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0篇
  免费   525篇
  国内免费   1228篇
  345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212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263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244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6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以1982~2012年中国期刊网收录的88例追踪研究为对象,从应用现状、设计特征、数据处理三方面分析和评估追踪研究方法在国内心理研究的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2005年之前追踪研究方法应用增长缓慢,2005年开始呈显著增长趋势,研究对象以未成年及成年早期群体为主。主要采用固定样本追踪设计,大部分研究测量2-3次、样本量在10~300之间、持续时间在3年内。61例有缺失的研究中,38例用删除法处理缺失;主要运用 HLM、方差分析、t检验和SEM分析追踪数据。相当部分研究存在测量次数少、样本量较小、持续时间短、被试缺失严重及数据处理方法相对陈旧问题。追踪研究方法的应用应注意,根据理论模型和研究有效性要求确定设计类型和设计特征,根据数据特征选择缺失处理方法和追踪数据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2.
顺从是儿童早期重要的社会化成就。传统理论关注父母控制策略对顺从的作用,但实证结果表明其解释率有限;当前理论更加关注积极养育行为在顺从发展中具有发展适宜性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追踪设计考察了84个家庭从儿童6个月到3岁时母亲的敏感性和鼓励自主两种积极养育行为与学步儿顺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1)1岁前母亲敏感性对学步儿2岁时的合作性顺从有正向预测作用,对2岁到3岁合作性顺从的变化没有预测作用;(2)1岁前母亲敏感性对学步儿2岁时的情境性顺从和2岁到3岁的情境性顺从的变化均有负向预测作用;(3)在2岁到3岁期间,母亲的鼓励自主与学步儿的合作性顺从水平有双向正向预测作用,但与情境性顺从不存在双向预测关系。  相似文献   
53.
张晓  陈会昌  张桂芳 《心理学报》2008,40(4):418-426
通过对102名托班幼儿的母亲和教师间隔9个月的两次测查,考察了母子关系、师生关系在儿童入园第一年的问题行为发展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控制了儿童入园三个月时的问题行为后,(1)母子关系无法直接预测入园一年时的问题行为,师生关系冲突性可以反向预测入园一年时的退缩和违纪问题;(2)儿童性别调节了母子关系冲突性对入园一年时攻击问题的预测,即母子关系冲突性对入园一年时攻击问题的正向预测作用仅对女孩成立,对男孩则不成立;(3)师生关系亲密性调节了母子关系亲密性对入园一年时的退缩、焦虑、攻击和违纪问题的预测,即母子关系亲密性对入园一年时各种问题行为的负向预测作用仅对师生关系亲密程度高的儿童成立,对师生关系亲密程度低的儿童则不成立;对师生关系亲密程度低的儿童来说,母子关系亲密性对入园一年时的焦虑问题甚至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4.

在正规医学伦理学课程以外,还存在对医学生道德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隐性课程。如教育引导不当,隐性课程会给医学生伦理素养、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带来负面影响,造成医学伦理教育与临床实际行为之间的脱节。改进医学伦理教育,需要明确和重视隐性课程的存在。消除其负面影响,需要加强正规医学教育中伦理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播,充分发挥专业教学过程中隐性课程的积极作用,系统设计、辩证运用隐性课程对医生角色塑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
学习困难儿童的问题解决特点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选取学习困难儿童和正常儿童各 3 2名 ,设置河内塔问题解决的情境 ,采用临床观察法 ,对学习困难儿童在问题解决中的特点作了初步的探究。研究发现 :1与正常儿童相比 ,学习困难儿童在发现和有效运用策略方面明显不足 ,但当学习困难儿童对问题情境比较熟悉后 ,有明显的进步 ;2一定的提示并不能帮助学习困难儿童最有效地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56.
教育心理学中的分段原则认为,将视频学习材料分割成几个小片段进行学习的效果更好。以往关于分段的研究通过两个角度的操纵考察了分段在学习中的作用,一方面是交互性角度,学习者自己控制的分段及系统分段;另一方面是结构性角度,分段是在任意时间点划分和有意义时间点上划分。通过对以往研究结果的整理发现,大部分研究证明分段学习相较于连续学习的成绩更好,并且能降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感知难度, 提高积极的情感状态,但是对心理努力的影响比较微弱。研究者们从事件分割理论和认知负荷理论的视角对分段的效果做出了解释。未来研究需要继续关注分段的边界条件、拓宽研究的范围、探究分段的认知神经基础等不断完善分段原则在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7.
幼儿时期是培养个体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关键期。以814名幼儿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探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系,以及父母教养方式和幼儿心理素质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显著正相关;(2)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心理素质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良好行为习惯间起连续中介作用,且权威型教养方式与心理素质的链式中介作用显著高于专制型教养方式与心理素质的链式中介作用。因此,要促进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应注重父母教养方式的选择与幼儿心理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58.
本研究旨在探讨拥有生命意义与亲社会行为的相互关系。研究1对我国10省15所高校2375名学生的拥有生命意义、亲社会行为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2对四川某高校878名学生的拥有生命意义和亲社会行为进行间隔三个月和六个月的三次追踪测量。结果发现:大学生拥有生命意义与亲社会行为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拥有生命意义能稳定正向预测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拥有生命意义,但这种促进作用不够稳定;拥有生命意义对利他的、情绪的、匿名的、依从的、紧急的亲社会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只有利他的亲社会行为能显著预测拥有生命意义。  相似文献   
59.
采用班级整群抽样法选取1847名3~6年级小学生(男生987名;平均年龄10.73±1.16岁)及其家长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父母心理控制与小学生欺负行为的关系,同时探讨敌意归因和冷酷无情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父母心理控制显著正向预测小学生的欺负行为;(2)冷酷无情在父母心理控制与小学生欺负行为间的关系中存在中介作用,敌意归因不发挥中介作用;(3)父母心理控制对小学生欺负行为影响的中介机制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学段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冷酷无情是父母心理控制影响小学生欺负行为的重要机制,但敌意归因不是。研究者和实践者应注重对欺负者情感加工能力的关注和干预。  相似文献   
60.
联合颜色−标签匹配任务和空间参照框架判断任务,考察自我优势效应对远近空间中空间参照框架表征的影响。颜色−标签匹配任务要求被试对颜色(黑色/白色叉子)与标签词(自我/他人)之间建立稳定的联结,被试随机分为自我联结组和他人联结组,两组被试均需在远近空间中完成空间参照表征任务。结果发现:(1)与他人联结组相比,自我联结组表现出显著的自我优势效应;(2)自我优势效应对空间参照表征的影响仅体现在近处空间且对自我中心表征任务的影响更大。研究表明,自我优势效应优先影响近处空间表征,表现出近处优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