表现,而这种态度无法通过内省的方式被识别。根据近几年的研究成果,Greenwald与 Banaji将内隐自尊概括为三种形式:实验控制条件下的内隐自尊,如角色扮演、单纯所有权现象及小群体效应;原生内隐自尊,例如社会交往中的相似-吸引现象、劝说中的认知反应、选择决策的扩散效应、姓名字母偏爱效应;二级内隐自尊,如自我积极性、内隐的合群与排斥及替代性自尊  相似文献   
127.
简云龙  刘源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7):1589-1603
动机连续体是对内部动机、外部动机进行整合的心理学概念,其对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争论提出了不同的假设。从大理论(grand theory)视角出发,对涉及上述两个概念的理论进行梳理,将自我决定理论与其他相关理论进行整合。由此展开对内部动机、外部动机结构的讨论,总结了动机的单维结构、多维结构和复杂结构假设下的理论新进展,分别论述在拮抗效应、累加效应和其他复杂效应等假设下动机对结果变量的影响,并展开不同效应对实践应用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8.
通过3个行为实验考察了社会排斥对青少年自伤的影响。实验1发现,社会排斥和自伤经历能明显增加青少年的自伤时长(假设1);实验2进一步验证假设1,并验证了羞耻感的中介作用(假设2);实验3验证了认知重评对羞耻感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假设3)。结果表明,社会排斥通过诱发羞耻感影响青少年自伤,但采用认知重评的情绪管理策略能够有效阻断羞耻感的中介作用。本研究为青少年自伤的认知干预提供了有力的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29.
Data in social sciences are typically non-normally distributed and characterized by heavy tails. However, most widely used methods in social sciences are still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sample means and sample covariances. While these conventional methods continue to be used to address new substantive issues, conclusions reached can be inaccurate or misleading. Although there is no ‘best method’ in practice, robust methods that consider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data can perform substantially bett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methods. This article gives an overview of robust procedures, emphasizing a few that have been repeatedly shown to work well for models that are widely used in social and behavioural sciences. Real data examples show how to use the robust methods for latent variable models and for moderated mediation analysis when a regression model contains categorical covariates and product terms. Results and logical analyses indicate that robust methods yield more efficient parameter estimates, more reliable model evaluation, more reliable model/data diagnostics, and more trustworthy conclusions when conducting replication studies. R and SAS programs are provided for routine applications of the recommended robust method.  相似文献   
130.
王垒  姚真 《心理学报》1997,30(3):264-270
14个小组的大学生共68人参加两种不同的群体工作,其中7组进行开放式问题的讨论,7组进行封闭式问题的讨论。从工作进程、工作模式和工作特点等方面记录群体工作行为:工作进程各阶段所用时间,发言的针对性,发言的连续性,说明问题的方式和深度,群体的意见分歧与支持行为和表达方式。结果表明:封闭式问题需要更多的时间澄清问题并且更多引用例子来阐述观点;讨论开放式问题多采用归纳推理而封闭式问题多采用演绎推理;无论在哪种问题的讨论中,针对个体的发言都显著多于针对整体的发言,而且人们更多地以非言语的方式而不是口头方式表示赞成。本文对以上结果在电视、电话和计算机辅助会议系统设计中的应用作了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