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56篇 |
免费 | 862篇 |
国内免费 | 284篇 |
专业分类
480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75篇 |
2023年 | 64篇 |
2022年 | 77篇 |
2021年 | 119篇 |
2020年 | 161篇 |
2019年 | 116篇 |
2018年 | 129篇 |
2017年 | 155篇 |
2016年 | 105篇 |
2015年 | 111篇 |
2014年 | 117篇 |
2013年 | 290篇 |
2012年 | 234篇 |
2011年 | 290篇 |
2010年 | 262篇 |
2009年 | 257篇 |
2008年 | 283篇 |
2007年 | 365篇 |
2006年 | 345篇 |
2005年 | 311篇 |
2004年 | 194篇 |
2003年 | 143篇 |
2002年 | 95篇 |
2001年 | 69篇 |
2000年 | 53篇 |
1999年 | 72篇 |
1998年 | 36篇 |
1997年 | 36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35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4篇 |
1976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成人和小学生在速示条件下再认汉字和双字词,结果表明,成人和小学生再认不同结构类型的汉字有共同的规律:结构上属于两边对称的字较易再认,半包围型的字较难再认。成人和小学生在再认过程中抽取汉字的特征也有共同之点:对左右结构型的字往往抽取字的右下角的笔划,对半包围型的字则往往抽取字的左上角的笔划。不同再认的方式(读出和指认)对再认的成绩有明显的差别。在指认条件下由于有视觉反馈,再认成绩大为提高。本实验的结果对识字教学和机器自动识到汉字装置的设计,可能有某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2.
63.
64.
昼寝,最早出自于《论语》的“宰予昼寝”,谓当昼而寐,即意为日间小憩。中医学非常肯定睡眠的作用, 昼寝的传统中医理论包括阴阳睡眠学说、营卫睡眠学说和神主睡眠学说。结合目前的研究证据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概述了昼寝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昼寝在心理层面能改善主观的困倦和疲劳程度,还能改善认知能力和记忆能力,提高注意力、警觉性。在生理层面,昼寝与否及昼寝时长与一些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患病风险密切相关。研究发现昼寝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存在两面性,应根据身体状态、作息习惯等因人制宜。
相似文献65.
66.
本文旨在探讨在视、听觉与味、嗅觉这些不同感觉的记忆活动中海马的作用。发现电刺激海马显著地阻抑了兔以声音为条件信号的条件性防御反应的建立,但对以气味为条件信号的条件性防御反应的建立则无明显的影响;电损毁海马对大鼠建立以灯光为条件信号的条件性防御反应有明显的障碍作用,可是对建立以甜味为条件信号的条件性味觉厌恶反应却无明显的影响;还有,电损毁海马对大鼠上述的两种条件反应的保持均无明显的影响。这表明海马在不同感觉的记忆活动中其作用是不同的。对味、嗅觉的记忆海马的参与是不重要的,而在视、听觉记忆形成的早期阶段,海马却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此进行了讨论,并从系统发生及个体发育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存在上述差异是可以理解的。 相似文献
67.
YU Hong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2010,5(3):396-413
By means of a theoretical analysi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henomenology of the body, this essay tries to explain the views of Taizhou School on the body so as to apprehend the essence of Confucian thought, which is a philosophy that seeks to “establish oneself” and “cultivate oneself” rather than a “philosophy of consciousness.” 相似文献
68.
采用实验室实验和情境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我国3~5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发展的特点及中澳幼儿自我延迟满足的跨文化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 3~5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平均延迟时间随年龄增长而延长;3岁幼儿使用延迟策略少,4岁幼儿主要使用寻求策略,5岁幼儿主要使用寻求策略和自我分心、问题解决策略,自我言语控制策略在整个幼儿期始终不具有显著优势性。(2) 澳大利亚幼儿自我延迟满足发展水平高于我国同龄幼儿;在延迟策略选择上中澳幼儿既具有差异性,又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文化价值观通过教育影响着幼儿自我延迟满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69.
以英汉配对词为实验材料探讨了呈现方式、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对FOK判断(Feeling of Knowing)的影响,被试是144名大学生。实验结果表明:(1)呈现方式、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均显著影响FOK判断等级的高低和判断的准确性;(2)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在影响FDK判断方面有显著的交互作用,成就动机对FDK判断的作用受自我效能感影响;(3)被试的回忆成绩、再认成绩和FDK判断准确性之间均有显著的正相关,表明客体记忆与无记忆之间有较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70.
通过对北京城八区11所中学的730个有效样本的研究分析,作者发现,北京青少年对广告的总体态度比较消极, 40.2%的青少年表示不喜欢广告, 27.9%中立,只有31.9%喜欢广告;此外,61.6%的青少年表示不信赖广告,24%中立,仅14.5%的青少年表示信赖广告。在对广告信念的因子分析中,青少年对广告“决策信息”功能表示基本肯定;对广告的“娱乐”、“购买体验”和“个人伤害”结果表示基本否定。此外,人口统计变量与广告总体态度以及各个因子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要改变青少年对广告的消极态度,企业营销者需要从产品质量、广告表现形式、广告诉求内容等多个方面加以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