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37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探讨亲子关系、消极社会适应和网络成瘾的关系,采用问卷法对六个城市共2324名中学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冲突型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得分最高,依恋型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得分最低;(2)消极社会适应在亲子依恋和亲子冲突对网络成瘾的预测中均起部分中介作用;(3)消极社会适应的中介作用受到性别的调节。这一研究结果揭示了积极和消极亲子关系对网络成瘾的共同作用机制,为从家庭层面干预和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状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2.
基于发展系统论和社会提供论构建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对322名留守、323名非留守母子进行为期半年共两次的追踪测查,考察家庭(母亲心理控制)、学校(教师支持)和同伴(朋友支持)系统对焦虑代际传递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1)心理控制对留守、非留守母子焦虑的代际传递均起部分中介作用;(2)留守母子焦虑代际传递的中介效应受教师支持的调节,随教师支持水平的提高,中介效应变得不再显著;(3)留守、非留守母子焦虑代际传递的直接效应受朋友支持的调节,随朋友支持水平的提高,直接效应变得不再显著。未来研究可聚焦于母亲、教师、同伴的视角打破留守母子焦虑的代际传递。  相似文献   
63.
做出选择与坚持选择是决策活动的两个重要阶段。跨期选择源于经济学领域对成人对发生在不同时间点的结果"做出选择"过程的研究;延迟满足则源于心理学领域对儿童为获得未来较大收益而抵制当前诱惑的"坚持选择"过程的研究。二者均致力于研究与时间相关的决策活动,从不同视角关注个体的冲动性与自我控制,但鲜见学者对二者异同的系统比较。本文着重从研究方法、认知机制与神经基础入手探讨了二者的异同,冀为两个研究领域协同发展、共同促进人类远见的培养与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4.
近期的研究发现,个体的反应抑制能力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研究者多采用双盲随机对照实验设计,训练的对象包括儿童、成人和特殊群体,研究者通过Go/Nogo、Stop-signal等任务进行为期1周至3周,45至7200试次不等的抑制控制能力训练,并结合行为、脑电以及脑成像等技术对训练效果进行评估,研究结果发现,接受了抑制控制训练的个体其抑制能力得到提升,并伴随脑神经活动的变化。另外,研究者发现,抑制控制能力的训练效果还可以迁移至个体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但是,也有些研究并未发现抑制控制训练的效果。训练任务的设置,评估任务的选择以及被试反应策略的差异等因素可能会影响训练的效果。抑制控制训练引发行为与大脑活动的变化可能是由于训练导致了个体建立了自上而下有意识的抑制控制模式和自下而上的自动抑制模式。反应抑制和冲突抑制可塑性的比较,儿童与老年人抑制功能的训练以及训练效果的追踪研究将成为该领域日后研究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65.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an integrated model of the work–family interface (WFI) linking work–family demands (workload and family conflict), resources (supervisory support and family support) and role satisfaction in a Chinese context. The four‐factor structure of WFI comprises direction of influence (work to family vs family to work) and types of effect (work–family conflict vs work–family enrichment). A longitudinal design was used to collect data from 409 Chinese employees at three time points, separating measures of antecedents (T1), WFI (T2) and outcomes (T3) in time. The results based o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SEM) reveal that: (1) the direction and types of effect were two underlying dimensions of the WFI, supporting the four‐factor structure; (2) demands were more strongly related to conflict, while resources were more strongly related to enrichment; (3) work–family conflict and enrichment were related to role satisfaction, regardless of the direction of influence.  相似文献   
66.
In this 8‐year longitudinal study, we traced the vocabulary growth of Chinese children, explored potential precursors of vocabulary knowledge, and investigated how vocabulary growth predicted future reading skills. Two hundred and sixty‐four (264) native Chinese children from Beijing were measured on a variety of reading and language tasks over 8 years. Between the ages of 4 to 10 years, they were administered tasks of vocabulary and related cognitive skills. At age 11, comprehensive reading skills, including character recognition, reading fluency,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were examine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vocabulary developmental profiles were estimated using the intercept‐slope cluster method. Vocabulary development was then examined in relation to later reading outcomes. Three subgroups of lexical growth were classified, namely high‐high (with a large initial vocabulary size and a fast growth rate), low‐high (with a small initial vocabulary size and a fast growth rate) and low‐low (with a small initial vocabulary size and a slow growth rate) groups. Low‐high and low‐low groups were distinguishable mostly through phonological skills, morphological skills and other reading‐related cognitive skills. Childhood vocabulary development (using intercept and slope) explained subsequent reading skills. Findings suggest that language‐related and reading‐related cognitive skills differ among groups with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of vocabulary, and the initial size and growth rate of vocabulary may be two predictors for later reading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67.
目前,语言产生领域的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口语词语产生方面,许多研究者针对不同的语言系统的特色,对功能词进行了大量跨语言的研究。汉语量词是汉藏语系独有的功能词,本研究采用词图干扰范式,以名词短语和简单名词两种不同的图片命名任务,探讨了汉语量词的产生过程。实验结果发现,在名词短语命名任务下,存在量词的一致性效应;在名词命名的任务下,则不存在这种一致性效应。研究还发现语义干扰效应在两种不同命名任务下出现了分离。语义干扰效应只在命名名词的任务下出现,在命名名词短语的任务下未被发现。  相似文献   
68.
从近视眼的进化史来看,伴随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眼睛对近距离信息摄取的需求膨胀是近视眼形成的终因.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近视眼获得的每一种益处,都伴随着相应的代价.而达尔文医学关于生物进化的不完美性决定了近视眼的进化适应和代价将长期共存.因此,从治疗模式来看,应该摒弃达尔文医学固有的消极性而考虑生物的整体性和生态性.近视眼的中医和基因治疗正是避免了达尔文医学治疗模式的理论消极性,而且融入了其有关生物进化、遗传与环境统一的部分理念,可能成为近视眼治疗的候选策略.  相似文献   
69.
长期以来,对心衰和心衰机制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议,所以心衰的治疗一直是国内外心血管领域中的一个挑战.为了澄清心衰机制的内涵,本文用弗兰克-斯塔灵定律以及能量守恒定律作为重建心脏理论以及心衰机制的依据,论证了心脏的做功是从动能向势能,又从势能向动能的转换过程.并根据临床事实等来证实心脏舒张是在作功,与收缩期作功是等同的.没有心脏的舒张就没有心脏的收缩,心脏功能下降实际上是舒张与收缩功能同时的下降.不存在有收缩功能正常的舒张功能下降.心功能的判定标准不能采用射血分数,而应该采取能量消耗的定量方法来测定.  相似文献   
70.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的问世使宫颈癌的预防进入崭新的时代,自其问世以来便饱受伦理争议.通过分析目前全球医学文献中比较重视和争议的伦理问题,如Gardasil与Cervarix哪种更为有效,能否在发展中国家顺利推广,应当“强制接种”还是“自愿接种”,男性是否应常规接种等.基于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提出正确的宣教是解决的经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