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知觉学习是指训练或经验引起的知觉上长期稳定的改变,揭示了成年大脑也具有可塑性。以往知觉学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知觉学习的属性,如知觉学习的特异性、迁移性和时间进程等。近年来随着fMRI、ERP技术的应用和电生理、心理物理学技术的提高,知觉学习神经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新进展,不仅把知觉学习包含的脑区从初级视皮层扩展到了V4等视觉信息加工通路的中间阶段,而且还揭示了与注意等相关的高级脑区的作用;不仅研究在知觉学习过程中涉及的皮层区域变化,而且还探讨了知觉学习引起的细胞水平的变化,为大脑可塑性问题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相似文献   
62.
第三只眼睛看医学--对当代医学的反思和价值重审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当代医学的主体语境充满了对疾病的憎恶和排斥,限制了医学的视野。医学对人类的过度呵护,使人体“恃宠生矫”,导致人体生命内在素质的下降。因此,有必要对当代医学进行价值重审。与当代医学相配套的新的临床治疗体系“呼之难出”,使医学难以均衡发展,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应尽快构建新的临床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63.
要培养高素质中西医结合人才,必须注重医古文与外语应用能力、信息技术与循证能力、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与基本技能、科研实践与创新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64.
儿科学所涉及的患儿和疾病具有特殊性.患儿存在个体、性别、年龄等多方面的差异,疾病复杂多样、进展快.同时,患儿及其家长在医疗过程中的焦躁情绪与高期望值,以及医护人员在主客观方面的不足等因素共同导致了儿科医患冲突的产生.在儿童的医疗诊治过程中,医务人员不仅要具备过硬的技术和基础知识,还要掌握正确的沟通方式与沟通技巧,以此来缓解矛盾.  相似文献   
65.
“关系就医”是指患者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前往医院就医的一种社会现象.有关“关系就医”的调查与分析表明,医患双方对“关系就医”的效果存在认识差异,对“照顾”的含义存在不同理解,医生的给予与患者的期望间存在差距,进而导致了医患互动错位.  相似文献   
66.
采用创业心理特质问卷、就业压力应对方式问卷和创业意向问卷,以江西省两所高校252名大学生为被试进行调查,考察大学生创业心理特质、就业压力应对方式与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创业心理特质各维度与压力应对方式、创业意向都存在显著相关;(2)模糊性容忍和成就需求对创业意向存在着直接的影响作用;(3)在冒险倾向与创业意向、创新与创业意向之间,就业压力应对方式都起着显著的中介效应,即创业心理特征某些维度不仅直接影响创业意向,同时还通过就业压力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创业意向.  相似文献   
67.
压力促使个体风险寻求已得到许多研究的验证和支持, 但对于该现象背后的根本机制缺乏深入探讨和整合。模型指出, 压力诱发认知资源损耗和心理需要失衡, 导致个体执行控制功能减弱, 奖赏寻求增加, 这两者引起对风险选项价值的高估、风险感知的降低和启发式决策策略的使用, 最终导致风险寻求。期望效用论、预期理论、双系统理论和风险敏感理论的视角能各有侧重地解析模型中的路径。最后, 基于模型梳理了边界条件, 并提出未来可关注压力下执行功能、认知和情绪的交互以及慢性压力的影响和调控。  相似文献   
68.
本研究探讨了个体悲伤表情识别能力对其疼痛共情的影响。先以表情分界测验将被试分为高、低悲伤表情识别力组,之后让两组被试接受疼痛共情脑电测试。结果显示:在ERP成分N2、P3上,悲伤表情高识别力组观看疼痛与非疼痛图片时的波幅差异比低识别力组的更大。结果表明:悲伤表情识别能力会影响个体疼痛共情;悲伤表情高识别力个体在疼痛共情的早期自发加工以及晚期有意识认知评价之上,均强于悲伤表情低识别力个体。  相似文献   
69.
在社会交往中, 声誉关注是人类合作行为和道德判断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以往研究只是单独考察声誉关注或社会距离会如何影响道德决策行为, 但两者如何交互影响道德决策尚不清楚, 尤其是禁止性道德范畴领域(如, 伤害他人行为)下道德决策的认知神经机制。本研究要求被试在匿名或公开情境下决策是否愿意对不同社会距离他人(朋友、熟人、陌生人)实施疼痛电击以增加自己的金钱收益, 同时记录其决策时的行为和神经反应。结果发现, 匿名情境下被试对朋友的电击伤害要显著低于对熟人和陌生人的, 表现出一种明显的“利己的利他主义”决策倾向; 与朋友和陌生人相比, 被试在涉及熟人的两难决策中花费了更长的时间, 体验到了更强烈的厌恶情绪, 并诱发了更大波幅的与情绪反应有关的P260成分, 以及与认知推理有关的晚期正成分(LPP: 300~450 ms), 表现出一种典型的“熟人效应”。然而, 行为与ERP指标上的这些差异在公开情境下均显著减弱了。这表明个体在禁止性道德范畴领域下的道德决策遵循着一种“利己的利他主义”的道德原则, 熟人关系的不确定性会在道德决策中诱发强烈的负性情绪和认知负荷, 而声誉关注削弱了利己倾向和人际关系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厌恶情绪和认知冲突。  相似文献   
70.
本文提出一种多级计分项目下的个人拟合统计量R, 考察它在检测6种常见的异常作答模式(作弊、猜测、随机、粗心、创新作答、混合异常)下的表现, 并与标准化对数似然统计量lzp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 在异常作答覆盖率较低并且异常作答类型为作弊和猜测时, R的检测率显著高于lzp; (2) 随着测验长度和被试异常程度的增加, 两种统计量的检测率都会上升; (3) 在一些条件下, Rlzp检测效果接近。实证数据分析进一步展示了R统计量的使用方法和过程, 结果也表明R统计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