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5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746篇
  262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9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11篇
  1975年   5篇
  1971年   8篇
  1970年   4篇
  1969年   5篇
  195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周静  谢天 《心理科学进展》2019,27(5):914-925
物质主义的经典研究分别从人格、价值观、目标和需要的角度界定和理解物质主义的相关现象。自我概念一直是贯穿物质主义研究的线索, 但直到最近研究者才试图以它为理论基点统摄与整合已有研究。相关研究表明, 物质主义者对自我的评价较低, 表现为低自尊、权变性自尊; 对自我的认识具有不一致性, 表现为自我概念不清晰、外显-内隐自尊分离、以及自我差距(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最近出现的两个综合理论——物质主义的自我逃离理论与物质主义的认同目标追求理论提出, 物质主义是个体将物质拥有作为逃避自我的方式或满足自我认同动机的手段。这两个理论弥补了现有物质主义研究缺乏整合性理论的不足。未来研究可以通过借鉴有关自我概念的理论, 超越单纯的物质主义者自我匮乏的思路, 从而做出更大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72.
赵岩  伍麟 《心理学探新》2019,(4):308-313
道德隐喻已成为道德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具身认知相关理论的兴起,道德隐喻的具身研究逐渐展开。目前,具身道德隐喻的维度主要包括空间、温度、洁净、颜色、明暗、触觉、味觉、嗅觉等。具身道德隐喻的相关理论解释主要包括概念隐喻理论、具身认知理论、知觉符号理论和架构理论。今后的具身道德隐喻应更多的探讨跨文化的差异性,丰富道德隐喻具身维度的内容以及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同时要引入道德隐喻的影响机制分析。  相似文献   
73.
前瞻记忆是指现在对将来某一段时间要做的行为的记忆。采用情绪图片作为诱发材料,研究了在情绪刺激下前瞻记忆任务以及前瞻记忆TAP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情绪效价主效应显著,正性情绪组成绩显著高于中性情绪组和负性情绪组; 前瞻记忆TAP效应在正性情绪和中性情绪下显著,负性情绪下部分显著; 在不同情绪效价影响下,语义—语义组、语义—知觉组、知觉—知觉组以及知觉—语义组的前瞻记忆成绩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4.
为考察安全感和社会比较倾向在羞怯与攻击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采用大学生羞怯量表、社会比较倾向量表、安全感量表和攻击问卷对543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1)羞怯、攻击和社会比较倾向三者之间呈显著两两正相关,且三者分别与安全感呈显著负相关;(2)羞怯对攻击的直接效应显著;(3)安全感和社会比较倾向在羞怯与攻击关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5.
激励理论及其综合模型的新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激励是组织行为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概述了传统的激励理论、满意感理论在近年的研究新成果和新动向,并对激励理论的三大综合模型(聚合模型、新范式模型和混合模型)作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未来激励研究的四个方向。  相似文献   
76.
汉语阅读困难儿童认知特征研究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41  
为了解汉语阅读困难者的认知特征,本研究从967名5年级11-13岁学生中抽取了118名被试,将他们分成困难组(包括截点组和低成就组)和对照组,并将其在词语理解等8个认知变量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图形记忆与加工能力及对词语和一般信息理解能力的缺损是汉语阅读困难者主要的认知特征。研究还表明,一般信息理解能力发展水平是区分一般阅读落后和特殊阅读落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77.
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在中医现代化研究中的冲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因中医学的核心概念未能获得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实证,所以有人提出科学主义应当从中医学研究中退出,取而代之的应当是人文主义。  相似文献   
78.
For bulk piezoelectric ceramics plates, the fundamental thickness-stretch (TSt) waves are always coupled to the in-plane extension waves and the symmetric thickness-shear waves. The occurrence of these spurious modes in bulk piezoelectric ceramics plates is undesirable as it may interfere with the operation of transducers. 1–3 piezoelectric composites are promising candidates to suppress the spurious modes mentioned above. However, theoretical modelling of multiphase ceramic composite objects is very complex. In this study, a simple analytical TSt vibration model is constructed from three-dimensional equations of linear piezoelectricity. The mechanical damping is considered in the model by introducing a complex elastic constant. The performance of 1–3 piezoelectric composites is analysed and the electrical impedance results from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 a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excellent agreement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electrical impedance and that obtained by the theoretical TSt vibration analysis. This indicates that 1–3 piezoelectric composites can be operated in a nearly pure TSt vibration mode near the fundamental resonance. The analytical model we present is valid for analysing 1–3 piezoelectric composites plates with large aspect ratios quickly and efficiently.  相似文献   
79.
To enhance the predictive validity of self-report personality measures, 2 distinct ways of increasing specificity of personality measures have been proposed in the literature—contextual specificity (i.e., providing a contextual referent) and content specificity (i.e., focusing on more specific constructs such as the Big Five facets). This study extends this line of research by examining whether there is an optimal way to configure, align, or integrate contextual and content specificity using measures of conscientiousness to predict college student success. A sample of 478 undergraduate students completed 4 measures of conscientiousness that varied in the level of content and contextual specificity. These forms of specificity were crossed to yield 4 distinct measures of conscientiousness. We then evaluated and compared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and the incremental importance of these different measures in the prediction of academic success. Superior predictive validity was found for both contextualized and facet measures of conscientiousness compared to a measure of global conscientiousness in predicting grade-point average and a broader behavioral criterion of student performance. When contextual and content specificity approaches were compared and combined, we observed the strongest predictive validity when the level of specificity is appropriately matched between predictor and criterion.  相似文献   
80.
合理预期和想象未来事件或场景, 有利于个体做出适应性反应, 促进生存与发展。近年来, 研究者对想象未来的认知加工成分和神经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 提出了想象未来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我们首先概述了想象未来实验常用的思维采样范式和词语-线索范式, 接着介绍了想象未来的自我参照加工、心理场景构建等认知加工成分。此外, 特别介绍了想象未来的默认网络模型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大尺度脑网络, 并进一步提出了想象未来的脑网络研究框架。未来的研究可从想象未来的动态脑网络、复杂脑网络以及与疾病的关系等角度入手, 深入探究想象未来的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