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6篇
  4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基本特点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6,自引:0,他引:66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问卷对全国 1 3所大学共 2 0 0 7名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感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1 )在大学生群体中心理压力感的主要来源依次有学业压力、学校环境压力、情绪压力、择业压力和人际压力 ,大都是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 ;(2 )从大学生心理压力感的年级发展趋势看 ,二、三年级的大学生在各方面的压力感均高于一、四年级 ;(3 )女生在择业和学业压力感方面高于男生 ,男生在家庭、恋爱、身体健康、适应和挫折方面的压力感高于女生 ;(4)来自乡村的大学生在家庭、择业和学校环境方面的压力感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 ;(5)在家庭、择业、学校环境和学业压力感方面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102.
王亚鹏  董奇 《心理科学》2006,29(6):1512-1514
本文从情绪的效价载荷及其脑功能成像研究、面部表情的识别及其脑功能成像研究以及情绪的诱发及其脑功能成像研究等三方面介绍了情绪加工的脑机制及其研究现状。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大脑皮层在加工不同效价载荷的情绪时具有很大的重叠性;有关面部表情识别的研究表明,不同的神经环路负责调节对不同面部表情的反应;有关诱发的情绪的研究表明,前扣带回皮层在表征实验诱发的情绪时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文章最后指出了情绪研究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指出在我国开展情绪的脑机制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3.
常用的多层线性模型要求因变量是服从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却无法处理因变量为离散变量的嵌套数据.多层多项Logit模型能够处理因变量是无序多分类的多层嵌套数据,但这一模型在我国心理学研究中却鲜有介绍和应用.研究简要介绍了多层多项Logit模型的原理、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然后分别用该模型和传统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个体因素和区域因素对35721名学生进入不同高校就读机会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多层多项Logit模型比传统Logistic回归模型更拟合数据.  相似文献   
104.
董蕊 《心理科学》2015,(3):569-573
通过3个实验探索速度知识和表征动量的关系。3个实验均使用2(速度知识:快、慢)×2(运动方向:左、右)的两因素实验设计,采用诱导运动范式,因变量为偏移加权均数。实验1使用汽车和自行车作为刺激材料,发现两者的前移量无差异;实验2使用人奔跑和站立姿势作为刺激材料,发现奔跑的前移量大于站立的前移量;实验3是控制实验,发现实验2的结果不是由水平视角差异造成的。结论:在有效启动速度概念的情况下,速度知识可以影响表征动量,但其影响可能相对微弱。  相似文献   
105.
有一些人出于不良的目的,宣称:患病不吃药,烧香念佛好。当然,若是邪教的目的就更险恶了!曾发生过这么一件事情:辽宁省盘锦地区,在民间传出“过年吃药不吉利”的谣言,并称,吃一次药,就一年到头药离不了口,折腾一年,一年在苦海中煎熬。这种显而易见的谣言竟还有人相信,在短短的两天时间内,一家医院就先后抢救了11位心  相似文献   
106.
董尚文 《哲学动态》2006,3(8):39-45
托马斯知识论是亚里士多德知识论的传承与发展。他遵循亚里士多德关于“知识始于感觉”的基本原则,强调人类知识是主体与客体统一的结果,坚持知识论的实在论立场,为人类知识的客观性确立了形上基础。他的“感觉象”(Phantasma,Phantasm)学说不仅是其知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他寻求人类知识的本体论基础方面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在托马斯知识论的本体论架构中梳理他的感觉象学说,并彰显它在其知识论中的本体论之桥作用。一感觉象是感觉对象内在于感觉器官的媒介虽然在托马斯时代知识论领域尚未出现主观观念论的挑战,他不需因…  相似文献   
107.
董世峰 《现代哲学》2006,(3):114-121
N.哈特曼的价值柏拉图主义是由价值本质论、关系论、发现论、理想论、原则论等观点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理论范式。如果说在柏拉图的理念论中概念与理念处于一种杂合不分的混沌状态,休谟、叔本华等不满于此状态而试图对其作出明晰的区分,那么这些观点显示哈特曼既欲明晰鸿沟又要弥合鸿沟的理论创意。立基于价值柏拉图主义和价值绝对主义,又摆向价值自然主义和价值相对主义,显示了哈特曼价值论乃至整个价值柏拉图主义的理论困境及摆脱困境的理论努力。  相似文献   
108.
刘莹  董燕萍 《心理科学》2006,29(4):960-962
本研究考察了小学儿童语音意识和英语单词认读的关系。一系列相关和回归分析发现,英、汉语语音意识与英语单词认读有密切关系,但这种关系随年级变化而变化,英语语音意识对汉语儿童英语单词认读并不具有稳定的预测力;而且并不总是最有预测力的因素。结果说明,与英语本族语儿童相比,语音意识在汉语儿童的英语单词认读学习中起了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9.
顿悟问题解决的原型事件激活:自动还是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曹贵康  杨东  张庆林 《心理科学》2006,29(5):1123-1127
通过两个实验来考察四等分问题解决过程中原型事件及其启发信息的激活是自动加工还是控制加工。实验一的目的是考察原型学习量的增加是否会促进原型事件及其启发信息的自动激活,实验二的目的是考察提示对原型事件及其启发信息激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原型事件及其所包含的启发信息的激活是顿悟的重要条件,原型的激活是自动加工的结果,而原型中所包含的启发信息的激活是控制加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0.
纪林芹  张文新  董会芹  李芳 《心理科学》2006,29(5):1237-1239,1242
采用问卷法考察青少年早期父母惩罚的特点。发现,父亲与母亲对青少年的惩罚具有相当的一致性;城市父母的惩罚多于农村父母,他们对青少年的限制与严厉多于农村父母;父母对男青少年的惩罚多于对女青少年,对男青少年的体罚与限制多于女青少年;城市父亲对初三青少年的惩罚多于初一和初二青少年,农村父亲和城市母亲的体罚随年龄而下降;父母惩罚以限制为主,其次是体罚,严厉最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