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6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常欣  王沛 《心理科学进展》2015,23(2):225-233
针对晚期二语者句法加工能力的发展普遍存在困难这一现象, 近年来采用以ERP为核心技术的脑认知研究发现, 二语者的二语熟练度、一语和二语间具体的句法结构的相似程度、以及以工作记忆为核心的个体认知能力等因素起着各自独立而又相互影响的调节作用, 并且形成了浅层结构理论所主张的晚期二语者的句法加工与母语者有着本质差别的“定性说”与统一竞争模型所主张的晚期二语者和母语者在句法加工上没有本质差别的“量变说”两种理论分野, 二者的分歧集中表现为晚期二语者能否最终形成类母语水平的二语句法加工模式。为此, 需要开展以三个因素如何交互作用为主体的跨语言(二语与一语性质的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32.
张佩  夏勉 《心理科学进展》2015,23(6):1009-1020
服药依从性是影响抑郁症患者疗效和复发的重要因素, 然而很多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较低。与服药依从性有关的概念有服从性、依从性和遵从性。抑郁症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包括疾病与治疗因素、医生相关因素、患者相关因素及文化与环境因素四个方面, 主要从医生和患者两方面进行干预。其评定方法包括主观和客观两种。介绍了研究趋势, 未来应发展服药依从性测量工具, 加强本土化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研究, 加强共病对抑郁症服药依从性影响的研究, 制定个别化的干预措施, 并加强心理学在抑郁症服药依从性领域的交叉研究。  相似文献   
33.
陶爱华  刘雍鹤  王沛 《心理学报》2018,50(2):235-242
通过两个计算机情景模拟实验, 分别采用“保证游戏”与“最后通牒博弈”范式, 考察了人际冲突中失望的个体对于威胁评价与冲突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冲突类型对人际冲突中失望个人效应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失望个体相比无情绪个体的威胁评价更高, 冲突行为更多。(2)冲突类型影响处于失望状态的个体的威胁评价, 即价值观冲突中失望个体的威胁评价要高于利益冲突中失望个体的威胁评价; 但是冲突类型并不影响失望个体的冲突行为。  相似文献   
34.
任务无关积极情绪与时间限制对大学生风险决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沛  康琳 《心理学探新》2008,28(1):55-58
利用日常生活决策任务,探讨了任务无关积极情绪和预支情绪与时间限制对风险决策的交互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强调损失可能且意义重大的职业决策,积极情绪使个体表现出风险回避倾向,而时间限制通过影响个体的决策策略增强情绪状态对决策的影响作用.在无重大意义无损失可能的决策情境中,时间限制能降低个体的冒险倾向,而积极情绪通过促使个体夸大时间限制造成的压力,增强时间限制对风险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
王沛  关文军 《心理科学》2008,31(6):1385-1388
以手机广告为例,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受众需求状况、名人代言、广告词和产品成熟度对广告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名人效应和品牌效应显著;需求状况、产品类型以及代言人类型问的交互作用显著.不同类型广告词的使用对广告效果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6.
王沛  汲慧丽 《应用心理学》2008,14(2):149-154,172
以城市居民用水两难情景为实验任务,探讨了处罚(罚款)对城市居民个人用水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只是对违规的个体进行处罚的方式,个体一群体其他成员处罚的方式更能约束人们的不良行为发生相对于现行水价标准,5.4元的超水高额处罚标准很可能是人们的一个心理接受节点,高于该金额的水费处罚标准人们可能将难以接受。  相似文献   
37.
句子理解的心理机制研究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欣  王沛 《心理科学》2006,29(4):1010-1012
在回顾传统的反应时范式下的句子理解的研究发现及其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各种研究范式的优劣,进一步阐述了ERP研究范式下的新发现与新的理论分歧,检讨了ERP研究范式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8.
儿童语言获得之认知发展机制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沛  蔡李平 《心理科学》2006,29(5):1250-1253
儿童母语的习得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即概念信息,由此儿童可以对经验过的对象、关系和事件做出区分并加以归类。这为以后儿童语言的获得奠定了基础。因此,儿童首先建立的是对事物的概念性表征,然后再以语言的形式表达之,即获得了语言性表征。但是,当儿童获得了语言表征之后,原先的概念表征还是继续发挥着它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9.
This work analyzes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differences in the performance of men and women in dynamic spatial tasks such as the Spatial Orientation Dynamic Test-Revised (SODT-R; Santacreu & Rubio, 1998), obtained in previous works, are due to cognitive style (Reflexivity-Impulsivity) or to the speed-accuracy tradeoff (SATO) that the participants implement. If these differences are due to cognitive style, they would be independent of intelligence, whereas if they are due to SATO, they may be associated with intelligence. In this work, 1652 participants, 984 men and 668 women, ages between 18 and 55 years, were assessed. In addition to the SODT-R, the "Test de Razonamiento Analitico, Secuencial e Inductivo" (TRASI [Analytical, Sequential, and Inductive Reasoning Test]; Rubio & Santacreu, 2003) was administered as a measure of general intelligence. Impulsivity scores (Zi) of Salkind and Wright (1977) were used to analyze reflexivity-impulsivity and SATO. The results obtained indicate that (a) four performance groups can be identified: Fast-accurate, Slow-inaccurate, Impulsive, and Reflexive. The first two groups solve the task as a function of a competence variable and the last two as a function of a personality variable; (b) performance differences should be attributed to SATO; (c) SATO differs depending on sex and intelligence level.  相似文献   
40.
社会认同理论视野下的社会认同威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沛  刘峰 《心理科学进展》2007,15(5):822-827
社会认同威胁是指,在社会比较的情况下,由于群体地位的差异,某一群体的个体在认知、情感上,对自我、所属群体身份的不承认,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疏离感和剥夺感、自卑感。社会认同威胁的结果包括3类:脱离群体、改变群体的状态、接受消极的社会认同结果。外显“社会威胁”的测量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测量“社会威胁”的内隐方法则以心脏血压和平均动脉血压作为测量指标。社会认同威胁的实验研究将群体分化为内群体和外群体,操纵群体地位的差异,通过模拟社会游戏来了解群体的社会认同威胁及其生理反应。未来的研究将重点关注下述问题:对社会认同威胁概念的建构、跨文化研究及其内隐过程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