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采用《大学生脑科学素养问卷》,对天津市1450名大学生脑科学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大学生总体脑科学问卷正确率显著低于60%,其中,脑的功能、脑的组织结构和脑与学方面的得分更低;(2)书籍、网络和电视是大学生获取脑科学知识的重要渠道;(3)大学生对脑科学知识的总体关心程度偏低;(4)大学生脑科学素养水平受成长环境和父母文化程度因素的影响,存在年级和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32.
以631名初中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攻击行为的关系,同时探讨越轨同伴交往的中介作用,以及该作用是否受自我控制的调节。结果发现:(1)消极父母教养方式对越轨同伴交往、攻击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越轨同伴交往在消极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攻击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自我控制可以调节越轨同伴交往对初中生攻击行为的作用,对于低自我控制个体,越轨同伴交往起部分中介作用;对于高自我控制个体,越轨同伴交往的中介效应不显著,消极父母教养方式对攻击行为仅有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233.
共情是个体设身处地地共享并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的心理现象,是道德与利他行为的动机源泉。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蕴含着具有深远理论意义和生动实践意义的共情观。本文将共情的情绪与认知两种成分作为视角,对儒家经典文本中的共情观进行梳理、分析与比较,发现儒家文化中的"恻隐之心"、"一体之仁"、"忠恕之道"、"絜矩之道"等思想观点在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接物待人道德伦理观的同时,在社会交往、理解他人等方面与共情具有相同的心理机制以及心理学原理。基于此发现,未来在继续探究儒家核心观念"仁"等文本与共情的联系与区别的同时,还可以针对儒式文化中的共情观,进一步尝试实证性研究。  相似文献   
234.
Walking direction is an important attribute of biological motion because it carries key information, such as the specific intention of the walker. Although it is known that spatial attention is guided by walking direction, it remains unclear whether this attentional shift is reflexive (i.e., constantly shifts to the walking direction) or not. A richer interpretation of this effect is that attention is guided to seek the information tha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motion. To investigate this issue, we examined how backward-walking biological motion orients attention because the intention of walking backward is usually to avoid something that walking forward would encount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ttention was oriented to the walking-away direction of biological motion instead of the walking-toward direction (Experiment 1), and this effect was not due to the gaze direction of biological motion (Experiment 2).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attentional shift triggered by walking direction is not reflexive, thus providing support for the rich interpretation of these attentional effects.  相似文献   
235.
Mainstream theories of visual perception assume that visual working memory (VWM) is critical for integrating online perceptual information and constructing coherent visual experiences in changing environments. Given the dynamic interaction between online perception and VWM, we propose that how visual information is processed during visual perception can directly determine how the information is going to be selected, consolidated, and maintained in VWM. We demonstrate the validity of this hypothesis by investigating what kinds of perceptual information can be stored as integrated objects in VWM. Three criteria for object-based storage are introduced: (a) automatic selection of task-irrelevant features, (b) synchronous consolidation of multiple features, and (c) stable maintenance of feature conjunc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utputs of parallel perception meet all three criteria, as opposed to the outputs of serial attentive processing, which fail all three criteria.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perception and VWM are not two sequential processes, but are dynamically intertwined; (b) there are dissociated mechanisms in VWM for storing information identified at different stages of perception; and (c) the integrated object representations in VWM originate from the "preattentive" or "proto" objects created by parallel percept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 how visual perception, attention, and VWM can be explained by a unified framework.  相似文献   
236.
为了探讨成年期残疾个体对不同类型社交线索的注意偏向,以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通过两个实验,分别采用情绪Stroop任务和同中选异任务考察了成年期残疾个体对社交反馈言语线索和社交反馈情绪线索的注意偏向。研究发现:(1)残疾人对社交拒绝词的颜色命名显著快于正常人,即残疾人对消极社交反馈言语线索存在注意偏向;(2)残疾人对愤怒面孔的检测显著快于正常人,正常人对快乐面孔的检测显著快于残疾人,即残疾人对消极社交反馈情绪线索更加敏感,而正常人则对积极社交反馈情绪线索更加敏感;(3)残疾人不存在对消极社交反馈情绪线索的注意解脱困难。  相似文献   
237.
神秘主义,从灵学史的角度来考察,是一个世界现象。所以考察俄罗斯神秘主义的流行,就必须放在一个大环境下来思考。俄罗斯神秘主义流行与前苏联的演变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与美苏的争霸及世界格局的变迁也息息相关。本文即是从与前苏联的比较研究中,寻找可以借鉴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238.
科学的无神论者与人创造出来的、反过来控制人的虚幻观念作对,但他从不敌视人,恰恰相反,正因为他热爱人,才敢于用行动坚定地反对反对人的观念。千百年来,人们被自己制造的虚幻枷锁禁锢得太厉害了,有时甚至不忍目睹。人的思维需要更为清新的风;人的行动需要打破枷锁的自由、广阔与光明。事实上,这股"清新的风"已经吹了数千年,但很多人似乎一直视而不见,或者见而不思,或者思而无果。我们愿与正直的人们一起为减少人的迷信与怯弱,增加人的自信、力量与荣光尽绵薄之力。在这个新辟的栏目中,我们将系统地介绍西方文明发展中的无神论思想及其对宗教的关系,以助于我们全面审视西方文化,评析其精华和糟粕。  相似文献   
239.
通过四种复合刺激的属性分离实验,检验刺激不同属性在潜意识知觉中的差异。结果表明,刺激的不同属性在刺激材料潜意识知觉中具有不同的作用。验证了潜意识知觉心理加工的部分优先理论。检验了基于控制迫选任务中比较刺激所建立的复合刺激潜意识知觉属性分离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40.
循证医学在眼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证医学是在Internet蓬勃发展并极大推动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大背景下,将临床流行病学、现代信息学与临床医学相互交叉融合的新兴边缘学科。它的出现使临床医学面临巨大的挑战,已使得行医模式由理论知识加以个人经验为指导的传统经验医学转向现代循证医学。这将是传统医学模式向循证医学模式转变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本世纪临床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