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2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44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摘要:以问题性网络游戏使用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基于锚定效应助推国民身心健康的理论前提和态度改变理论视角,通过实验1和实验2分别建立未来取向内部锚和未来取向外部锚,检验未来取向内部锚和外部锚对减少问题性网络游戏使用青少年游戏时间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未来取向内部和外部的助推方式,均能够有效促进问题性网络游戏使用青少年游戏时间的减少,提高了决策效用。  相似文献   
62.
本研究基于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探讨了不合规任务对新员工工作投入的动态影响机制。通过收集分析71名新员工连续5个工作日的追踪数据发现,不合规任务会诱发新员工的不愉快情绪,进而影响其工作投入,工作成长观能够有效缓冲这一负面影响。以上结论拓宽了不合规任务的影响后果,并为如何干预不合规任务给新员工带来的消极影响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63.
社会心理学将阴谋论视作一种意识形态上的信念,并定义为人们将重大的政治或社会事件归因为有权力的群体或个人暗中预谋以达成其目的的解释倾向。社会认知视角为个体这种阴谋论信念的产生提供了三种解释。错觉模式感知导致人们认知上倾向于在不相关的事件之间建立联系;敏感性动因觉察影响人们过度感知并假定事件背后的动因、目的和意图等;投射是将自己愿意参与阴谋的意图归因于事件中的他人。  相似文献   
64.
孔子与周制     
孔子推崇周制,周制的两大基本原则是亲亲和尊尊,而亲亲无疑居于基础地位,故《礼记·大传》说"是故,人道亲亲也".《礼记·大传》和《礼记·丧服小记》也将"亲亲、尊尊、长长、男女之有别"四者称为"人道",而人道乃是孔子所看重的周制的基本精神.作为周代文明灵魂的"德",虽然以天命的形式出现,其内涵其实是人道精神;周礼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65.

Study is recently re-invoked as an alternative educational formation to disrupt the learning trap and trope. This paper calibrates study and learning as two hermeneutic principles and correlates them with seeing, hearing, and observing as three onto-epistemic modes that respectively underpin Greco-Christian, Rabbinic, and ancient Chinese exegetical traditions. Linking study and learning with the hermeneutic issues of language, text, meaning, and reality, my calibration unfolds in four steps. First, I introduce an epistemic aporia encountered in interpreting some Chinese educational “wind” texts, exposing our naturalized reasoning of learning along a representational enclosure. Second, turning to Susan Handelman’s writing, I trace this learning-as-representation enclosure as being conditioned upon the Greco-Christian exegetical mode of seeing, meanwhile correlating study back with the Rabbinic hearing hermeneutic. Third, I move on to explicate an onto-cosmological Yijing observing, proffering a study hermeneutic as a movement of observing, following, and attuning to wendao, literally put, “a crisscrossing pattern that (re-)turns with dao.” Finally, I re-observe and study the crisscrossing Chinese educational “wind” texts, evoking a Chinese “wind-teaching” sensibility so far rarely discerned through representational thinking and learning.

  相似文献   
66.
In this paper, I explore an intriguing view of definable numbers proposed by a Cambridge mathematician Ernest Hobson, and his solution to the paradoxes of definability. Reflecting on König’s paradox and Richard’s paradox, Hobson argues that an unacceptable consequence of the paradoxes of definability is that there are numbers that are inherently incapable of finite definition. Contrast to other interpreters, Hobson analyses the problem of the paradoxes of definability lies in a dichotomy between finitely definable numbers and not finitely definable numbers. To bypass this predicament, Hobson proposes a language dependent analysis of definable numbers, where the diagonal argument is employed as a means to generate more and more definable numbers. This paper examines Hobson’s work in its historical context, and articulates his argument in detail. It concludes with a remark on Hobson’s analysis of definability and Alan Turing’s analysis of computability.  相似文献   
67.
赵玉杰  高扬  周欣悦 《心理学报》2020,52(7):909-920
本文通过两个研究探讨天气状况和空气污染对诚信行为的影响。研究1通过重新分析Cohn, Maréchal, Tannenbaum和Zünd (2019)在全球范围内对诚信行为的研究数据, 发现了天气状况和空气污染对诚信行为的影响; 研究2通过准实验的研究方法, 在3所高校进行了丢钱包的实验并记录当天天气和空气污染状况。两项研究共同表明:(1)在非晴朗的天气下, 人们会做出更多的不诚信行为; (2)空气污染越严重, 人们越有可能出现不诚信的 行为。  相似文献   
68.
从《四库全书》中检索到1700部涉及“自爱”的古籍,形成包含2370条句段的语料库并逐条进行内容分析。结果发现,自爱包含自我珍重、自我接纳与自我约束三个主要指标以及个我自爱、小我自爱与大我自爱三个主要维度。未来研究将依据我国社会文化和历史的脉络,结合新时代人们对自爱的理解,编制相应的测量工具,从而为健全人格养成服务。  相似文献   
69.
与价值观上主张自然原则相应,庄子肯定政治领域应顺物自然,合乎民意。较之儒家的“民本”思想,与顺物自然相联系的“合乎民意”具有不同涵义。儒家所主张的“民本”主要强调治国应奠基于民众之上,其特点在于以民众作为治国的基础和出发点,庄子所理解的“顺应民意”,则首先以不干预民众为指向。从形而上的层面看,政治哲学关乎对道的理解。通过道术与巫术交锋,庄子指出了两者的重要分别在于自然无为和有意而为之:巫术的特点是基于经验性的显现作出推测,属有意而为之;道术则趋向于自然无为。本于天性,构成了为道的特点。巫术与道术之别,体现了“技”与“道”的分野,其中包含着以道的智慧引导治国过程的内在意向。从治国或政治哲学的角度来说,“浑沌”隐喻着庄子所认同的原始秩序,此种秩序以智慧未开、是非之争尚未展开为前提。从人性的角度看,原初秩序与人的自然天性相一致。庄子以天人之辨为政治哲学的内在主线。天人之分体现于不同方面,包括人性规定、行为方式,等等。“浑沌之死”意味着理想存在状态的结束,它表明偏离本然的有为而治,将导致理想存在状态的终结。庄子的相关理解中,同时包含内在的历史限定。  相似文献   
70.
王时槐是江右王学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将善恶视为念能否顺本性而动,对合法性与道德性有清楚的辨析,并注重过恶之辨,意念无明显的邪妄可以视为无恶,但不代表无过。他主张善有本体,而恶无根即无形上的本体,但恶仍有其根源,这就是人的"自离其性"或"甘自弃之"的主观条件,这与康德的根本恶学说可以接榫。王时槐强调改过迁善的根本动力或力量源于自身,他主张人要立志、修治与敦礼,旨在实现心灵转变与在感官方式上的逐渐改良,达到念念归根的状态,从而纠正准则中颠倒的道德动机的顺序,他对静坐的强调则是通过收敛与暂息尘缘,以默识自心,从而达到动静皆能复归本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