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1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61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11篇
  1975年   5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7篇
  1970年   4篇
  1969年   3篇
  195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用微机化的伪随机点立体图对发生器产生静态和动态随机点立体图对(RDS),显示在左右两个示波器上。RDS图形中的元素密度可以改变。具有正常立体视的10名被试通过立体镜观察这些图形,测量双眼融合能产生完整立体图形感知所需最小的元素密度,即密度容限。 设计了三个实验用以检测改变RDS图形的空间参数对密度客限的影响。第一个实验,在静、动态RDS图形下,改变视差图形面积;第二个实验,改变视差图形的形状;第三个实验,改变视差图形的周长。 实验结果表明,双眼深度感知要求一定的元素密度容限,视差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对密度容限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静态和动态RDS图形的密度容限也不相同。 本文利用RDS的整体立体感知特性和空间频率通道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2.
汉语句子的多层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栗 《心理学报》1990,23(2):39-48
本文试图建立一个中文句子分析的计算机模型。在该模型中,句法、语义信息对中文句子的多层次分析是同等重要的。为此,我们提出了一些语义规则,利用这些规则可将语义关系综合进句法和词典,使该模型能同时进行不同层次的加工。对汉语一些典型句型的应用表明,该模型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53.
句子理解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三种不同的条件下,对人验证句子的过程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哪种条件下,验证不同类型句子的时间模式是一致的。在句子-图形验证任务中,不管这些图形是抽象的符号还是与常识有关的具体事物的图形,其加工所需的时问基本上是相同的。但是,句子-常识验证所需的时间,要比句子-图形验证的时间明显地短。实验还表明,否定词在句中的位置,对句子的理解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本实验用APPLE Ⅱ微机控制的同视机,选用医用三级检查图片中的彩色和黑白两种立体图对,对30名被试进行实验。结果表明:(1)在同视机条件下,当双眼图象交替闪烁相位的交替频率平均在7Hz以上时,双眼立体视觉形成。(2)双眼刺激交替呈现时,彩色图对的立体感闪烁融合阈值约为33Hz,黑白图对的立体感闪烁融合阈值约为25Hz,两者差异十分显著(P<0.0001)。  相似文献   
55.
特殊青少年感觉寻求特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对优秀少年、少年犯和普通少年进行了感觉寻求特质、认知复杂性、棒框测验和心率的研究。旨在检验和证实F.Farley的有关理论:高感觉寻求者由于寻求刺激方式的不同而具有两种不同的行为倾向;并深入探讨不同少年的认知和生理特点。实验结果表明,少年犯和优秀少年比普通少年具有更高的感觉寻求倾向。优秀少年和少年犯寻求刺激的方面是不同的。优秀少年的认知复杂性分数较高,并倾向于场独立性特征,对新异刺激倾向于朝向反射特点;少年犯则具有较低的认知复杂性和场依存性特征。  相似文献   
56.
人格类型对应激反应影响的实验研究(实验室应激源部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以EPQ为依据选择高神经质和低神经质2组共24名被试,以有时间压力的心算和复杂辨别反应操作为紧张性刺激,在进行作业的同时记录被试的呼吸频率、呼吸流量、脉率、指端血管容积和皮肤电反应等五项生理指标,并检测尿内儿茶酚胺分泌量。通过对人格类型、作业成绩、作业难度主观评价、紧张性情绪体验,以及对尿内儿茶酚胺分泌量和五项生理指标的综合分析,以研究人格类型对应激反应影响的程度和途径。结果表明,在两组被试作业成绩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在对作业难度主观评价和情绪体验的程度上,高神经质组高于低神经质组。在平静状态下,高神经质组去甲肾上腺素分泌量高于低神经质组;应激状态下,高神经质组的儿茶酚胺反应强度和变化幅度均明显高于低神经质组。高神经质组的五项生理指标均比低神经质组有较大的变化幅度。儿茶酚胺分泌量与脉率有明显的正相关。另外,通过与自然应激源部分的实验结果比较,发现实验室与现场应激的效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7.
中小学四种典型类型学生人格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考察了中小学普遍存在的四种典型类型学生:A型学生、B型学生、C型学生和D型学生。这四种类型的学生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上存在差异;慎密性、克制性和显示性是影响中小学生学习质量和品德行为表现的重要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58.
王极盛 《心理学报》1980,13(1):32-38
建国以来我国心理学已经历了三十年的曲折发展过程。现在,我们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对三十年来我国心理学发展的经验教训进行探讨,就成为我国心理学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一 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成为现代心理学的开端,至今整整一百  相似文献   
59.
林仲贤  方至 《心理学报》1980,13(1):11-17
一 实验心理学已有悠久的历史,它建立于前一世纪的中叶,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心理学问题,在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上起了重要作用。但心理学被介绍到中国来还是在清朝末期,最早的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在1917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建立的。解放前的旧中国已有七、八个高等学校设置了心理学系,除了讲授普通心理学课程外,还开设  相似文献   
60.
本工作的目的为继续探讨皮肤感觉(电感受性、电痛觉)的暗示感受性和针刺镇痛的关系。被试为30例正常人。方法:针刺镇痛的效果是通过观察针刺对痛刺激引起的大脑诱发电位的抑制效应,以第一体感区的P_2次波幅变化为客观指标。暗示实验重复过去方法。主要结果:1)针刺能镇痛,针刺对多数被试(21/3D)能抑制痛刺激引起的大脑诱发电位。2)暗示后电感受性和痛阈均有提高(分别为31.26%和18.37%)3)暗示感受性高低和针刺抑制痛刺激引起的大脑诱发电位没有相关(P>0.50)。还看到被试对针刺能镇痛的信任程度与针效无关,提示暗示在针刺镇痛中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