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1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38篇
  87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51.
3~6岁儿童二级错误信念认知的发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新故事”对来自两所幼儿园的133名3~6岁儿童的二级错误信念进行了测查,探查了这一阶段儿童二级错误信念认知的发展。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4岁左右的儿童能够掌握二级未知知识,但是儿童对于二级错误信念的理解要晚1~2年,6岁左右是儿童二级错误信念发展的关键期。儿童对于信念问题的错误回答主要是基于一级推理,相当一部分的6岁儿童能够基于二级推理对信念问题做出合理解释。儿童对于二级错误信念认知的发展不是一个全或无的过程,而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652.
消费者满意度测量中的光环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奇斌  赵平  王高  黄劲松 《心理学报》2005,37(4):524-534
以中国铁路客运服务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证实了在消费满意度实际测量中光环效应存在的客观性,并验证了消费者满意度测量中同样存在总体印象和显著维度两种光环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无论上述哪种类型光环效应,其影响都是通过对满意度直接影响较大的维度进行传递;因此,企业在改进消费者满意度时,完全可以利用光环效应,通过改进显著维度来弥补其他维度的不足。  相似文献   
653.
人类空间记忆和空间巡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类如何表征周围环境的空间结构信息,如何利用记忆中的空间表征来指导个体在环境中的空间活动,已成为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地理学以及人工智能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综述了作者负责的实验室及其合作者近年来在视觉空间信息表征、基于运动的空间表征更新,以及认知系统中的不同空间信息处理模块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对以上问题及其内在的认知机制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54.
神经症患者MMPI模式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彩云  赵介城 《心理学报》1991,24(2):97-105
本研究总结了1112例神经症患者MMPI测查结果,探讨了神经症患者MMPI的模式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本症患者除K、Mf-f分外其余量表原始分均显著高于常模。以中国T分60为界,大部分神经症患者都表现在1、2、3、7量表上升高,两点编码模式为12/21、13/31、23/32或27/72型。其基本符合率和完全符合率在70%以上。本文还探讨了神经症各型的编码特点,它与临床表现相符。故作者认为MMPI对神经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评定和描述,可为本症的诊断和心理治疗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655.
为了探讨道德推脱和内疚在共情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间的多重中介作用。研究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道德推脱问卷、内疚感问卷和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对128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道德推脱在共情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间起中介作用;(2)内疚在共情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间起中介作用。结论表明:共情可以直接影响亲社会行为,也可以通过道德推脱和内疚间接影响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656.
智力差异是心理学领域智力研究和个体差异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研究者对智力个体差异的内在机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解释,随着认知领域相应研究的发展,陆续出现了4种研究取向:因素取向、参数取向、策略取向和适应性取向。文章在简要介绍4种取向的内涵、产生的历史背景的基础上,综述了各个取向相关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最新进展。已有研究表明,四种取向在解释个体智力差异本质方面都还存在着一定问题,未来的研究需要努力构建比较全面的智力差异理论;从认知加工和神经机制研究相结合的角度恰当解释智力差异;同时加强对非认知因素的关注  相似文献   
657.
国内外集体主义思想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集体主义是指与人类文明进步思想密切关联的一种文化理念,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中都存在它的发展轨迹,而且中华文化中的集体主义文化传统尤为深厚。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集体主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尽管研究领域各有侧重,研究结果不尽相同,对集体主义也褒贬不一,但中西学者都从不同领域揭示了集体主义作为一种社会资本在全球化条件下有着不可低估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658.
姚昭 《心理科学》2016,39(1):69-76
概念如何被表征是认知科学的热点问题,其中抽象概念如何表征是当前具身认知最具争议性的话题之一。与前期概念隐喻理论(强调意象图式)和知觉符号理论(强调情境内省信息)的观点不同,语义表征具身理论强调情绪经验信息在抽象概念表征和加工中的作用。具体而言,具体概念的表征主要来自感觉运动信息,而抽象概念的表征主要来自情绪经验信息和语言信息。研究证明,抽象概念的高情绪经验信息能够促进词汇的加工,且这一促进作用受词汇情绪效价的调节。未来研究应进一步考虑影响情绪经验信息发挥作用的因素,比如语言信息的丰富性、情绪唤醒或个体的情绪状态等。  相似文献   
659.
群组发展模型(group-based trajectory model,GBTM)是一种用于研究群体异质性的新方法,旨在识别群体内遵循不同发展轨迹的亚组,并描绘亚组成员特征。这一模型为干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群组发展模型不仅可以探讨干预是否引起分组比例变化,也关注干预对个体的发展轨迹的影响,并评估干预对不同轨迹组的效果差异。  相似文献   
660.
我国少数民族心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2000~2005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000~2005年发表在国内期刊关于民族心理研究的182篇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少数民族心理研究论文总体数量较少,以心理学9种期刊为例,不到6年发文总量的1%;研究领域广泛,研究对象几乎包括了所有少数民族;关注群体主要集中于中学生和大学生,研究方法以测量为多,研究思路以少数民族与汉族比较为主,民族、年级和性别成为考察差异的三个纬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研究方法单一,模仿国外研究和运用国外量表的研究较多,具有创新性的研究较少,对理论问题关注不足;研究人员主要分布在西北和西南地区,6年中发文量在3篇以上的作者不足10人,没有形成稳定的研究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