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4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321篇
  114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差别易感性模型认为,携带某种基因型的个体既容易受到消极环境的不利影响,同时也容易受到积极的、支持性环境的有利影响。随着定量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涌现出关于基因-环境对儿童发展交互作用的大量研究,主要包括5-HTTLPR、DRD4、MAOA、COMT和BDNF五种基因与环境因素(如,母亲敏感性、压力性生活事件和家庭养育环境等)对儿童发展的交互作用,支持了差别易感性模型。但是,关于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机制、携带易感性基因个体的种族和性别差异问题以及优势敏感性假说的验证,都是该领域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2.
拟人化是将人类特征、动机、意向或心理状态赋予非人对象的心理过程或者个体差异。拟人化的产生受到激发主体知识、效能动机和社会动机的影响,现有研究包括对自然、超自然、动物、机器、品牌和产品等的拟人化。对自然的拟人化能够促进环境保护行为,对动物、机器、品牌和产品的拟人化则形式多样、后果复杂。未来研究的焦点可能在人-机器人交互以及拟人化与可爱的关系问题上。  相似文献   
133.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how residential stability affects child separation and reunification among homeless families can guide both child welfare and homeless policy and practice. This article draws upon two longitudinal studies examining services and housing for homeless famili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family and housing stability. Both studies were conducted in the same state at roughly the same time with similar instruments. The first study, examining families’ experiences and outcomes following entry into the homeless service system in three counties in Washington State, found that at 18 months following shelter entry, families that are intact with their children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likely to be housed in their own housing (46%) than families that were separated from one or more of their children (31%). The second study, a quasi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a supportive housing program for homeless families with multiple housing barriers, found that the rates of reunification for Child Protective Services (CPS)‐involved families receiving supportive housing was comparable to that for families entering public housing without services, but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rate of reunification for families entering shelter. Taken together, the findings from both studies contribute to the evidence underscoring the importance of housing assistance to homeless families involved in the child welfare system.  相似文献   
134.
A growing number of social psychological theories have posited that meaning-striving can be compensated for across domains; threats in one area can simply be addressed by gains in another. Other models argue that not all forms of meaning are created equal; certain forms of striving trump other ones. This review compares the assertions made by these different models related to meaning to illustrate that (a) with few exceptions, fluidity is central to meaning, and (b) despite such consensus on the fluid nature of meaning, existing models diverge on the existence and nature of “ultimate” meanings. Future directions for the empirical study of meaning and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5.
周元元  胡杨利  张琴  赵彦成 《心理学报》2017,(11):1439-1448
本文研究时间压力下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怎样受参照组的影响。通过二手数据和实验的方法发现时间压力和参照组影响类型对冲动性购买具有交互作用:时间压力低,信息性影响更能激发冲动性购买;时间压力高,规范性影响更能起作用;即时喜悦和规范性评估起中介作用。而且不同的信息性影响类型也会产生差异:时间压力高,数量性信息更容易使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时间压力低,内容性信息更能起作用。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冲动性购买的相关理论和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136.
以89名小学生为被试,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实验设计,考察学思维网络活动对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倾向的影响,以及认知风格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学思维网络活动能有效促进小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创造性倾向的想象力和好奇心的发展;(2)学思维课堂活动和学思维网络活动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倾向具有一致的效果;(3)认知风格在学思维网络活动和学思维课堂活动对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对于场依存学生,学思维网络活动能更大程度地提高其流畅性和独创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7.
赵荣  王小娟  杨剑峰 《心理学报》2016,48(8):915-923
探讨超音段(如声调)与音段信息的共同作用机制, 对口语词汇识别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有研究探讨了声调在口语词汇语义通达阶段的作用, 但在相对早期的音节感知阶段, 声调与声母、韵母的共同作用机制还缺乏系统的认识。本研究采用oddball实验范式, 通过两个行为实验考察了声调在汉语音节感知中的作用。实验1发现检测声调和声母变化的时间没有差异, 均比检测韵母变化的时间长, 表明在汉语音节感知中对声调的敏感性不及韵母。实验2发现声母和韵母的组合并没有明显优于对韵母的觉察, 但声调与声母或韵母的同时变化都促进了被试对偏差刺激的觉察, 表明声调通过与声母、韵母的结合来共同影响汉语音节的感知加工。研究结果在认知行为层面为声调在音节感知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直接的实验证据, 为进一步探讨超音段与音段信息共同作用的认知神经机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8.
对过去20年(1994~2013年)间国内有关大五人格测验的研究文献进行信度概化分析。结果表明:(1)检索到的文献中约68.15%存在"信度引入"现象;(2)未加权估计中,A和O的均值最低,N和C的均值最高,国内所得结果均略低于国外(O除外),而后者的变异性略大(E除外);采用α系数效果量方法,在随机效应模型中,N的估计值最高,O和A的估计值最低;(3)回归分析显示,分数均值、量表来源和南北地域差异是N维度信度的预测变量;量表来源、文章专业类型、测验版本和测验记分对E维度信度具有预测作用;样本量、文章专业类型和量表来源是O维度信度的预测变量;量表来源、文章专业类型、项目数和样本类型对A维度信度具有预测作用;量表来源、项目数、文章专业类型和测验记分是C维度信度的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39.
离婚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极大关注。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离婚如何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研究进行综述:(1)离婚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关系的研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理论变迁——从"严重影响说"到"有限影响说";(2)离婚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机制探讨:大量研究都证实父母冲突是比离婚本身对儿童青少年影响更大的一个因素,离婚前父母冲突会调节离婚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方向和大小,离婚后的父母冲突与父母共同养育会通过影响亲子关系和父母的教养行为进而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造成影响;(3)现有研究对实践工作以及未来研究方向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0.
赵楠  公艳艳  赵亮  陈强  王勇慧 《心理科学进展》2016,24(11):1747-1757
客体动作承载性指人们知觉客体时同时激活的针对客体的行动。当Gibson最初提出动作承载性概念时, 他认为客体的这种属性是可以自动激活的。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 在知觉和行动的关系中, 行动语义知识和客体所处背景对客体动作承载性具有调节作用, 表现在人们可以根据这些自上而下的信息选择针对客体的适当的行动。此外, 不同的判断任务在引发客体动作承载性效应上具有特异性, 表现在若判断任务仅需知觉客体表层属性时, 不能激活对客体的动作, 进而不能产生客体动作承载性; 若判断任务需要对客体进行深层加工时, 才会激活对客体的动作。未来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探究行动语义知识和客体所处背景影响客体动作承载性发生的原因和机制, 以及不同判断任务中出现结果特异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