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6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17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2篇
  1969年   2篇
  1967年   2篇
  196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制度伦理与我国社会转型期医患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我国社会转型期中出现的诸多医患利益冲突向人们提出了严峻挑战,亟需对其加以调节和平衡.这种调节与平衡,不能完全甚至不能主要地交由市场去运作,不能完全任凭医患双方自由地去博弈;政府必须明确并履行自己的职责,为正确调节与平衡社会转型期的医患利益创立一个全方位的合理的框架.  相似文献   
172.
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深入剖析清末民国时期瘟疫下的哈尔滨社会.认识政府、传统文化、个人这三者在瘟疫环境下所做出的反应,以及各自所呈现出来的理性化发展趋向,尤其是剖析了个人的生活条件模式以及行为的理性化演变趋势.这一研究对现实中政府、民众乃至个人在危机过后进行反思、提高、做出理性变动,以及在危机状态下如何与民众进行沟通,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3.
174.
175.
对459名初一到高二学生施测自恋、自尊以及社会适应问卷,以探讨中学生自恋的年龄特征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结果表明:(1)中学生的自恋不存在性别差异,但是年级差异显著,初三学生的自恋水平要显著低于高一学生。由于年级差异的效应值很小(G2=0.025),要谨慎分析该年级差异。(2)自恋与中学生自我报告的社会适应良好呈显著正相关。(3)自尊在自恋与社会适应的关系间起到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6.
177.
Jerry     
Jerry is a personal essay in which the author examines his relationship with a friend of the past 11 years. The author draws parallels between their outwardly very different lives and suggests how personal love and spiritual grace have unexpectedly crept in to influence both of them.  相似文献   
178.
情绪对危机决策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继平  郑建君 《心理学报》2009,41(6):481-491
为探究情绪在危机情境下对决策质量的影响,研究通过影片诱发实验情绪,运用实验室实验考察了以情绪变量为主导、包括性别和任务难度等在内的相关因素对危机决策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随着危机决策任务难度的增加,个体用于决策的时间显著增长,且性别与情绪类型间存在显著的二次交互作用;(2)在危机情境下,男性的产生新方案率明显高于女性;(3)男性被试对危机决策过程的自信程度显著高于女性,且情绪与难度变量之间交互作用显著;(4)个体对于自身危机决策结果的满意程度,在性别、情绪和难度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三次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179.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children retreat from argument-structure overgeneralization errors (e.g., * Don't giggle me ) by inferring that frequently encountered verbs are unlikely to be grammatical in unattested constructions, and by making use of syntax-semantics correspondences (e.g., verbs denoting internally caused actions such as giggling cannot normally be used causatively). The present study tested a new account based on a unitary learning mechanism that combines both of these processes. Seventy-two participants (ages 5–6, 9–10, and adults) rated overgeneralization errors with higher (* The funny man's joke giggled Bart ) and lower (* The funny man giggled Bart ) degrees of direct external causation. The errors with more-direct causation were rated as less unacceptable than those with less-direct causation. This finding is consistent with the new account, under which children acquire—in an incremental and probabilistic fashion—the meaning of particular constructions (e.g., transitive causative = direct external causation) and particular verbs, rejecting generalizations where the incompatibility between the two is too great.  相似文献   
1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