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17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21.
概念转变是认知发展与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但关于小学生对于热概念的转变研究仍处于萌芽阶段。本研究抽取了某小学一、三、六年级学生共104名,采用三种任务情境考察了他们在热概念方面的认识水平。研究发现:一年级学生主要将热看作是一种物质,用物质模型理解热作为一个过程概念具有的速度属性。三年级学生热的物质概念和过程概念的认识并存,能够正确认识过程概念的速度和方向两个重要属性。六年级学生对于热作为一个过程概念所应具有属性的认知较为稳固,但未发生进一步的转变,他们还不能将热作为一个自发过程概念来理解。此研究结果部分  相似文献   
722.
本研究的目的是结合中国社会文化特点,编制适合中国成年人使用的坚韧人格量表。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及参考国外同类问卷等方式编写条目,分别以大学生和普通人群为被试,通过三次施测获得数据,经项目筛选和修改,最终确定坚韧人格量表包含4个维度,共27个项目。对正式量表的心理测量学考察表明,坚韧人格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量表的模型拟合度较好,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内容效度、会聚效度和校标效度。结论,坚韧人格量表具备较好的心理测量学特征,可以作为中国成年人人格坚韧性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723.
以1755名初中一年级青少年为被试考察青少年早期个体攻击和违纪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对受欢迎度的调节作用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1)在青少年早期,身体攻击能正向预测违纪行为,而关系攻击不能。(2)个体的受欢迎度能够调节身体攻击与违纪行为间的关系,具体表现为身体攻击对不受欢迎个体违纪行为的影响比对受欢迎个体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724.
首先,本文在第二节中提出了谎者悖论所包含的一些问题,比如加强的说谎者悖论,Curry悖论,Yablo悖论,偶然的说谎者悖论,以及塔尔斯基的真不可定义性定理。其次,在第三节简单介绍了塔尔斯基的分层理论,并且指出了他方案的一个最大不足之处就是把一个真谓词分成了很多个个真谓词,这和我们的直观很不符合。之后在第四节介绍了我的一个解悖方案,并讨论了它的一些性质,比如可靠性,完全性,以及我的方案和塔尔斯基方案的区别。第五节说明了第二节中提到的一些问题在我的这个方案下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725.
Previous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studies have identified activation in the prefrontal-parietal-sub-cortical circuit during feigned memory impairment when comparing with truthful telling. Here, we used fMRI to determine whether neural activity can differentiate between answering correctly, answering randomly, answering incorrectly, and feigned memory impairment. In this study, 12 healthy subjects underwent block-design fMRI while they performed digit task of forced-choice format under four conditions: answering correctly, answering randomly, answering incorrectly, and simulated feigned memory impairment. There were three main results. First, six areas, including the left prefrontal cortex, the left superior temporal lobe, the right postcentral gyrus, the right superior parietal cortex, the right superior occipital cortex, and the right putamen, were significantly modulated by condition type. Second, for some areas, including the right superior parietal cortex, the right postcentral gyrus, the right superior occipital cortex, and the right putamen, brain activity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feigned memory impairment than answering randomly. Third, for the areas including the left prefrontal cortex and the right putamen, brain activity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feigned memory impairment than answering incorrectly. In contrast, for the left superior temporal lobe, brain activity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answering incorrectly than feigned memory impairment.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neural correlates of feigned memory impairment are distinguishable from answering randomly and answering incorrectly in healthy subjects.  相似文献   
726.
宏观视角进一步分析表明;大型公立医院规模扩张对初级保健服务、宏观财政投入效率、卫生资源配置、办医和求医行为以及未来医院经营风险带来不利影响;提出了要以现代医学目的为指导;树立正确的公立医院发展观、加强财政投入引导、强化医院内涵建设、开展服务整合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27.
The limited capacity of visual working memory (VWM) requires the existence of an efficient information selection mechanism. While it has been shown that under low VWM load, an irrelevant simple feature can be processed, its fate under high load (e.g., six objects) remains unclear. We explored this issue by probing the “irrelevant-change distracting effect,” in which the change of a stored irrelevant feature affects performance. Simple colored shapes were used as stimuli, with color as the target. Using a whole-probe method (presenting six objects in both the memory and test arrays), in Experiment 1 we found that a change to one of the six shapes led to a significant distracting effect. Using a partial-probe method (presenting the probe either at the screen center or at a location selected from the memory array), in Experiment 2 we showed the distracting effect agai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irrelevant simple features can be stored into VWM, regardless of memory load.  相似文献   
728.
解读曼殊五部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曼殊是清末民初萃集革命与刨作于一身的“奇人异僧”。从革命的角度说,他意志坚定,积极投身于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推翻清朝统治和袁世凯帝制尽心竭力;从创作的角度说,他多才多艺,以风格独特的诗歌、小说、散、翻译、绘画树帜坛,赢得生前和身后无数读的击节和赞赏;从身份的角度说,他是个亦僧亦俗、亦侠亦儒的革命和艺家。他曾获得的桂冠大体停留在不大反映本质的“诗僧”、“情僧”、“风流和尚”、“革命和尚”等一类称号上,然而随着这位传奇的历史人物的“真面目”越来越清晰呈现于世,而不再继续充当人们揣测的对象。  相似文献   
729.
姜福斌  王震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12):2825-2845
工作场所中,压力源无处不在;面对压力源,个体会如何反应?压力认知评价理论从认知评价和应对角度为这一问题提供了系统解释。在过去的40年里,该理论已成为阐释个体压力反应的主流框架。然而,由于提出时间较早,该理论没有提供各理论要素间的精确关系,这使得后续实证研究从各自研究问题出发,对该理论的应用五花八门,甚至因曲解理论观点而造成不当应用,不利于对该理论的持续应用和深入发展。在系统回顾理论观点的基础上,重点梳理了125篇以该理论作为核心理论基础的管理心理学实证研究。总体发现:在应用场景方面,压力认知评价理论可以用来解释6种压力源对员工工作态度、行为、身心健康和工作-家庭关系的影响;其应用形式可以从初级评价、次级评价和应对3个方面分别考虑;一些研究在应用该理论时存在误区。未来研究需要优化理论要素的测量方式,进一步拓展该理论的应用场景,同时丰富认知评价过程的影响因素研究。  相似文献   
730.
工作重塑实质上是一种情境性的主动性行为。基于已有研究成果,首先系统归纳工作重塑与社会情境因素之间关系的4种研究视角,即社会情境是工作重塑的目标、社会情境因素是工作重塑的组成部分、社会情境因素影响工作重塑、社会情境因素为工作重塑设立边界条件。此外,梳理并讨论社会情境因素影响工作重塑的内在机制以及社会情境因素与个体特征的交互对于工作重塑的影响、工作重塑在特定情境中的有效性两方面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相关变量的研究现状对嵌入于社会情境的工作重塑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包括探索工作重塑对他人的影响、探索团队工作重塑驱动个体工作重塑的多重路径、探索社会情境影响工作重塑的内在机制、探索社会情境与个体特征的交互如何影响工作重塑,以及探讨基于中国社会情境的工作重塑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