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29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51.
为探讨依恋焦虑、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经验性回避与大学生囤积行为的关系,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序列中介模型。采用问卷法对黑龙江等地高校的61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和经验性回避在依恋焦虑与大学生囤积行为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2)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和经验性回避在依恋焦虑和大学生囤积行为之间构成序列中介,即依恋焦虑个体通过增强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从而提高经验性回避倾向,进而增加大学生的囤积行为。研究进一步从认知和应对手段角度来考察依恋焦虑对大学生囤积行为的作用机制,对囤积行为的预防和干预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52.
《周易》可以为解读《恒先》提供重要参照。由此本文提出一些解读《恒先》的新见,如首句应读作“恒先无,有朴……”,“云云”指阴阳二气交感绵密之状,“亡思不天”与《周易》之“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853.
围绕研究型医院的理论与实践,对何为“研究”发表了见解.通过介绍具有200年历史的美国研究型医院的建设情况,进一步分析并阐述了“研究型”的精髓.针对当下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两张皮”的现象,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制度、机制层面的建设性意见,以期从全新的视角为我国医学模式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4.
2006年8月10日-12日,由五台山研究会和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政府在五台山举办的中日五台山文化研讨会圆满结束。参加会议的有中日高僧大德、专家学者30余人。他们对五台山文化及其核心进行了深入探讨,互相切磋。会后还参观考察了五台山国家一级的重点寺庙。会议圆满成功,取得了丰硕成果。从本期起,本刊将有关内容,撷其要者,陆续予以发表。  相似文献   
855.
五台山这1310首诗歌,显示了五台山佛教发展的历史轨迹,展示了五台山文化的丰富多彩,揭示了各类历史人物的五台因缘,具有相当的学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56.
《春秋公羊传》中提出的“权者反于经,然后有善”的观点表现出明显的重后果的倾向。董仲舒通过将“义”与“道”引入到经权理论之中,为“经”“权”相反相成的经权观的道义论立场找到了一个相对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弥补了《公羊传》中的经权观只能通过在经权关系之外设置实践限制的方式来避免行权违背道义原则的不足。在坚持重道义的基础上,把道义与结果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儒家伦理思想的一贯立场。董仲舒经权观中道义论立场的明确和回归,反映了经权关系理论提出初期儒家学者对道义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在理论上的调适与平衡。  相似文献   
857.
李光地是清初理学名臣,著述颇丰,与康熙君臣相得,在儒学领域也颇有建树。其儒学思想根底在于其本体论。在其本体论视野中,宇宙分为两个互不相离又不能混同的层面,即超越的天道本体与具体的万事万物,天道本体有主宰义、神妙义、生生义、超然义、规律义、至善义等六义,为天地万物的大本大源。李光地以性或天地之性解释天道本体,所以其本体论可被称为性本论。《周易》中"天地之心"与"生生"的观念、"乾元"与"乾道"的观念、"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的观念,在李光地性本论的构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858.
859.
全真道内丹修炼得以进行,需要满足法、财、侣、地四个方面的条件,其中"地"即是指修道场所,而全真道的人居理念主要体现在其对修道场所的选择上。其在选择修道场所时所体现出来的崇阳、择静、取便和尚简的理念,对于当代社会合理而科学的择居具有重要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860.
苏浚是明代后期著名的理学家和易学家。苏浚易学属于义理易学,具有心学易的色彩。苏浚易学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圣人洗心而作《易》的观念,这为后世注经者以心论《易》提供了"合法"诠释的前提。在苏浚看来,学习《周易》,固然要学习《周易》所蕴含的各种人事及其道理,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圣人之心。另外,苏浚采用人心涵具天理这一思路,既承认了天理的本体性地位,又突出了心的重要性,从而表现出调和理学与心学的理论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