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29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基于家庭系统理论与个体-环境交互理论,研究考察了父母情绪表达在父母婚姻质量与儿童内化问题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儿童迷走神经活动的调节作用。研究选取155名6~7岁小学儿童为被试,运用便携式生理多道记录仪采集儿童静息与任务状态下的心电(ECG)与呼吸率,换算出基线RSA与RSA反应作为迷走神经活动的指标,采用母亲报告的《婚姻质量问卷》、《家庭情绪表达问卷》和《儿童行为量表》测评父母婚姻质量、父母情绪表达及儿童内化问题。结果发现:(1)父母婚姻质量负向预测小学儿童内化问题;(2)父母消极、积极情绪表达在父母婚姻质量与小学儿童内化问题关系中起中介作用;(3)小学儿童迷走神经张力(基线RSA)调节父母消极情绪表达与儿童内化问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父母婚姻质量不仅直接影响儿童内化问题,同时会通过父母情绪表达间接地影响儿童内化问题。另外,较高迷走神经张力能够缓冲父母消极情绪表达对儿童内化问题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
许多行业的决策者必须在睡眠不足的状态下做出选择与判断。睡眠剥夺是睡眠不足的实验室模型, 被证明能显著影响风险决策, 但内在机制不明。基于前人研究基础提出假设模型, 即睡眠剥夺通过影响个体的反馈加工、风险感知、抑制控制、决策理性, 进而影响风险决策。拟通过实验室研究与现场研究, 采用简单赌博任务、概率折扣任务、双选择Oddball任务等研究范式, 对比睡眠剥夺前后被试在执行上述实验任务时的行为差异, 同时比较执行控制网络、奖赏网络等脑功能网络连接强度, 以及任务诱发的FRN等脑电成分在睡眠剥夺前后的变化, 进而论证上述反应被试反馈加工等心理过程的行为-脑电-脑成像指标的变化与睡眠剥夺后被试风险决策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将科学地解释睡眠剥夺影响风险决策的内在机制, 为进一步探讨如何规避睡眠不足导致的决策失误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23.
严瑜  赵颖 《心理科学进展》2020,28(5):844-854
随着辱虐管理产生破坏性影响的作用机制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 受辱虐下属选择特定应对方式的原因以及有效性成为未来辱虐管理的研究方向。基于人际拒绝的多动力模型, 梳理了在不同质量LMX的关系情境中受辱虐下属的应对方式, 并提出特定应对方式可能引起辱虐管理的恶性循环的假设模型。建议未来研究通过丰富下属的应对行为变量、增加人格和环境的调节机制以完善受辱虐下属的应对模型, 并以此为基础探究辱虐管理的消极互动机制, 为打破辱虐管理恶性循环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4.
隐藏情绪识别对公共安全防范与预警具有重要的意义。微表情是揭示隐藏情绪的一条重要通道。但目前隐藏情绪研究较少且微表情因其细微幅度与快速出现等特性难以识别, 其研究尚未在实际中广泛应用。因为, 隐藏情绪的认知与表达机理亟需系统的研究,采集实际场景中的微表情数据, 并以脑电信号辅助微表情的精确标注是提高微表情标注效率的有效途径。深入研究微表情识别方法, 并辅以人脸颜色、注视估计和非接触生理信号等多通道数据, 以检测与识别隐藏情绪。社会公共安全是隐藏情绪分析和识别的典型场景。面向精神疾病患者两害行为(即危害自身或他人的危险行为)风险评估和服刑人员会见场景隐藏情绪检测, 可以有效地对相应系统和方法进行验证和修正。  相似文献   
25.
瞳孔大小是眼动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参数指标,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人的心理活动并影响他人的心理与行为。一方面, 瞳孔变化受到自上而下的知觉与注意、情绪与动机、心理努力、社会认知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另一方面, 大瞳孔能引起他人更多的积极评价和积极行为。瞳孔的神经机制(蓝斑-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和自适应增益理论解释了瞳孔与心理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的原因。瞳孔测量(pupillometry)作为一种有效的眼动追踪方法有助于理解瞳孔与心理的关系, 研究者在测量瞳孔时需要关注无关变量(如亮度、注视位置), 原始数据处理(如基线校正、眨眼处理)及瞳孔指标选取(如瞳孔直径、震颤频率)等问题, 未来研究应继续探讨瞳孔与其他心理之间的关系, 并探索更有效地处理和使用瞳孔指标的方法。  相似文献   
26.
公安民警常常身临应激和危险情境中,是创伤事件的易感人群,但其创伤后应激症状对执行功能的影响研究尚且缺乏。已有研究发现,具有创伤后应激症状的个体的执行功能存在缺陷,表现在对冲突信息的抑制能力受损以及对创伤相关信息的注意偏向和情绪唤起。本研究以公安民警为实验组被试,据其创伤后应激症状分为高低两组,在校大学生为对照组被试,采用Stroop范式探究创伤后应激症状对公安民警“冷”、“热”执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创伤后应激症状的公安民警在“冷”、“热”执行功能上不存在缺陷,但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创伤后应激症状的影响。启示对具有创伤后应激症状的公安民警进行干预时,应关注其症状的严重程度,在“热”执行功能上寻求更有效的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27.
为探讨乳腺癌患者反刍这一认知情绪调节方式在体象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创伤后成长(PTG)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体象量表(BIS)、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CERQ-C)、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PSS)和创伤后成长问卷(PTGI)对150名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乳腺癌患者的体象可以正向预测PTSD和PTG;(2)乳腺癌患者的反刍在体象和PTSD的闯入性症状、回避性症状中起中介作用,在体象与PTG中的中介作用不显著。结果表明,体象既可以正向预测乳腺癌患者的PTSD和PTG,也可以通过反刍的中介作用影响PTSD。  相似文献   
28.
循证医学的辩证思维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临床医生面临着从理论知识加个人经验的医学模式向以科学证据为基础的医学模式转变。越来越多的卫生政策和诊疗指南的制定需要以高质量的研究结果为依据,如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特别是随机对照研究的系统综述结论。循证医学模式要求医生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提出问题并通过严格的科研设计来回答这些问题,同时强调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掌握最新研究证据以指导其临床工作。同时政府部门也鼓励发展循证医疗,因为它可通过研究有效的诊疗手段来提高卫生保健的效率。此外还有迹象表明法律决策过程中要参考是否遵循了研究证据和临床指南。知情的服务对象也促使临床工作者寻求研究证据作为依据,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并且充分把握特殊专业领域的现状,临床工作者也需要不断了解新的依据信息。在众多的研究信息中,我们应对每项证据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及观察的终点进行认真分析,确定该结论是否真实并适合我们的实际,从而制定有据可查的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29.
临床思维贯穿于疾病诊断、观察、治疗的全过程.临床思维能力的提高源自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知识及不断的临床实践.采用典型病例情境式教学,使见习学生逐渐熟悉临床思维的过程,形成系统和全局的观念,培养其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顺利完成由医学生向临床医生的转变.同时,模拟教学过程亦有非真实性及不全面等不足之处,期望在临床教学实践中逐渐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30.
血脂异常是老年人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循证医学充分证实,积极合理的调脂治疗能够显著降低老年人心脑血管病发生率和病死率.而老年人常并存肝肾功能减退等慢性疾病,在已使用多种药物基础上再服调脂药物,易于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本文重点介绍老年人调脂治疗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