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7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遵循循证医学评价文献的原则,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等数据库全面检索2002—2006年间的相关文献并进行计量学评价分析。共检索出文献1284篇,其中RCT文献共有169篇,按照循证医学评价文献的原则及方法,从研究对象、随机分配方法、对照措施、盲法采用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2002—2006五年间报道的RCT数量比从建国到2000年报道的RCT数量多,但仍需进一步改善文献质量。  相似文献   
202.
对卫生法制资源要素进行有效配置是推进卫生法制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以卫生法律组织机构、卫生法律人才队伍等资源要素,作为考察和分析卫生法制建设情况的基本依据,反映浙江省卫生法制建设的基本现状,为浙江省“十一五”时期,改进和加强卫生法制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3.
张淑华  郑久华  时勘 《心理学报》2008,40(5):604-610
对失业人员求职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是开展失业人员求职培训的重要依据。本研究对272名失业人员的求职行为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1)环境变量对求职行为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而经济压力和知觉到的就业机会对求职意向有显著的预测作用。(2)求职自我效能感和就业承诺对求职行为起到了显著的预测作用。求职自我效能感和就业承诺越高,求职行为的频率越高。(3)求职意向对求职行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4)求职意向在求职自我效能感、就业承诺对求职行为的作用过程中中介作用显著;在知觉到的就业机会、经济压力和社会支持对求职行为的作用过程中中介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4.
张丽锦  吴南  郑砚 《心理学报》2008,40(7):819-827
为比较语言本身和语言交流的情境过程对儿童心理理论的贡献以及欺骗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前后测对照实验设计探查了不同形式的语言介入和相关欺骗训练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选取语言能力达到常模水平但未通过外表-事实区分任务的4岁组儿童77名,随机分为3个训练组和1个对照组,对其进行心理理论和语言能力前测,在各组的两种能力发展水平相当的前提下,对3个训练组分别作如下处理:完全训练组:带有心理状态动词的补语句法及欺骗训练;情境交际组:伴随语言情境交际训练和欺骗训练;补语句法组:心理状态动词和补语句法训练。一周后进行心理理论后测。结果表明,3个训练组与对照组之间在心理理论表现上均有显著差异。相对于一般语言交流的情境过程,补语句法和心理状态动词更能显著提高儿童的心理理论;早期欺骗经历也能促进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若二者结合使用则更利于儿童心理理论的改进  相似文献   
205.
社会排斥的研究范式与理论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苏  刘璐  郑涌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6):905-915
社会排斥是一种普遍现象, 对个体和社会有很大影响, 具多种表现形式。常见研究范式有拒绝范式、放逐范式、孤独终老范式及其他范式。其理论模型有需要-威胁的时间模型、多元动机模型及情绪麻木和自我控制失败说。当前研究在社会排斥对基本需要、情绪和自尊有何影响上存在争议。未来需谨慎使用研究范式, 明确研究对象, 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 寻找社会排斥出现的原因, 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开展社会排斥研究。  相似文献   
206.
物体识别, 尤其是人造新异物体专家识别形成过程的神经机制是了解大脑可塑性的一个重要窗口。当前, 从行为学上或神经机制上探讨物体特定角度体验程度与物体专家识别形成关系的研究较少, 本项目采用事件相关电位与行为训练相结合的方法, 分别选择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某类物体识别专家和经人为训练形成的人造新异物体识别专家作为被试, 研究非面孔物体识别倒置效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整个过程的脑机制。通过对倒置效应大小的操纵, 分离出专家识别状态下的ERP成分, 并分析专家识别形成过程的脑电动态变化过程, 探讨非面孔物体识别大脑可塑性变化的神经机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 研究者试图提出物体特定角度体验程度与物体识别加工方式选择关系模型并完善当前物体识别整体布局加工连续量假设(configural processing continuum)理论。  相似文献   
207.
丁莹  郑全全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2):1851-1858
在人际沟通中, 沟通者向听众态度方向调整关于目标人物的信息, 并且随后沟通者对目标人物的记忆和评价也会出现相应的偏差, 这就是“说出即相信”效应。“说出即相信”效应的影响因素包括沟通目的、反馈、沟通者与听众的关系、求知需求、沟通者的人格特征等。研究者用基本信息过程、认知失调理论、分享现实理论等来解释这一效应。未来的研究可以将这一效应推广到群体领域, 完善理论机制并开展更多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208.
无意视盲是指由于专注于某项任务而对视野中的其他事物视而不见的现象,它同时受意外刺激低水平的物理特性、语义相关性以及观察者自身因素的影响。无意视盲是联系知觉、意识和注意的重要桥梁。本文采用静态的无意视盲范式,随机选取80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同时考察了意外刺激的位置和意义性对无意视盲的影响。结果表明:(1)意外刺激的呈现位置对无意视盲没有显著的影响,呈现在外周和中央的探测率无显著差异。说明无意视盲可能是受基于注意区域而不是基于注视点的位置因素的影响;(2)意外刺激的意义性对无意视盲有显著的影响,相比于无意义刺激,有意义的卡通笑脸不管呈现在中央还是外周,都更易获得探测。  相似文献   
209.
采用44名正常女性大学生作为被试, 通过心理社会压力暴露的方法诱发焦虑组被试的状态焦虑, 采用主观预期值作为指标, 考察焦虑对条件恐惧习得和消退的直接影响, 并探讨这种影响是否也表现在评价性条件作用上。结果表明:心理社会压力暴露显著提高了焦虑组被试的状态焦虑。在习得阶段, 状态焦虑降低了被试对条件刺激的辨别条件恐惧反应, 具体而言, 状态焦虑降低了被试对CS+的主观预期值, 但是却提高了对CS?的主观预期值; 在消退阶段, 状态焦虑抑制了被试对条件刺激的消退。状态焦虑的影响也表现在评价性条件作用上, 和控制组相比, 焦虑组在习惯化和消退阶段对条件刺激表现出了更为负性的效价评定。  相似文献   
210.
本研究采用不同线索强度(强/弱)的中文词对, 选取大学生被试126人, 考察了不同学习方式(重学/测试)在不同时间间隔(5分钟/2天)最终自由回忆测试成绩上的差异。结果发现:在强线索强度词对上, 学习方式主效应显著, 测试条件的回忆成绩在5分钟以及2天后均高于重学条件;而在弱线索强度词对上, 学习方式与间隔时间交互作用显著, 5分钟时重学条件与测试条件的记忆成绩差异不显著, 而2天后测试条件的记忆成绩却显著高于重学条件。结果表明词对的线索强度能够调节测试对不同时间间隔记忆保持的促进作用, 支持了精细提取假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