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2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具身道德是指身体及其活动方式与道德心理和行为的相互作用。迄今为止, 具身道德研究主要采用道德Stroop范式、内隐联想测验范式、情境操纵范式和心境诱发范式。具身道德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身体解剖学结构、知觉经验及身体与环境的嵌入作用与道德心理及行为的相互作用, 且在广泛的知觉经验内容中包涵了身体厌恶与道德的关系、自我洁净-道德纯洁隐喻、道德-明度隐喻、道德-颜色隐喻、道德的空间维度与时间维度等多个内容。未来的研究需从研究内容的丰富性与全面性、隐喻效应的文化差异与一致性效应、研究方法技术的科学性与多样性等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2.
祝春兰  刘伟  马亮  张利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12):1875-1881
轻度阿尔茨海默症往往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前瞻记忆衰退。已有研究以轻度阿尔茨海默症与前瞻记忆衰退的关联程度为主线, 对比了这一关联与“其他认知缺陷疾病-前瞻记忆衰退”、“轻度阿尔茨海默症-回溯记忆衰退”以及“轻度阿尔茨海默症-遗传表达”这三种关联的类似程度。此外, 也有研究涉及到了如何促进轻度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前瞻记忆。将来的研究应引入病情程度、前瞻记忆任务类型等变量, 深入探讨轻度阿尔茨海默症与前瞻记忆衰退的关联, 并使用ERP、fMRI等神经生理技术确定轻度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前瞻记忆衰退的机制。  相似文献   
83.
陈永香  朱莉琪 《心理学报》2014,46(7):912-921
在英语等语言中, 动词习得被认为比名词习得更困难, 而汉语儿童在3岁以前却习得了大量动词, 仅表现出微弱的“名词优势”。Ma, Golinkoff, Hirsh-Pasek, McDonough和Tardif (2009)发现, 早期习得的汉语动词比英语动词具有更高的可表象性, 且可表象性可部分解释两种语言中动词习得年龄的变异。但是, 目前尚未有研究揭示汉语动词为何具有较高的可表象性。本研究假设, 早期动词与身体部位具有强烈的联结关系, 从而导致汉语动词具有较高的可表象性。研究1通过成人词汇联想任务, 考察了汉语儿童早期习得的169个行为动词与身体区域的联结关系。研究2请成人评定了这些动词的可表象性, 进一步考察动词-身体部位联结、可表象性和习得年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验证了我们的假设。研究发现:1)汉语儿童早期习得的大部分动词都与特定身体区域有联结关系; 2)汉语儿童先习得关于手部区域(包括手和手臂)的动词, 其次是关于口部、腿部以及其他身体区域的动词; 3)动词联结的身体区域数可解释可表象性12%的变异; 4)动词-身体部位联结关系以可表象性为部分中介作用, 影响早期动词的习得年龄。研究结果表明, 汉语儿童早期习得动词与身体区域有较一致的联结关系, 且联结强度通过提高动词的可表象性而影响习得年龄。该结果对解释为何汉语儿童早期习得大量动词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4.
采用事件影响量表、创伤后成长问卷、社会支持问卷、应对方式问卷等对汶川地震1年后极重灾区的106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考察前灾难因子、灾难当下因子和后灾难因子等对教师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创伤后成长(PTG)的影响。结果发现:(1)灾后中小学教师的PTSD处于中低水平、PTG处于中上水平,其中女教师的PTSD和PTG水平高于男教师,班主任教师PTSD水平高于非班主任教师,有过被困经历的教师PTSD水平高于没有被困经历的教师,有亲朋或学生受伤的教师其PTSD和PTG水平均高于无亲朋或学生受伤的教师;(2)社会支持对PTSD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社会支持中的信息支持可以促进PTG,而情感支持和实质性支持对PTG没有显著的影响;(3)逃避的应对方式能显著地正向预测PTSD,问题解决的应对方式能显著正向地预测PTG,而寻求帮助的应对方式对PTSD和PTG都不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组织氛围是员工对组织环境的主观知觉。文章在回顾组织氛围研究起源、总结归纳组织氛围定义的基础上, 给出了组织氛围的新定义。组织氛围有个体、团队和组织三个分析水平, 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测量方法。组织氛围与组织文化既存在区别又密不可分。组织氛围的形成机制及可能的影响因素常用社会信息加工、社会交互作用、吸引选择磨合、涌现和意义建构等理论来解释。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加强对组织氛围概念、研究方法、影响因素等方面的深入探讨, 拓展组织氛围的跨文化及其差异研究。  相似文献   
86.
科学发明创造中, 人们往往对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 但在看到某一启发性事物(原型)时, 突然产生顿悟, 继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本研究以科学发明创造问题为实验材料, 采取“先呈现问题、后呈现原型”和“先呈现原型、后呈现问题”两种范式, 探讨问题解决中顿悟的原型位置效应, 并采用fMRI技术记录大脑的BOLD信号变化。结果发现:行为结果上, “问题在先”条件下正确率显著高于“原型在先”条件; 大脑激活结果上, 问题先导条件下的原型启发的大脑机制主要表现为左侧颞中回(left middle temporal gyrus)和左侧额中回(left middle frontal gyrus)的显著激活, “原型在先”条件下, 主要激活左侧扣带回(left cingulate gyrus)、左侧中央前回(left middle frontal gyrus)。  相似文献   
87.
不当督导与绩效行为的关系是组织行为学领域一个新的研究热点问题。本研究拟以情绪事件理论、替代侵犯理论、归因理论为指导, 采用问卷调查、投射测验、情景模拟等多种研究方法, 分析愤怒、羞愧、职场中的他人行为及自我归因在不当督导和绩效行为之间的作用, 揭示其非线性的作用机制, 丰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本研究借鉴情绪调节理论及方法, 寻求有效的不当督导干预策略, 以期指导员工走出不当督导-消极情绪-不良绩效行为恶性循环的泥沼, 同时也检验本研究关于不当督导和绩效行为理论模型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88.
基于Frankl(1963)的意义疗法理论观点和Steger等(2006)提出的人生意义双维构念, 考察人生意义对大学新生抑郁的影响机制, 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交互效应和中介效应。采用问卷法调查了某东部省会城市1所理工科大学、1所综合性大学的435名新生, 结果表明:(1)大学新生的意义体验与无聊倾向、抑郁负相关, 与希望正相关;意义寻求与意义体验、抑郁的相关均不显著;(2)意义体验和意义寻求对抑郁具有交互效应, 对意义寻求较低的个体, 意义体验的保护作用更强;(3)意义体验通过无聊倾向和希望的并行多重中介效应影响抑郁, 且无聊倾向的中介效应显著强于希望。  相似文献   
89.
系统合理化理论认为, 人们会自然地将其所在的社会系统感知为公平合理的, 这一倾向即系统合理化。而系统合理化形成之原因, 一直是该领域理论和研究关注的重点。为此, 研究者先后提出了三种解释思路。认知失调视角认为, 系统合理化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个体想要缓解因系统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而产生的焦虑。补偿性控制视角认为, 系统合理化源于个体自身控制感的缺乏。社会认知视角则认为人们固有的认知倾向特别是对于社会经济差异的内归因倾向是造成系统合理化的根源。未来可以考虑在同一个研究中包含来自于不同理论视角的解释变量, 借鉴相近领域的发现探索其他可能存在的系统合理化的形成机制, 探究中国文化特有的系统合理化的来源, 同时对积极的合理化与消极的合理化作出区分, 并在此基础上针对社会现实问题加强应用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90.
郑州作为河南省省会和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其市民的道德素质与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相关。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郑州市民的道德状况表现为社会公德意识和职业道德感较强、家庭道德变化明显、诚信状况乐观等。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建议多管齐下、不断提升市民道德素质,包括,建立一套郑州市民道德素质样本,并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与考评体系,加强多种载体建设,有重点、分层次地做好道德规范的普及工作,政府主导着力解决好现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