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0篇
  免费   261篇
  国内免费   71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295篇
  2006年   278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The present research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ational mobility (RM)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revealed its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among the Chinese. Study 1 demonstrated that RM positively predicte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Study 2, imagined ecology with high RM led to higher expected subjective well‐being relative to that observed in low RM. In Study 3, a correlational stud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mastery medi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M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This result was replicated by an experiment in Study 4. These findings highlight a socioecological perspective in understanding people’s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shed light on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mobilit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相似文献   
972.
Zhang  Junguo 《Human Studies》2021,44(1):121-138
Human Studies - The discussion of the debate on the two approaches to Husserl’s phenomenology and of the debate between David Carr and Dan Zahavi on the paradox of subjectivity signify a...  相似文献   
973.
Journal of Religion and Health - This longitudinal study assesses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of religious service attendance from mean age 14 to mean age 43 and nicotine...  相似文献   
974.
Social scientists have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the lack of diversity in survey research on American religion, resulting in a dearth of data on religion and spirituality (R/S) in understudied racial and ethnic groups. At the same time,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have increasingly diversified their racial and ethnic representation, but have collected few R/S measures to date.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American Indian and South Asian women (in addition to Blacks, Hispanic/Latinas, and white women), this study introduces a new effort among religion and epidemiology researchers, the Study on Stress, Spirituality, and Health. This multicohort study provides some of the first estimates of R/S beliefs and practices among American Indians and U.S. South Asians, and offers new insight into salient beliefs and practices of diverse racial/ethnic and religious communities.  相似文献   
975.
采用圈代词启动法及空间参照框架判断任务,探究自我构念启动能否改变被试对空间参照框架判断的认知加工过程。结果发现:(1)客体中心参照框架判断的整体正确率大于自我中心参照框架判断;(2)仅在独立型自我构念启动的一致条件下,被试的自我中心参照框架判断正确率高于客体中心参照框架的判断正确率;(3)独立型自我构念使男性更少受到自我中心干扰。结果表明,独立型自我构念启动可能对自我中心参照框架判断具有促进效应,但互倚型自我构念启动不能促进客体中心参照框架判断。  相似文献   
976.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信念的心理结构尚不清晰,亦缺乏有效的测量工具。研究一和研究二分别采用词汇自由联想和质性研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信念进行结构探索。研究三编制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信念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结果显示,人类命运共同体信念包含四个因子,分别为和平共处、休戚与共、合作互助和可持续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信念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可用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信念的测量。  相似文献   
977.
智能平衡评估系统是美国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教育评估系统之一。该系统的三大部分——总结性评估系统、中期评估系统和数字图书馆构成一个畅通的教学、反馈、助教与助学的教育循环系统。我国可借鉴智能平衡评估系统的思想和所采用的技术,将相对独立的教育督导、教育研究、考试命题、学校等事业机构在功能上联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教育链,建构日常教学评估系统,从而提高国内教育的效益,减轻教与学的负担。  相似文献   
978.
张俭侠 《法音》2021,(3):66-69
藏传佛教金刚铃,可将它归为法器与乐器两种:一般作为供奉物,或任何造像的相关器物时会尊崇为法器;实际演奏时又归为乐器。金刚铃在藏传佛教寺院仪轨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但很少被人们关注。本文依据宗教学、音乐学、图像学等研究方法,对藏传佛教法器(乐器)中具有代表性的法器金刚铃的词释义、法相、历时(纵向)性和共时(横向)性,金刚铃中佛学内涵以及诵经仪轨中的运用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979.
在含糊性问题研究领域,多值语义解释和超赋值语义解释是两个经典的研究进路。相较多值语义中的经典三值解释和基于概率赋值的模糊逻辑解释,范启德(1975)给出的超赋值语义由于引入了基于可能世界语义的可精确化结构,具有更强的表达力,能够弥补三值和模糊逻辑处理的很多不足。距离超赋值语义发表40余年后,秋叶研(2017)给出了同样满足可精确化结构条件的一个布尔多值解释。由于超赋值语义一直被当作典型的内涵语义处理方式,而在含糊性问题研究领域,布尔多值方法却在大多数时候被认为是模糊逻辑这个基于概率处理的典型的外延语义的复杂版本,内涵语义与外延语义的殊途同归,非常值得仔细思考和探究。本文将结合含糊性问题研究领域的多值语义解释和超赋值语义解释的演进过程,以内涵语义和外延语义的区分为切入点,最终指出,(当下主流定义下的)内涵语义与外延语义的界限是模糊的,而在原有界定基础上,对内涵语义增加“内涵语义要可以表达非线序的偏序结构”这一限制,能够进一步对内涵语义和外延语义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980.
这篇文章探讨实践推理中目标推理的问题,试图发现一个理性主体从信念和愿望形成目标的基本逻辑标准。文中的分析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展开,从只包含信念和愿望的基础模型开始,到增加了数值和排序方式表示愿望偏好的混合拓展模型结束,都给出了相应的目标形成标准,并构造出了形式化的目标形成理论。最后,我们探讨了不同模型形成的目标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了混合拓展模型中目标的存在性等基本定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