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7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61.
职场内外部死亡提醒对员工绩效具有双刃效应已得到诸多研究的支持,但该现象背后的统一理论解释缺乏深入探讨。基于压力交互理论构建的模型指出,死亡提醒通过压力源认知评估与状态死亡意识的链式中介影响员工绩效。具体而言,员工对死亡提醒这一压力源的威胁性评估与挑战性评估分别影响其状态死亡焦虑与状态死亡反思,进而对任务绩效、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产生双刃效应。最后,基于模型梳理了个体资源与情境资源等相关边界条件,并提出未来可探析死亡提醒双刃效应的过程机制、边界条件以及组织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362.
拒绝敏感性指个体对拒绝信息存在焦虑预期,易于知觉并倾向于产生过度反应的程度。以往研究大多关注拒绝敏感性的认知及神经机制,缺少以社会性发展的视角探讨拒绝敏感性影响因素的证据。本文根据“个体×环境模型”,发现性别、外貌特征、人格特质以及早期创伤经历、依恋、专制型教养方式、同伴欺负与友谊及文化差异均可以影响个体拒绝敏感性的水平,且它们之间还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同时,本文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63.
空气污染对行为影响的研究日渐丰富, 且大致分为两个方向:一是与环境健康有关的直接行为, 二是与之无直接相关的社会行为(溢出行为)。基于此, 在回顾空气污染对两种行为影响研究的同时, 进一步综述了用于解释直接行为产生机制的计划行为理论和健康行动过程取向模型, 以及用于解释社会行为机制的焦虑与自我损耗。而更全面的探究现象背后的机制有助于发现更多有效应对空气污染的举措, 未来的研究可以采用更多纵向的研究范式、增加对行为机制的探究, 从而改善人们的风险应对行为。  相似文献   
364.
本研究探讨心率变异性(HRV)特征在高水平应激条件下对神经质水平的区分力。研究选取200名被试以大五人格量表测量情绪稳定性,实施了应激诱发实验,利用光体积扫描传感器采集被试者HRV指标;利用LASSO回归分析筛选参数构建对神经质的预测模型。结果显示:模型的预测数据与神经质得分高低显著正相关;不同阶段内预测数据与神经质得分显著正相关;两两比较中实验条件阶段与其他阶段预测值差异显著。研究表明,在高应激条件下,HRV是人格神经质较好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65.
采用ERP技术, 探究海洛因成瘾者在不同相关线索下的脑电反应及其与冲动性的关系。实验采用组间实验设计和双选择Oddball范式, 要求海洛因成瘾组和健康对照组被试对标准刺激与偏差刺激分别做不同的按键反应, 记录他们的EEG数据。结果发现:相比对照组被试, 海洛因成瘾者在观看药物相关线索时诱发的N2波幅更小, P3波幅更大; 在成瘾组内, 相比用药工具线索, 用药动作线索诱发了更小的N2波幅和更大的P3波幅。这表明海洛因成瘾者对药物相关线索存在反应抑制缺陷, 且不同的药物相关线索会激发海洛因成瘾者不同程度的反应抑制缺陷, 用药动作线索比用药工具线索更大程度地影响成瘾者的反应抑制能力, 反映出更高的动作冲动性。  相似文献   
366.
梁一鸣  郑昊  刘正奎 《心理学报》2020,52(11):1301-1312
本研究借助网络分析方法,探讨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的演化规律。以经历汶川地震的197名儿童为研究对象,在灾后4、29、40和52个月对其PTSD症状进行了历时4年的追踪测量。网络分析结果显示,闪回的中心性一直较高,而其他高中心性的症状随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变化:侵入性想法和创伤线索引发生理性反应的中心性随时间推移呈上升趋势,线索引发情感反应和未来无望的中心性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本研究拓宽了学界对儿童PTSD症状学的认识, 并为建立灾后阶段性干预模式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367.
依据错误驱动的学习理论,行为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不匹配即预期错误(Predictionerror,PE)是学习产生的驱动因素。作为显著性信息中的一种,预期错误和物理显著性、惊讶、新异性等存在信息加工阶段的不同,与记忆更新的关系也有差异。近年来,记忆再巩固干预范式(reconsolidation interference)被证明可用于人类条件性恐惧记忆的更新,其中记忆提取激活阶段所包含的预期错误起到了引发记忆“去稳定”、开启记忆再巩固的关键作用。在促进恐惧记忆更新的行为机制上,PE被认为是记忆去稳定的必要非充分条件。记忆提取必须包含适量的PE,但其引发的是记忆去稳定、消退还是中间状态,还需结合记忆本身性质确定。在促进恐惧记忆更新的神经机制上,杏仁核、导水管周围灰质(PAG)、海马均在PE探测和计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前额叶皮层(PFC)及其亚区在PE开启记忆再巩固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上述过程又受到神经系统中特定神经递质的重要调节,尤其是多巴胺能和谷氨酸能。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索基于PE计算模型的量化研究,整合PE与其他边界条件的交互作用,考察不同类型显著性在记忆再巩固中的作用等;并亟...  相似文献   
368.
构建和谐医医关系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其必要性源于医务人员队伍状况的现实需要和现代医学发展以及构建和谐医院的客观要求,应采取的对策主要包括:加强医学职业道德教育;尊重同行,求同存异;坚持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加强管理机制、制度创新建设;营造和谐医院文化氛围等.  相似文献   
369.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发生于中老年期的退行性脑神经变性疾病,临床上以进行性智能衰退,伴有人格改变为主要特征.其发病过程涉及许多途径和靶点.现代医学认为脑内胆碱能递质功能紊乱、β-淀粉样蛋白沉积、tau-蛋白过磷酸化、炎症反应以及基因突变等在其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治疗方法从胆碱酯酶抑制剂、神经递质受体阻滞剂到补气活血、益精填髓、化痰开窍等中医药疗法不等.但抑制剂、阻滞剂等药物阻滞疗法,从单一环节阻断发病途径,忽略了AD发病的整体复杂性.中医辨证论治从整体观念出发,在宏观上治疗AD,对AD的发病缺乏微观深入研究.AD治疗需要借助于“系统生物学”理论的指导.中西医结合为AD的治疗提供了较为科学、有效的途径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70.
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医学行为的人文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务人员的言行都体现了一种职业精神,其医学行为在病患眼里是希望、责任、义务、信任、公正和平等以及等等。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是医生的基本功,而正是这项基本技能却随着临床检查仪器和设备的不断更新,正被越来越多的医生所轻视,“望、闻、问、切”正逐渐成为医学历史的痕迹。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既体现了一位医生的医疗技能,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哲理,是医患相互信任、配合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医生与患者交流和沟通的极其重要行之有效的手段,也是疾病诊治的基本条件和必备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