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56篇
  69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生物运动系在运动的生物体身的关键节点安置12~15个光点的运动痕迹形成的动画。研究表明光点生物运动包含了丰富的社会性信息,其社会性信息的识别涉及多个心理活动过程,其中大脑自上而下的知觉调控过程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表象预期在大脑自上而下调控光点生物运动性别信息识别的作用。结果发现:(1)表象预期能够加快男性生物运动的性别识别速度;想象中性形象被试倾向于将性别中立的生物运动识别为中性,而较少为男性或者女性。(2)表象预期条件和无表象预期条件下性别中立的光点生物运动性别类型识别都表现出“男性偏差”现象。(3)反应类型能够影响生物运动的性别识别。本研究有利于揭示大脑自上而下调控光点生物运动性别信息识别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2.
学习判断是元认知判断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对未来回忆成绩的预测。重复学习判断中的低自信效应是一个有趣而反常的现象,指在重复学习测验中,学习判断往往低估了回忆成绩的增加,出现低自信的一种现象。目前,大部分实验证据支持重复学习判断中的低自信效应是普遍存在的,但也有一些实验结果表明该效应是受一定条件限制的。对于这种低自信效应的作用机制,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模型(如,锚定调整假说、记忆偏向消除理论、过去测验记忆的启发式假说等)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文章还指出了此领域现有研究的局限和有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3.
认知闭合需要、框架效应与决策偏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带有模糊性的决策情境中,决策者个人的认知特征会对其判断决策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实验的方法,考察了认知闭合需要和特征框架效应对个体决策偏好的影响。93名工商管理硕士(MBA)参与了实验,研究的结果支持了本研究的3个假设,即认知闭合需要与特征框架效应不仅对被试的决策偏好存在显著的影响,而且二者还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具体来说,研究发现,在模糊情境中:高认知闭合需要的被试偏好于立刻做出决策,而低认知闭合需要的被试偏好于暂缓做出决策;接收到正向框架信息的被试偏好于立刻做出决策,而接收到负向框架信息的被试偏好于暂缓做出决策;认知闭合需要与特征框架对被试的决策偏好还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研究结论为根据个体认知闭合需要的水平来选拔决策者、利用框架效应来影响个体的信息加工方式进而提高决策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4.
准备时间和预先信息对任务切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两个实验采用任务线索范式,考察了准备时间和预先信息对任务切换的影响。实验1的准备时间为可预测,实验2的为不可预测,以考察准备时间的可预测性对任务切换的影响。以被试执行重复任务、切到任务和切离任务的正确反应时为主要指标,结果:(1)在准备时间可预测和不可预测两种条件下,准备时间和预先信息之间存在显著交互作用。在可预测条件中,重复和切到任务的反应时随着准备时间的增加而减少,但切到代价无显著变化,切离任务的反应时不受准备时间的影响,切离代价表现出反准备效应;不可预测条件下,三种任务的反应时都随着准备时间的增加而减少,但是切到和切离代价表现出反准备效应;(2)切离任务的反应时和代价显著高于切到任务的反应时和代价;(3)在这两种条件下,都没有出现切换代价的准备效应  相似文献   
155.
道德领域亦存在框架效应,但有关这类偏差的研究仍然存在不足。研究以600名大学生为对象,以亚洲疾病和工厂风波两类经典情境为实验情境,设置正面和负面两类属性框架,以研究道德判断的框架效应。结果发现,在面临道德判断情境时,在正面框架下被试倾向于选择确定性方案,而在负面框架下被试倾向于选择风险性方案; 在正面框架下被试倾向于评价风险性方案更违背道德,在负面框架下则认为确定性方案更违背道德; 被试对情境中人物选择确定性或风险性方案道德之可谴责性评价与确定性或风险性方案本身之道德违背性评价的判断并不一致:在正面框架下,若情境中人物选择风险性方案,被试认为其行为更应受到谴责; 但在负面框架下,被试对情境中人物选择确定性方案和风险性方案在道德上应受谴责性的评价并无显著差异。研究还发现道德判断框架效应存在性别差异,负面框架下女生更为风险寻求。  相似文献   
156.
近年来, 我国政府对创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强, 创业活动日益活跃, 但失败率却居高不下。如何让创业者在遭遇失败后仍能保持再创业的意向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拟综合采取横向问卷调查、纵向时间对比以及情景模拟实验的方法, 一方面探讨成就目标导向和社会比较在创业失败和创业失败学习之间的有中介的调节作用; 另一方面分析创业失败学习、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失败和再创业意向之间的链式多重中介作用机制, 寻求由创业失败到再创业意向的不同路径, 这种探讨具有理论创新价值。依据实证研究的结论在实践中指导创业者通过上行比较, 锁定学习目标, 激发再创业意向; 通过提高自我怜悯水平, 使创业者摆脱消极情绪的困扰, 激发掌握性学习动机, 确立再创业的意向, 对于创业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社会比较和自我怜悯的干预研究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57.
本文用Garner快速分类法研究了发音人规范化和语境补偿过程与声调知觉的关系。得到的主要结果是:(1)发音人变化对声调识别产生了显著的Gar-ner干扰;声调变化对男女声判别产生了同样的十扰。(2)语境变化对声调识别也产生了显著的Garner干扰。按照Garner方法的假设,这说明发音人规范化和语境变异补偿与声调识别之问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3)虽然发音人和语境同时变化引起的声调识别反应时延长约等于它们单独变化时反应时延长量之和,但正确率下降远大于单独变化时下降量之和。说明发音人和语境变异对声调识别的干扰不是独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增加了声调识别的难度。  相似文献   
158.
习得知识的意识觉知问题一直以来是内隐学习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以加工分离程序来分解击中率和虚报率、以结构知识中意识和无意识测量为视角,采用2(测验方式:SDTT,SKT)×2(学习程度:30试次,60试次)混合设计,试图去分离人工语法学习中习得的意识知识和无意识知识。结果发现:(1)学习程度影响到习得的无意识知识,但还未影响到习得的意识知识;(2)在分离人工语法学习的习得知识上,SDTT的敏感性高于SKT;(3)SKT夸大了元认知中的意识成分。  相似文献   
159.
基于某特大型城市学区658名小学四年级学生及其父母的调查数据,讨论小学生参与数学课外补习的影响因素,特别是家校沟通的作用。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学生数学学业成绩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情况下,母亲的家校沟通行为可以显著预测四年级学生的数学课外补习参与情况,而未发现父亲的家校沟通行为的预测作用,研究结论印证了信息沟通在家庭教育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0.
Currently,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theories of consciousness is Rosenthal's version of higher‐order‐thought (HOT). We argue that the HOT theory allows for two distinct interpretations: a one‐component and a two‐component view. We further argue that the two‐component view is more consistent with his effort to promote HOT as an explanatory theory suitable for application to the empirical sciences. Unfortunately, the two‐component view seems incapable of handling a group of counterexamples that we refer to as cases of radical confabulation. We begin by introducing the HOT theory and by indicating why we believe it is open to distinct interpretations. We then proceed to show that it is incapable of handling cases of radical confabulation. Finally, in the course of considering various possible responses to our position, we show that adoption of a disjunctive strategy, one that would countenance both one‐component and two‐component versions, would fail to provide any empirical or explanatory advant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