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8篇
  免费   263篇
  国内免费   72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296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 毫秒
921.
张陆  佐斌 《心理科学进展》2006,14(5):769-774
遗传和环境是影响人的两个根本因素,人的心理和行为是在二者及其共同作用的基础上逐渐发展的。婚姻是大多数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同样也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制约。文章从择偶、婚姻质量、离婚等婚姻生活的不同方面着手,回顾和评价了进化心理学、社会与文化心理学和行为遗传学对婚姻中遗传和环境影响因素的研究  相似文献   
922.
个人奋斗及其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人奋斗作为个人目标概念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是一种特定的、与情境目标有关的人格意向结构,指的是个体通过日常行为所努力达成的特性生活目标。根据目标理论的层次结构,个人奋斗及类似概念被统称为人格中的“中层”目标单元。文章选取Emmons的个人奋斗理论,从个人奋斗的基本概念及其测评开始,论述其与幸福感、人格特质的相关关系,并简要评述了几种不同的个人目标理论,呈现了一种与传统特质理论不同的人格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23.
中学生感觉寻求、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370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量表法,考察了中学生感觉寻求、亲子关系(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1)人口统计学变量(性别、是否单亲、年级和家庭人均月收入)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影响。(2)去抑制感觉寻求因子和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水平相关显著:去抑制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去抑制与亲子关系呈显著负相关。(3)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之后,去抑制感觉寻求因子和消极拒绝型、积极拒绝型、不安型、矛盾型亲子关系对心理健康水平具有良好预测能力。(4)去抑制感觉寻求因子在亲子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上起到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24.
青少年未来取向问卷中文版的测量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芬兰著名心理学家J.-E.Nurmi等人编制的未来取向问卷,并考察了其在中国文化背景中的适用性。未来取向问卷中文版的测量学分析表明,该问卷题目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和稳定性;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考察了计划过程分问卷的结构效度、以自尊和抑郁作为该问卷各指标的效标考察了问卷的效标效度,结果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适合在中国青少年中使用。  相似文献   
925.
Older adults (54 men, 113 women; M age = 69.5 years) were examined to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social supports would be more salutogenic (health promoting) for persons with lower incomes than for persons with higher incomes. Interactions of income and social supports (mean of 3 emotional scales of the Interpersonal Support Evaluation List) at study entry predicted changes 15-18 months later in a cardiovascular composite (linear combination of high-density lipoproteins-mean arterial pressure; p < .05), and natural killer cell activity (p < .05). For both outcomes, emotional supports were salutogenic for persons with lower incomes (< or =$29,000/year), but not for persons with higher incomes (>$29,000/year). In contrast, interactions of the Tangible Support Scale with income did not occur. Persons with lower incomes may derive benefits from social supports that go beyond tangible assistance.  相似文献   
926.
927.
本文通过总结参加5.12汶川地震后心理救援的亲身体验.概括介绍了对灾民实施个案访谈、集体辅导等心理援助的方式与成效,提出“灾难之后人的尊严和信心就是自愈的力量”,“灾难是可以成为知识被纳入个体经验的”,“组合并优化新的人际关系,帮助个体确立恰当的目标,引导正确归因,是灾后心理常态重建的良好策略”等论据,最终得出“处理得当,危机可以促进社会和谐”的鲜明论点。  相似文献   
928.
张日昇  寇延 《心理科学》2007,30(3):661-665
箱庭满足了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箱庭疗法对儿童心理临床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6~10岁小学儿童共12名,每人制作一个箱庭作品,发现其呈现以下特征:箱庭的主要导人形式为“见证人的言语引导”;平均制作时间半小时以上,制作过程谨慎;玩具移动频繁,为了表达主题,追求美观和表达动态的场景;玩具种类主要为动物和建筑;动沙的次数增多,力度增强;空间使用以“占满”为主,但围绕主题摆放;作品主题明确丰富,包括“生活场景类”、“动物世界类”、“战争场面”和“其他类”;儿童与见证人间的互动是为了询问制作规则,寻求帮助和求得认可。  相似文献   
929.
The Yijing (Book of Changes) occupied a very significant position in C.G. Jung’s mind, which was closely related to Richard Wilhelm’s active recommend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the Yijing wisdom. Inspired by the Yijing, Jung set forth the ‘principle of synchronicity’, by which scholars tend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ijing and Jungian psychology. In fact, Jungian analytical psychology conceives in-depth onto-cosmological connotations corresponding to the philosophy of the Yijing. The terms invented or employed by Jung such as ‘archetype’, ‘Self’, ‘individuation’, ‘mandala,’ ‘anima and animus’, ‘persona and shadow’ are interrelated with the connotations of Taiji (Supreme Ultimate) (○) and liang yi (two-mode) () in the Yijing philosophy.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wo disciplines can help us gain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both,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exchanges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相似文献   
930.
中医药临床实践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现代病因病理医学作为参照物,通过比较,指出中医的证是病人的全身综合反应状态,是病因病理医学之外的另外一个临床医学范畴。状态与病因病理是人类疾病的两个不同方面。从单纯状态病,西医难治和不治的疾病,常见病的治疗,中医药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等方面阐述了中医药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