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1篇
  免费   828篇
  国内免费   298篇
  4687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85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263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286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270篇
  2007年   361篇
  2006年   365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以随机点立体图为实验材料,采用三维空间线索-目标范式,将刺激呈现于同一视野位置以排除眼跳因素干扰,通过观察有意注意倾斜平面和无意注意倾斜平面与测试平面间的方向一致性和角度一致性对检测平面加工的影响,探讨了注意在不同倾斜平面间的转移是否产生返回抑制。结果表明:(1)以视差线索构造的三维视觉空间中,存在与注意有关的返回抑制效应;(2)无意注意加工能导致返回抑制,注意引导平面比无意注意平面引起更大的抑制效应。本研究的结果支持Posner返回抑制是由注意转移所致的观点  相似文献   
52.
父母冲突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本研究以366名青少年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父母冲突频率与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间的关系,以及父母冲突时青少年行为反应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父母冲突频率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生活满意度;(2)青少年的介入行为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回避行为则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3)在主张–回避的父母冲突场景中,青少年的回避行为在父母冲突频率与生活满意度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2.90%。  相似文献   
53.
本实验是分析学前儿童认知过程中三种不同的条件(实物、照片、语言指示)对儿童计数、操作和比较活动的影响,探讨认知的各直接成分和各间接成分的关系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并了解3—6岁儿童在三种认知活动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54.
采用大鼠急性束缚应激动物模型,用鹅羔氨酸损毁大鼠双侧内嗅皮质来建立内嗅皮质损伤模型,观察束缚应激1小时后下丘脑室旁核快反应基因c-Fos表达情况以及应激后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并与对照组相比较,探讨内嗅皮质与束缚应激反应的关系。结果表明,损毁内嗅皮质,明显抑制了应激诱导的下丘脑室旁核c-Fos的表达和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的上升。结果提示,内嗅皮质参与调节束缚应激反应时HPA轴功能。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探讨了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ingle Category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SC-IAT)测量中学生良心的可行性,并分析内隐良心和外显良心的关系。方法:采用E-prime3.0软件编制SC-IAT良心测量程序,测量了中学生内隐良心; 采用青少年良心问卷测量了中学生的外显良心,并运用相关技术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SC-IAT实验中,中学生良心的内隐效应显著,且不存在性别、独生与否、学段、家庭结构、家庭所在地等人口统计学指标上的显著差异; 内隐良心与外显良心之间的相关不显著。结论:(1)中学生良心存在积极内隐效应;(2)外显良心和内隐良心相互分离,是两个不同的建构。  相似文献   
56.
客体工作记忆任务中大脑皮层活动的记忆负荷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28导事件相关电位技术,采用延迟匹配任务的实验范式,测查了20名正常被试完成不同负荷客体任务时的皮层慢电位(slow cortical potentials,简称sp成分),实验发现:背侧前额叶在刺激呈现后的700ms到1400ms出现记忆负荷效应,高负荷任务诱发的sp成分显著负于低负荷任务;低负荷任务诱发的sp成分在左前额区(500~1800ms)、左前额-中央区(700~1800ms)、左中央-顶叶区(1000~1400s和1800~4800ms)、右前额区(1800~4800ms)和右前额-中央区(1400~4800ms)显著负于高负荷任务,出现记忆负荷效应,但这种负荷效应在左右大脑半球所反映的心理意义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57.
澳门人的风险知觉与赌博行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悦  李纾 《心理学报》2005,37(2):260-267
采用匿名问卷法,调查澳门人的风险知觉与赌博行为。结果显示:(1)赌场的劝世文既无劝勉也无劝阻人们赌博的作用;(2)社会关系网的钱财支援不影响实际赌博次数;(3)多次性博弈与一次性博弈所采用的是不同的机制,一次性博弈不是由期望值所决定的;(4)相互监视和制裁系统会影响赌博:受法律制裁约束的职业者比不受法律制裁约束的职业者更不好赌;自估在赌场遇见认识人的机会与赌博次数呈负相关;(5)性别及母语等“本质趋向”差异表明,所谓澳门人不好赌有其渊源并可能是在长期的文化沉淀中形成的;(6)受教育程度是影响赌博的有效预测变量。这些发现的理论含义一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8.
同一个道德决策情景使用外语(相比母语)呈现时,个体会表现出更强的功利性倾向,即道德外语效应。随着研究的深入,结论并不一致。本研究运用元分析方法首次探讨了语言类型(母语vs.外语)对道德判断中功利性倾向的影响,并分析了相关的调节变量。通过文献检索及梳理,共有19篇文献46个独立样本97个效应量符合元分析标准(N=9672)。结果显示存在较小但稳定的道德外语效应(g=0.23);调节效应分析表明,道德外语效应受故事类型的影响,在个人道德两难故事中存在较小但稳定的外语效应(g=0.32),但在非个人道德两难故事(g=0.11)与日常道德评价故事中(g=0.12)不存在外语效应;非个人道德两难故事中的外语效应受记分方式的影响,多点记分在该故事类型下存在效应(g=0.27),二点记分不存在效应(g=0.05);性别和语系类型没有显著的调节效应。这些结果表明语言类型对个体面对道德困境时的选择倾向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道德故事类型和记分方式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59.
<正> 不同种类猿猴脑高级机能的比较生理心理研究的资料很少,并且意见不完全一致。和(1997)曾报道黑猩猩较阿拉伯狒有较大的推断能力。Shell和Riopelle(1958)报道阔鼻猴蜘蛛猴(Ateles geoffroyi),卷尾猴(Cebus albifrons)  相似文献   
60.
田一  王莉  许燕  焦丽颖 《心理学报》2021,53(9):1003-1017
为探究中国人社会善念的心理结构, 研究采用人格词汇法, 在开放调查收集的词汇中选取代表社会善念的心理词语, 确立了社会善念词库。通过两次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 得到包含18个人格特质词的社会善念词汇评定量表和包含17项描述的社会善念自陈量表。研究表明, 中国人的社会善念是一种具有二阶四因素结构的人际特质, 二阶是指宜人特质和外倾特质, 四因素分别是善良尊重、谦和恭逊、包容理解和积极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