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从类别学习和分类运用(包括非人类对象分类和社会分类)两个方面阐述了分类的神经机制。类别学习主要与新皮层、内侧颞叶、基底神经节、中脑多巴胺能系统有关, 不同类别的学习会激活这些神经系统间不同的连接。对非人类对象分类时, 不同类型、级别、熟悉度及相似度类别分类的神经机制不同, 分类对象的清晰度、类别不确定性会影响分类的神经机制, 在分类进程的不同时段会出现对应的ERP指标。社会分类时个体先注意到外群体再加工内群体, 且对内群体的加工更深, P200和N200是对内、外群体区分的特异性波, 内外群体分类时, 内群体激活梭状回和扣带回后部, 外群体激活杏仁核。文章最后比较了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分类神经机制的异同, 并指出社会分类和非人类对象分类神经机制的整合以及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分类神经机制的比较是今后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2.
采用亲子沟通量表、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量表和牛津幸福感问卷对广西四所农村中小学的1164名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农村青少年的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幸福感在不同性别、年级和SES上没有显著差异,但亲子沟通存在年级和性别交互作用差异,即五年级和初一女生与父亲的沟通质量显著高于初二女生,对男生而言则此差异不显著;(2)农村青少年的父子沟通、母子沟通与自主、胜任和关系三大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及其幸福感均呈显著正相关;(3)亲子沟通不仅对农村青少年幸福感有直接预测作用,而且还会通过自主、胜任和关系三种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中介对农村青少年幸福感产生间接作用,其中关系需要满足的中介效应最大。  相似文献   
33.
研究通过系列实验探讨了面孔适应不仅仅发生在形状选择性上, 也能发生在任务相关的特征上有内在关联的两个不同类别的物体间。实验1以带有明显性别倾向的物品图片作为适应刺激, 让被试对男女之间morphing程度不同的图片面孔进行性别辨别, 考察了不同适应刺激呈现时间的类别间面孔适应。结果表明适应刺激呈现时间大于50 ms时均存在类别间面孔适应效应。实验2评估了“性别”这一特征以及适应刺激形式在类别间面孔适应中所起的作用, 结果发现带有性别倾向的物品图片、相应的物品名称和性别文字(“男性”、“女性”) 3种适应刺激类型均能产生类别间适应。实验3通过操纵适应刺激上的注意负荷(高负荷、低负荷和无负荷), 探究了注意对类别间面孔适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注意负荷的增加, 类别间面孔适应效应减小。3个实验报告了一个新异的类别间适应后效, 证明了适应也能发生于在任务相关特征上有内在关联的两个不同类别的物体间。  相似文献   
34.
语言偏向是指因交流目标所属社会范畴不同而造成的语言使用差异。目前对语言偏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群际偏向(LIB)、语言期望偏向(LEB)以及否定偏向(NB)。对语言偏向的理论解释主要包括动机机制和认知机制。语言偏向受到沟通者的认知与刻板印象、情绪、人格特质、群体认同、沟通目标、沟通情境等因素的影响。拓展语言偏向的心理机制、类型与应用研究、创新研究方法以及开展汉语本土化研究是语言偏向研究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35.
人们完成各种空间任务时都表现出了显著的个体差异, 空间认知风格可以帮助解释这种差异。空间认知风格分为三种类型:界标型--只能表征显著的视觉特征, 不能表征相关空间信息, 空间能力最低; 路线型--可以表征显著的视觉特征和继时性的空间信息; 整体型--能够表征显著的视觉特征、继时性和同时性的空间信息, 空间能力最高, 且男性和低焦虑感水平的个体更多的属于该类型。根据空间认知风格, 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习者, 将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空间能力。  相似文献   
36.
观察空间工作记忆过程中海马CA1区神经元群的放电特征。应用多通道神经元集群放电记录技术, 同步观察和记录清醒大鼠在执行延迟选择任务时的行为轨迹以及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放电活动。发现:海马CA1区位置细胞的位置野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可消退; 部分位置细胞的放电对未来目标定向性行为具有预测作用; 在空间工作记忆过程中, 神经元放电之间的相关性加强, 神经元之间以及神经元与局部场电位之间存在相位编码方式。结果提示海马CA1区神经元参与对空间信息的初级编码和加工, 并为未来行为决策提供有效信息, 而且海马对信息的加工是通过局部神经网络进行, 时间编码可能是海马信息加工的重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37.
社会分类是个体基于共享相似性将人群分为不同类别的一种主观心理过程, 具有自动化,灵活性和潜在模糊性等特性.社会分类的维度既包括性别,年龄和种族等自然线索, 也包括语言,职业和社会身份等重要社会线索.在社会分类过程中, 不同维度往往具有相对重要性, 表现为优势维度效应; 不同维度相互之间也会发生作用, 产生交叉分类效应, 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对这种交叉分类效应进行了解释.未来研究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和技术从分类主体,分类目标,分类情境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等多角度探讨社会分类的心理加工机制, 构建更具整合性的社会分类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38.
本研究考察了情境线索对社会目标不同内容维度之间的推断的影响。研究一发现,缺乏情境线索时,两个基本维度热情和能力之间呈一种正向推断。研究二发现,当情境线索明确指向高能力时,高热情描述会导致低能力推断,同时也引发了消极的行为倾向。研究三进一步考察了热情的两个子维度社交性和道德性之间的推断,结果发现描述社交性职业的社交性信息或者描述道德性职业的道德性信息时,对目标对象的整体评价和行为意愿都更为积极。本研究表明,情境的预期性线索为社会认知内容的推断提供了基本的认知框架,当信息呈现与情境预期相匹配时,更容易产生积极推断。  相似文献   
39.
社会分类(分类)是群体认知和印象评价的依据, 交叉分类作为一种认知过程, 是指在知觉或评价他人时, 同时在两个或多个类别维度上进行社会分类, 形成在多个类别维度上内外群体身份的交叉。研究发现交叉分类既可以降低刻板印象, 也可以增强刻板印象。对此, 类别化视角的解释强调群体身份的作用, 而个体化视角的解释强调多重类别背景下去类别化的作用。现有的研究在如何理解并考察这一影响的不同方向上仍存在分歧, 同时, 也未能认识到刻板印象对于个体认知与认同的意义, 存在明显不足。今后的研究应重点探讨类别化视角的动机与认知过程, 个体化视角的优势类别与加工方式, 以及以自我归类为基础的整合。  相似文献   
40.
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佐斌  谭亚莉 《应用心理学》2002,8(4):24-27,46
本研究使用学业自我效能量表和学习动机量表对初中生进行测量 ,并对测量结果与学业成绩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 :学生学业自我效能、学习动机和性别是学业成绩的良好预测变量源 ,其中以学业自我效能的效应最为明显 ;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之间并非单纯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